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發展頂層設計將出,十萬億級市場獲政策力挺

原標題:山溝溝裏“後浪”奔湧

新華社銀川5月2日電 題:山溝溝裏“後浪”奔湧

新華社記者馬麗娟、呂澤

從“失意青年”到“電商達人”,李強只用了5年。他在寧夏固原市西吉縣新營鄉運營的電商中心,去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

“五一”假期前夕,李強正忙着搞促銷活動,打單機不停吐單,工人忙着打包、裝箱,西吉縣的土豆粉、胡麻油、小雜糧等農特產品陸續發往全國各地。

李強積極對接拼多多等消費扶貧平臺,幫縣內農企、合作社賣貨,同時還收購散戶的馬鈴薯,統一做質量檢測和包裝,“馬鈴薯不論斤,而是按盒賣,農民能掙更多錢。”

談起創業,這個皮膚黝黑的28歲青年眉飛色舞,“我以前從沒想過會回來。”

李強的家鄉西吉縣曾是寧夏貧困程度最深的縣,9歲他就學會了套牛犁地、揮鐮割麥,只要不上學,天麻麻亮他就得起牀,上山幫父母幹活。“農民靠天喫飯,天不下雨,一年辛苦到頭就白費了。”

大學畢業後,李強留在西安幹銷售,但工作並不如意。2016年,迷茫中的李強看到西吉縣被列爲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的新聞,他決定辭職回家試一試,“有國家推動,前景一定好。”

在西吉縣電商扶貧創業孵化園裏“孵化”兩年,有一定銷售經驗的李強很快脫穎而出,2018年他就“單飛”在新營鄉創建了電商中心。李強猶記掙到第一桶金時的興奮:“雖然只有3萬元,但頂得上我以前一年的工資了。”

飛出大山、紮根城市一直是許多農村孩子的夢想,而如今,隨着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路、電、網等基礎設施極大完善,鄉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回鄉幹事創業。

“農村越來越有希望,有事可幹且大有可爲,才能吸引年輕人回來。”新營鄉黨委副書記郭磊說。

比起父輩,這些“後浪”們是完全不同的一代,他們用科學知識、嶄新的視角和現代化的理念,讓鄉村更加“元氣滿滿”。

去年底,吳忠市紅寺堡區完成村兩委換屆選舉,村黨支部書記大專以上學歷佔比超過了一半。和李強同歲的王麗娜,2019年通過公開招聘成爲紅寺堡區興旺村的黨支部書記,這個塗眼影、燙頭髮、一身時髦打扮的女青年,讓一個“問題村”變了樣。

有黨員找藉口不來開黨員代表大會,她就開車上門把對方接到村部;她一遍遍入戶,瞭解羣衆訴求,鼓勵黨員帶頭養牛致富,自己經常加班到深夜……短短兩年,興旺村越發和諧興旺。

“我不覺得自己是村官,而是一名志願者,我在農村長大,把村民都當成我的親戚朋友,老百姓的事無小事,及時公正地解決他們的問題,鄉村自然更和諧。”王麗娜說。

基層廣闊天地成爲年輕人夢想開花的沃土。如今李強闖勁兒十足,註冊了“匯農安品”商標,準備打造自己的品牌。他還把西吉縣的創業青年都團結起來,成立了青年創業聯盟,共同爲家鄉的發展出力。

經過一番歷練的王麗娜更“接地氣”,如今她任意走進村裏一戶,都有笑臉相迎。“過去別人說我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花瓶,現在我已經證明了自己。”

幾年前,李強老家的土坯房拆了,但他現在一有時間就開車回去看看。注視着老房子那片廢墟,他感慨道:“雖然房子不在了,但我每次來這裏都會覺得心裏很踏實,這裏是我出發的地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