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梁又勻

責編 / 高夢陽

編輯 / 梁又勻

隨着快手堵上第三方商品外鏈,有贊不得不直面流量紅利褪去後電商們的存量博弈市場。

日前,被裁員傳言纏身的有贊終於交出了上市後的第四份財報。

財報顯示,2021年有贊年度虧損約32.93億元,虧損幅度同比2020年擴大503.5%。同時,這一數字也遠超有贊2018年至2020年虧損之和。

實際上,自3月25日有贊發佈鉅額虧損警告後,公司股票連續下跌數日,累計跌幅近-20%。3月30日收盤,有贊港股股價跌至0.16,淪爲“仙股”超5個月。

對於虧損、裁員的原因,有贊創始人白鴉表示,是由於沒有能準確判斷形勢,並及時修正。

有贊連虧四年

2021年GMV爲983億元

3月29日晚間,中國有贊發佈2021年財報。財報顯示,商家通過有贊實現的GMV(商品交易額)爲983億元,其中來自非快手渠道的GMV較2020年增長約30%。同時,To B端業務取得明顯進展,門店SaaS服務的GMV佔比顯著提升至28%,同比增長超一倍。

雖然流水增長趨於穩定,但公司卻越來越難以從中獲利。從營收上看,有贊全年總收入爲15.7億元,同比下降13.8%。

財報數據顯示,不論是有贊訂閱解決方案(SaaS訂閱及相關雲服務)還是商家解決方案(日常經營增值服務),各個業務營收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商家解決方案營收同比下滑22.8%,平臺“卡脖子”效果立竿見影。

營收下滑傳遞至公司利潤層面,表現爲不斷擴大的虧損。財報顯示,2021年有贊年度虧損約32.93億元,虧損幅度同比2020年擴大503.5%;經調整後虧損9.04億元,同比擴大197.5%。

在2018年至2020年間,有讚的營收曾得到大幅增長,歷年營收分別達到5.57億元、9.98億元、15.76億元,三年翻了近三倍。但2021年同時也是有贊借殼上市以來連續虧損的第四年。

儘管有贊在財報中表示,2021年其毛利率略有提升60.7%,但由於品牌影響力下降,2021年有贊計提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達20.81億元。長期持續計提減持的商譽,也是導致有贊虧損的直接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初,有贊負責雲服務業務的子公司有贊科技曾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該公司營收雖僅爲千萬元級別,但在2B業務上更爲純粹,承接了有贊母公司的核心業務。若有贊科技能成功上市,母公司將私有化退市。

然而,2021年12月,中國有贊發佈公告稱,公司已盡了最大努力,但依舊沒有收到有贊科技上市申請進行聆訊的消息,爲了不使母公司發展受限,因此決定不再推進相關上市及私有化進程。公告後不久,有贊董事高層集體宣佈辭職,公司也推出了新一輪的配售融資計劃,用於未來支撐業務發展。

目前來看,虧損還不是有贊最大的問題,當下由於快手斷鏈、私有化失敗兩大因素,有贊不得不重新調整組織架構,進而引發了的連鎖反應。

CEO髮長文回應虧損與裁員

關於有贊經營狀況的質疑和討論早在2022年1月就已出現。自1月起,某職場社交APP上不斷傳出有贊大規模裁員的消息。而新消費日報此前也曾對有讚的裁員傳聞做過獨家報道(點擊閱讀)。

但直至3月,某職場社交APP上仍出現了不少自稱被裁者匿名爆料,“有贊將把不賺錢的部門全部裁掉”。近日更是有人貼出了裝滿有贊廢棄工牌的紙箱。

根據有贊財報,當前公司員工開支已由2020年的1.5億元增長至1.7億元,僱傭員工數量達4494名,同比增加24.73%,總體而言大部分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員工。其中,銷售及營銷人員佔比42%,研發及產品人員佔比37%,運營人員佔比15%,職能人員佔比6%。

不少觀察人士推測,連年的虧損且扭虧艱難,顯然讓有贊無法繼續負擔擴招所帶來的高昂人力成本,進而不得不大幅裁員。

財報發佈後,有贊CEO白鴉隨即針對各方消息發表了一篇超5000字的公開信。在信中,他重點回應了虧損,並提及了裁員問題。

白鴉表示,2020年受益於宅家經濟,電商、直播、短視頻都獲得了快速發展,這使得公司的野心和目標開始膨脹,並提出了“五年十倍,萬億交易額”的高速增長目標,隨後公司爲此大量投入、招兵買馬。但隨着佔有贊近一半營收的快手業務調整以及線下門店復甦較慢,電商營收高增長不可持續的問題在2021年三季度暴露無遺。

“沒有能夠更準確地判斷形勢,並且修正得不夠及時”是白鴉給出的虧損原因,未來公司將重新規劃組織架構,並着手縮減成本,迴歸商業“基本面”。

在信件末尾,白鴉提到將與“3000多有贊人”一起實現正向現金流目標。而這一數字相較於2021年財報提到的4494名員工相差450~1500人。與傳聞中裁員1200~2000人有一定差距。

從有贊內部回應的裁員20%左右比例來看,預計裁員規模約在900人左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