我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天津日報社,先是在財貿部,後又到濱海記者站、綜合新聞部,不管是當一線記者,還是後來擔任了部門主任,所有的報道都與文化新聞不沾邊,與書畫更是沒有一點兒聯繫。就是因爲陪女兒學畫,我才真正接觸了書畫,從劉蔭祥先生那裏學到了很多知識,逐漸懂得了如何欣賞書畫。

但我怎麼也想不到,從此以後,我就與書畫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且越結越深,掰都掰不開了。而深度結緣的發端,來自一個我順口一說的畫展。在這個畫展中,劉蔭祥先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是2004年的下半年,我被報社領導安排,從濱海記者站調回到綜合新聞部。那時,女兒己經升初中了,隨着學習負擔的加重,她停止了繪畫的學習,但我和劉蔭祥先生的交往卻沒有中斷。

當初,所有學畫的孩子和家長都稱呼劉蔭祥先生爲劉老師,我也這樣稱呼劉老師,直到20多年後的2019年,我正式磕頭拜師,纔去掉了姓,稱呼"老師"。那個時候,我保持着一兩個月去劉老師家坐一坐的頻率,劉老師也非常歡迎我到家裏做客,一聊就沒完,我由此瞭解了更多書畫界的人和事,也加深了對劉老師大寫意花鳥畫作品的理解,對劉老師的作品更着迷了。

我在財貿部工作時,當時的文書關松與我非常要好,他後來到了天津日報社旗下的一本財經類雜誌《新廣角》負責發行工作。有一次閒聊,他請我幫忙策劃活動,想擴大雜誌的影響,促一促雜誌的發行。我順嘴說了一句:"你搞個畫展吧!"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關松覺得這個創意很好,要我一定幫他辦成。

我接了任務,壓力可就來了。辦展要有場地,展誰的畫要定人選。我當時也是一片茫然,根本不知怎麼辦?

有一天,到劉老師那做客時,我提起辦展的事。劉老師很支持,但他提出你辦的第一個畫展,一定要展水平高的畫家,而且是有學術性、風格上有差異的畫家。劉老師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給你提的每一個建議都站在一定的高度。劉老師提到了孫克綱、吳燃、楊德樹、呂雲所等大畫家的名字。這些畫家我都是頭一次聽說。說實話,從來也不敢想能爲這些名家辦展。

事有湊巧,有一天,我到位於臺兒莊路51號的名軒花園酒店採訪,無意中提到《新廣角》雜誌想辦個名家畫展,酒店負責人馬上說,在我們這兒辦可不可以?名軒花園酒店是一幢英國人在天津建造的花園別墅,歷史非常悠久,解放前,這裏曾經接待過孫中山、蔣介石、張學良等歷史風雲人物。這個酒店剛剛重新裝修過,設施一流,環境格外高雅。酒店恢復營業,也是希望舉辦有特色有文化內涵的活動吸引公衆視線。這樣的高檔酒店有意承辦這個畫展當然是好事,但最要命的是這裏沒有展線,牆上也不能釘釘子,所以畫不能上牆。如果展,只能把畫框立在牆邊,效果並不好。

既不是專業展館,畫又不能上牆,這樣辦展能成嗎?畫家們會參加嗎?告訴您,還真成了,而且前面提到的幾位大畫家加上劉老師都應邀參展了,又增加了莊徵、楊沛璋、李志國等幾位名家。我平生第一次策劃並操辦的展覽一炮打響。後面的故事我下次講給您聽。徐慶舉

此次畫展出版的畫集。

這本畫集還策劃了參展畫家的簽名頁,也是劉先生的創意。當然,簽名是印刷的,但上面的章是後來蓋的。我珍藏了一本。

畫集封底的酒店介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