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熾絕對是一個關注度不太高的皇帝,即使《明史》中把仁宣之治對標漢朝的文景之治,明仁宗依舊沒有多少出彩的地方,這怪也只能怪他在位時間太短和老子兒子都比他有名。

明仁宗雖然知名度不高,但他絕對是明朝承上啓下的主要一環。他在位雖然不到一年,他卻給兒子朱瞻基留下了衆多的人才,可惜的是朱瞻基壽命太短,最重要的是朱瞻基沒來得及把老朱家幾代人總結出來做的皇帝的祕訣傳下去。

提起明仁宗肯定繞不過去他赦免建文朝的大臣這事,這被後世文人視爲仁政的象徵。拋開建文那幾年不談,就看看朱元璋朱棣這父子倆半個多世紀的執政,被鬥倒的大臣都很難在東山再起,這真不是殘忍,而是政治鬥爭的規則。但明仁宗之後卻真的是另一種場面了,大臣們爲了不給自己以後留麻煩,被打到的全部是誅九族的大罪。

明仁宗赦免建文舊臣的政策確實是好意不假,畢竟太祖太宗兩朝太過血腥,在那幾十年能壽終正寢的大臣都是人精。但好的政策真的需要弄懂的人去執行,宣宗一朝還能有效的貫徹下來,但但正統以後那就真的走偏了。

正統皇帝朱祁鎮前半程有三楊和太皇太后的輔助大明王朝依舊是風光無限。但盛極而衰真的是千古不破的真理,等輔佐朱祁鎮的人都死了之後,作爲成年的皇帝身邊只剩了一個見識短淺的太監。這就造成了大明王朝的永久的痛,本該父子相傳的祕事,讓你一個管窺蠡測的太監教,不出事纔是怪事。

大明王朝的氣運真的只差一位成年的皇帝,當皇帝這件事更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後世把所有的錯誤都推給王振,這本就有些強人所難。畢竟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三楊離去的時候皇帝已經成年。如果他能學到他祖輩的技巧,大明朝的大臣也不至於像後世那樣一地雞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