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爲了抵抗日本人侵略,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誓死保衛祖國。不久後,新四軍正式成立,第一任軍長爲葉挺。不過,蔣介石卻始終提防新四軍,怕新四軍發展壯大,因此千方百計阻礙新四軍的發展。

1941年,在蔣介石的授命下,顧祝同指揮國民黨部隊在皖南發動了皖南事變。皖南事變中,因爲國民黨部隊猝不及防的偷襲,新四軍遭受了不小的損失,軍長葉挺也被囚禁,副軍長項英被叛徒出賣,壯烈犧牲。

在這場事變中,整個新四軍接近萬人的部隊,最後只有一千多人生還,這對新四軍的打擊不可謂不沉重。而傅秋濤是倖存者中軍銜最高的人,當時他的身份是新四軍皖南第1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那麼,突出重圍的傅秋濤後來的結局怎麼樣呢?

傅秋濤出生於1907年,湖南平江人,幼年時便是個勤快的孩子,性子也很機靈。1929年,22歲的傅秋濤因爲表現出色成爲黨員,在此後多年裏,傅秋濤兢兢業業,一直帶領着戰士們戰鬥在第一線。

1941年,傅秋濤被任命爲新四軍皖南第1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皖南事變之前,傅秋濤領命渡江北上,因爲皖南事變,他們在行軍途中與大部隊失聯,並且部隊的電臺也不小心在戰鬥過程中被損壞,傅秋濤無奈,只能獨立作戰。

傅秋濤召集了隊伍中所有有官職在身的部下展開了“梓坑會議”,大家都對突圍方案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商談完畢後,傅秋濤總結出了兩條道路:要麼撤退,重新走來時的路;要麼就是繼續前進,東進蘇南。兩相權衡之下,傅秋濤選擇了蘇南,因爲傅秋濤對蘇南地域更瞭解,且蘇南當地對新四軍的評價也不錯。

既然要前進,勢必會與國民黨部隊相遇,因此那些傷患一律都不能帶,傅秋濤將他們都安排到了當地一些村民家裏,由他們作掩護,應該不會有人發現這些傷員的真實身份,之後傅秋濤和部下都換了衣服,打算悄悄地通過封鎖線。

就在這時,傅秋濤碰見了青幫的人,他和青幫的大頭目陳玉庚有過交情,因此青幫的幾個人知道了傅秋濤的計劃。就在敵人準備盤查傅秋濤時,青幫的人故意鬧出動靜,吸引了盤查人員的注意,傅秋濤等人便趁亂逃了出去。如果沒有青幫這幾個人的幫忙,說不定傅秋濤還真不一定能順利通過關卡。

傅秋濤一行人費盡了最後一點力氣,總算到了新四軍的地盤,也算是死裏逃生,之後他被任命爲新四軍第7師副師長,繼續參加抗日戰爭。新中國成立後,傅秋濤先後擔任了山東軍區政治委員、人民武裝部部長等職務。

1955年,爲了表彰革命時期爲祖國作出卓越貢獻的將領,軍委決定給這些將領授銜,在授銜儀式上,傅秋濤被授予上將軍銜,成爲開國上將。在這之後,傅秋濤陸續擔任了總參謀部隊列部部長、總參謀部顧問、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務,最終於1981年因病去世,終年74歲。

爲了守衛我們的國家,中國犧牲了無數了不起的軍人,他們很多人都像傅秋濤一般能幹又睿智,對祖國有着一顆至誠之心,我們不應該忘記像傅秋濤這樣爲祖國和平流血犧牲的人,他們更應該時刻活在我們的記憶當中。

參考資料:

《開國上將之傅秋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