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需資質隨意貼牌 家用美容儀如何規範      來源:北京商報

幾百元的美容儀可以實現與上萬元熱瑪吉同樣的效果?家用美容儀不斷走紅的同時亂象也不斷暴露出來。在報道初普美容儀市場亂象後,北京商報記者繼續深入調查發現,市場上幾十元到百元的家用美容儀悄然走紅,這背後一方面是小家電屬性的美容儀在大肆進行集提拉下顎線、激活蘋果肌、五代熱瑪吉演變等功效宣傳,另一方面則是低成本高利潤的推動。

價低且“有效”?

低價、“有效”,僅這兩個詞彙便能吸引一衆消費者的眼球,若再加上五花八門的種草推薦文章、視頻,低價美容儀熱銷也不難理解。在小紅書上,一些美容儀平替詞條的推薦筆記達32萬+。在抖音平臺,一些以“學生黨、貧民窟女孩,大牌平替”爲標籤的美容儀推薦視頻播放量和點贊量均已過萬。

這些種草文章、視頻的作用已經有所顯現。在拼多多平臺,多款售價百元左右的家用美容儀拼單人數超過10萬+。如225元的mesmooth美容儀、149元的金稻美容儀、379.05元的詩諾貝麗美容儀、諾銳生活館55.48元的康美森系列美容儀……而在淘寶平臺,以銷量爲前提條件搜索美容儀,銷量靠前的產品大部分爲百元到千元左右的產品,如1199元的mesmooth美容儀收貨人數達1萬+,189元的康百優美容儀月銷量達5000+,一些幾十元的黑頭神器收貨人數超2萬人。

低價只是這些家用美容儀熱銷原因之一,擁有“智能溫控熱瑪吉”“院線級美容儀器”“提拉緊緻、重塑V臉”等效果成爲這些低價美容儀熱銷的另一重要因素。

在拼多多上,在mesmooth美容儀的宣傳中,稱該產品具有“提拉緊緻,宙斯級別抓揉提拉,使用14天臉部緊緻淡化皺紋”的功效;金稻美容儀更是將產品與醫美項目熱瑪吉直接關聯,宣稱產品爲“第五代熱瑪吉美容儀,升級款第五代熱瑪吉”;康美森系列美容儀則宣稱產品具有“去皺、收縮、提拉按摩”等功效。同樣,在淘寶平臺,mesmooth打出“具有瑞士SGS權威效果監測,具有清潔、提拉緊緻淡紋光子嫩膚收縮毛孔等多種功能”的宣傳語。

康百優美容儀相關人員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因爲目前對於家用美容儀沒有明確的規範,所以在宣傳詞彙使用方面也就比較模糊,沒有界限,除了一些極限詞比如“最”“極”等詞彙不能使用,其他的沒有明確的界限。“家用美容儀不屬於醫療器械,一些產品宣傳功效也就沒有臨牀試驗數據。”康百優美容儀相關人員說。

該人員還稱,康美森美容儀在宣傳方面一直比較規範。同時,康美森目前沒有開設電商渠道,拼多多上出現的產品可能存在盜用商標的情況,之後會通過法律程序解決。針對產品是否真有宣傳中的功效等問題,Mesmooth、金稻美容儀方面則是多次撥打電話但無人接聽。

一位家用美容儀行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家用美容儀包括射頻美容儀在國內均爲小家電,並非醫療器械,很多產品沒有進行臨牀試驗,這也是家用美容儀在宣傳時不能提到功效以及醫療用語等敏感詞彙的原因。

同樣,據醫療健康研究院楊靂介紹,目前國內家用美容儀一般屬於小家電品類,而非醫療器械,相比醫療美容,家用美容儀功效有限,更具消費性。市面上家用美容儀可能存在無效低溫燙傷或者釋放量超標等問題,對於廠商而言,需要平衡好功效和安全性的問題。

市場定價看炒作

美容儀市場規模正在急速擴大,問題也不斷暴露出來。據智研諮詢數據顯示,中國美容儀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20億元提升到2019年的66.22億元;預計到2026年將突破200億元。相關數據顯示,美容儀相關企業註冊量從2014年開始加速增長,2015-2019年共新註冊6.9萬家企業,其中2019年的註冊量是2.4萬家,同比增長41.6%,是過去十年中註冊量最多的一年,相比2010年的註冊量增長了19.4倍。

