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網

原標題:專家:美國寬鬆政策調整加快 新興經濟體應防資本外流

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財政金融學院貨幣金融系、中國財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大金融思想沙龍——“學習兩會精神,金融助力十四五新開局”系列沙龍第4期線上研討會成功舉行。與會專家表示,雖然全球主要經濟體短期內不會退出寬鬆政策,但是調整節奏在加快,新興經濟體應保持自身經濟體系穩健,從根本上應對跨境資本流動帶來的衝擊。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黨委副書記錢宗鑫發佈題爲《國際資本市場形勢分析》的主題報告。他認爲,雖然美國實際GDP漲幅超出預期,但是,通脹預期也在提升,就業率仍然不容樂觀,短期內美國的貨幣政策環境會繼續寬鬆。歐洲整體經濟增長不及預期,因此復甦性增長預期後延。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認爲,疫苗的加速使用改善了全球經濟復甦前景。同時,全球經濟仍存在不確定性,特別是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的方向和節奏直接影響全球資本市場的走勢。

在鄂志寰看來,美聯儲可能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做退出寬鬆的準備,從今年底開始減少購債規模,到明年底完成縮減購債相關進程,此後開啓加息進程。主要經濟體加息和流動性收縮,可能引發新興市場資本外流,帶來貨幣貶值、利差上升和資產價格調整的金融危機。爲了從根本上應對資本外流衝擊,新興市場應當注意自身對外的平衡並加強宏觀審慎,保持經常賬戶差額的相對穩健並控制外債規模。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儘管短期來看,美聯儲不一定會採取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操作,但是一旦進入強美元週期,部分經濟基本面比較弱的新興經濟體將遭遇資本流動的衝擊。

“跨境資本流動給中國帶來的衝擊將十分有限。”管濤認爲,一是中國近年來民間貨幣錯配大幅減少,對於資本流入特別是流出衝擊的承受能力在明顯增強;二是中國現在基礎國際收支狀況依然非常強勁,外匯是淨正現金流;三是人民幣匯率形成的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市場應對匯率雙向波動的容忍度和承受力明顯增強;四是由於人民幣匯率靈活性增強,我國宏觀政策有一定的應對空間。

不過,管濤也提醒,我國仍需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進一步提高開放條件下的風險防控和應對能力。

中國銀行研究院副院長鍾紅認爲,在美國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過程中,雖然個別新興經濟體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貨幣金融危機,但整體上不具有傳染性,不會引發系統性的“縮減恐慌”。

在應對方面,鍾紅提出,新興經濟體應繼續強調保持自身經濟體系的穩健,保持經濟和財政政策的紀律性,保持充足的財政儲備,保持充分的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宏觀審慎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這些對於新興經濟體應對“縮減恐慌”都大有益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