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訪談計劃

“北京需要什麼樣的雙年展”

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訪談計劃由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組委會發起,邀請國內外30餘位知名的城市、建築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城市、建築、北京、未來等關鍵詞進行訪談,記錄其對當下重要議題的思考,倡議和展望北京城市建築雙年展的責任和未來。

第二十五期 | 雷姆·庫哈斯

雷姆·庫哈斯(RemKoolhaas),荷蘭建築師,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創始合夥人,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教授,2000年普利茲克獎得主。他的建築作品和理論以大膽的設計思路和發人深省的思想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世界影響力。此外,庫哈斯是2014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和2020年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鄉村:未來”(Countryside: The Future)展覽的策展人。著有《癲狂的紐約:給曼哈頓補寫的宣言(Delirious New York: A Retroactive Manifesto for Manhattan )》《S,M,L,XL》等。

以下爲訪談原文

01

建築應如何對去全球化的趨勢作出回應?

我認爲令人興奮的一件事是,幾乎每個國家現在都有關於新自由主義的強烈批判的聲音。許多國家都在重新發現國家的意義。在中國,國家這個概念一直都在,但是在歐洲幾乎完全消失了,現在又開始重現。也許這會使我們能夠思考和實踐一些在新自由主義控制下我們甚至無法考慮的事情。

我不喜歡“去全球化”這個詞,因爲我認爲我們在全球化中所經歷和實踐的方式有很多問題。但是我認爲全球化的本質在於,在不同文化之間,在不同政治體系之間進行交流,我們基本可以感覺到世界仍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分散的。對我來說這仍然是非常關鍵的一點。

我十分確定,如果我們想爲世界和減緩全球變暖做些事情,全球化幾乎是一項責任。因此,我認爲我們可以通過稍微不同的方式來做到這一點,也許我們會更少出行。同樣,我最近在肯尼亞內羅畢教書,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教書,在俄羅斯教書,這些經驗對我而言,意味着建築對交流可以真正起到關鍵作用。因爲現在外交併不十分有效,這就是建築師這樣的職業實際上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的原因。

02

如何看待和理解鄉村的未來發展?

我們做過一個關於鄉村的展覽:就是探訪各個大陸、不同國家的特色鄉村區域,然後試圖找到諳熟當地特色的人。這不僅僅停留在我的設想裏,我所做的是找到一支由不同類型的人,包括中國人、非洲人、俄羅斯人等等組成的羣體,共同呈現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重點是這些正在發生的事情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實際上這只是一個開始。讓我感到特別緊要的是,到2050年,僅僅30年內,可能有70%或80%的人口會生活在城市中,這意味着現在住在農村的人將會減半,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瘋狂的前景。

我認爲發展的後果幾乎沒有被任何政體思考透徹。時下已有一些相關報道,但我最強烈、最急切的驅動在於,向全世界的公衆展示這個前景有多麼瘋狂,多麼不可想象。

當然,對我而言,新冠疫情影響之一是它使鄉村變得更加重要了,並且使鄉村的地位以及我們如何對待鄉村變得更加重要。我以前就對鄉村很感興趣,而新冠疫情讓這成爲一個更緊迫的議題。

我們發現,在美國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在謀取利潤,而在中國,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也被國家動員起來創建淘寶村,深入參與到有可能改善當地狀況的活動中。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就是爲什麼我在中國投入瞭如此多的時間和知識資本, 因爲我認爲中國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不僅對中國自身的發展而言,對我們也是如此。

令人驚訝的是,中國能夠在短短十年內如此迅速地使以前無法到達的地方變得暢通可達,並且使這些地方正在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發展變化。這以我在歐洲的經驗是無法想象的,怎麼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以如此激進的方式建成如此大量的基礎設施。在我看來,規模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對中國鄉村細膩的肌理產生的影響非常有趣。

03

你之後打算研究的課題是什麼?

我對真正在創造新場所和新需求的建築非常感興趣,這些新場所和新需求在某些方面對我們的城市來說已變得太過巨大,我試圖找到可以描述它們的語言,找到它們出現的位置和原因。我認爲數據中心、存儲中心等一系列新的建築類型,從前並不在建築師的考慮範圍內,也不是人們棲居所必需的,卻對我們的社會同樣重要。因此,我試圖從建築師的角度瞭解它們,瞭解能利用它們做什麼。並且還試圖找到一種方法,也許能使它們在消耗資源的同時產生更多價值。

04

建築學的邊界在哪裏?

我們很幸運,在我從事建築工作之初,應該是接近於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建築業有強大話語權的時期就已經結束。大概是在40到60年代,建築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但是可以看到,從我的職業生涯一開始,這種影響力就開始減弱。所以我既是這一過程的見證者,也是其中的參與者。但是我認爲,通過寫作,通過概念上的努力,通過參與到政治之中,我們不僅會重新掌握話語權,更會找到其他力量來源。

建築界似乎總有一種對大尺度的追求,隨着越來越多的政策制度由市場經濟決定,建築師通過傳統方式來控制大尺度空間的想法已經行不通了。我認爲這可能是對話語權的懷舊,或者人們有時會發現缺乏系統控制的局面正在造成非常嚴重的問題。因此,我認爲新自由主義已經不再處於長期以來那種不可動搖的位置了。

我認爲不同形式的話語權也可能會迴歸。例如,在荷蘭存在着地下水位不斷下降的嚴重問題,一開始沒有人警覺,但實際上建築物正在開始傾斜或倒塌。我們有必要重新創造或者重申這種話語權。

05

北京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我經歷過不同時期的北京,很顯然這是一個經歷了難以置信轉變的城市。我認爲北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所有北京經歷過的不同面。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抹去每個舊部分,也不要排斥每個新部分。實際上,北京採用的是由環路構成的環圍繞一個古老核心的城市發展模式,是非常典型的單中心型城市。如果你對歷史和未來的結合感興趣,就可以使所有已發生的不同時刻在北京共存。

06

北京需要什麼樣的雙年展?

站在策展方的角度,從某種意義上說,我會傾向於從更多不同的視角地關注鄉村。這也是爲什麼我們今年再次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以此來進一步加深我們對中國鄉村的理解。這是一種可能性。我也很喜歡今年“多元·共生”的這個主題。在我們對珠三角地區的研究中,我們會創建或定義一個放大差異的模型,跟今年這個主題非常接近。我認爲這可以爲了解北京和了解中國提供有趣的新視角。

作者:BUAB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