目前,國內家用美容儀處在醫療器械和家用電器之間的灰色地帶,被歸類爲小家電的家用美容儀行業正在面臨由低門檻帶來的魚龍混雜的局面。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甚至不需要任何資質,便可以通過代工、貼牌的方式生產能夠“媲美”醫美項目的低價美容儀。在1688網站上,有大量家用美容儀工廠和代理商均提供貼牌服務,單臺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家用美容儀代工廠深圳市景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景瑞科技”)相關人員表示,無論公司還是個人,均可進行貼牌生產美容儀。一些初級導入導出儀,主要用作精華導入或清潔功能,貼牌價格爲39元,建議市面零售價爲138元。同樣,廣州市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公司可做家用美容儀代工業務,一款發熱+震動+EMS微電流美容儀,貼牌價格爲65元,市場零售價大概可以到980元左右。“市場零售價能賣多少,還得要看你怎麼炒作。”廣州市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人員說。

與清潔功能、微電流瘦臉功能價格相對較低的美容儀不同,射頻儀的價格稍微高一點。景瑞科技相關人員介紹,一款由熱瑪吉演變而來、功能與熱瑪吉接近的點陣射頻儀貼牌價格不到200元,市場零售價680元。

這些代工廠對於貼牌客戶的要求極低。景瑞科技相關人員表示,個人貼牌、公司貼牌都可以,不需要任何資質。徐州市恆達科技研究所相關人員同樣表示,公司主要負責美容儀貼牌業務,貼牌價格基本在150-198元不等。貼牌不需要任何資質,只要訂購數量達到一定量就可以做美容儀貼牌。

在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看來,家用美容儀具有剛需、易耗、重複消費、低門檻等特點,財務上表現出高成長、高利潤、生命週期長等優勢。這使得處於發展成長階段的美容儀賽道不斷擴大,消費迅速增長,市場供給也快速增加。

將迎政策強監管

如今,隨着政策監管不斷加強,美容儀的生意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好做了。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當前有近350家用美容儀相關企業產生過法律訴訟。其中,近30%的案由涉及買賣合同糾紛。此外,12.4%的家用美容儀相關企業曾出現經營異常,1.8%的相關企業曾遭到行政處罰,7家相關企業有嚴重違法行爲。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代工廠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作爲小家電,如祛皺、抗皺等敏感詞彙不能用在美容儀上,但爲了將功效打出去,企業往往會用一些意思相近的宣傳詞語替代。“部分射頻家用美容儀在國外屬於醫療器械,宣傳銷售等方面較爲嚴格。一直以來,國內將家用美容儀歸類爲小家電,在生產以及宣傳方面也較爲寬鬆,這就導致一些沒有臨牀實驗的美容儀宣傳功能功效時會存在一定風險。”

據瞭解,目前國內家用美容儀相關的標準主要還是按照常規小家電對待,主要涉及《GB4706.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T36419-2018年家用和類似用途皮膚美容器》《GB4706.1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皮膚及毛髮護理器具的特殊要求》等。其中專門針對家用美容儀制定的《GB/T36419-2018年家用和類似用途皮膚美容器》只是團體標準。在業內人士看來,團體標準只是參考標準,不具有強制性,對於美容儀企業的約束力不大。

隨着市場不斷發展,政府部門監管提上日程,美容儀市場有望迎來規範發展。2021年4月,國家藥監局發佈一則關於徵求《射頻美容類產品分類界定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其中表示,“爲指導射頻美容類產品的管理屬性和管理類別判定,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醫療器械分類規則》《醫療器械分類目錄》等制定本原則”。

王赤坤錶示,美容儀行業的法規將逐步出臺和完善,政府監管趨嚴,以及行業規範和行業標準逐步制定,行業自律將逐步形成,有法可依,屆時法律法規及行業規範將明確界定行業從業者義務,執法趨嚴,違法成本高,侵權、虛假宣傳以及一些燙傷、鎳超標等不良現象也將大大減少。

北京商報記者 郭秀娟 張君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