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李豔豔

至今,老李仍對十多年前的看房團盛況記憶猶新。

“夏秋一到,一排排大巴從全國各地駛來乳山,他們帶着老年人一路喫喝玩樂,奔向大海,目的地則是銀灘的各大樓盤售樓處。”老李是一名出租車司機,身爲土生土長的乳山銀灘人,他已在這裏跑了二十多年。那些年,炒房熱潮攪動了所有人的神經,直到後來,一切都冷了。

乳山銀灘樓市一直備受關注,最近一次上熱搜,還是因爲“超低房價”:“二手房均價跌破千元”“海景房一套5萬元”。這個價格遠不及一些偏遠的中西部小縣城,甚至被網友戲稱爲“白菜價”。上熱搜的海景房,到底魔幻在哪兒?網友口中的“海邊鶴崗”是真的嗎?

乳山,屬威海下轄縣級市,地處青島、威海、煙臺三市銜接腹地,被稱爲“長壽之鄉”。而作爲國家級4A景區的銀灘,距離乳山市老城區13公里,因空氣環境和海岸線吸引着各地遊客。在這裏,不僅有海鳥和沙灘,還有上百個專門爲老年人和旅居人士準備的海景房小區。

在銀灘,最顯眼的除了帶“海”的小區名字,就是房屋中介的店面、門頭。以地標建築“大拇指廣場”爲圓心,長約21公里、向內陸延伸3公里有餘的海岸線範圍內,遍佈着大小近200個海景房小區。冬日時節,夜幕降臨,窗口零星閃出燈光,大部分小區幾乎漆黑一片。

走在銀灘的馬路上,目之所及,房屋中介廣告密密麻麻,貼滿了小區樓體外牆、民宿廣告和公交站牌,甚至道路兩側,還有許多半人高的廣告燈箱,據中介透露,“一年費用2400元”。諸如“愛琴海景”這樣的大型小區入口,不到20家的底層商業中,13家都是房屋中介。

沒人能說清這裏有多少小區、樓棟和中介機構,也沒人能說清,這裏究竟住了多少人。

多位銀灘本地房產中介介紹稱,銀灘房源上萬套,常住人口不過四五萬,其中外地人近九成,操着東北口音的老人尤其多。不過,由於交通不便,缺乏配套,且大部分小區冬日沒有集中供暖,這裏入住率極低,“即便夏天,也只有兩三成”,成爲很多人眼裏的“空城”“鬼城”。

據中介及小區居民反饋,最近兩三年,乳山新房開盤價格徘徊在8000~13000元/平米,部分樓盤最高觸及一萬八;與之相比,二手房價格則要慘淡許多,“基本維持在1500~3000元/平米”,最低已破千元。“一些頂層無電梯的精裝房,價格還不如十年前。”

那些厭倦了一線城市快節奏生活的年輕人,試圖把這裏當做迴歸生活本質的“桃花源”、 暫時逃離壓力的“烏托邦”;一些老人則喜歡這裏的人少、清淨,空氣清新,認爲確實是適合養老的理想之城。但也有本地人擔憂,一座留不住人、沒什麼產業支撐的小城,未來又在哪裏?

乳山銀灘的海景房又上熱搜了。

不到兩天,柳青已經接了不下60次電話,微信消息也接連不斷。諮詢話題很集中:“二手房均價跌破1000元?5萬一套的特價房是真的嗎?”

差不多每隔一段時間,關於乳山銀灘“5萬元一套海景房”的報道就會出現。《中國企業家》搜索發現,此前的2020年9月和2022年8月,網上也有類似內容。甚至有人懷疑:是不是中介故意放出風聲,來招攬潛在買主?

45歲的柳青在乳山銀灘經營一家房產中介個體門店,作爲一位有着15年經驗的“老中介”,這次“熱搜”讓他倍感困擾,“大家只問不買,實在耗費精力,也給我們帶來很大困擾。”

更讓他無奈的是,大家只看到了那些消息中吸引眼球的數字,而沒有看到整體內容。“新聞也說了,‘山東乳山銀灘二手房成交均價在2722元/平’,也就是將近3000元/平,這基本就是事實!‘不少海邊二手房5萬~8萬(元)/套’,這個也可以說是有,但只是極個別的。”

哪些房子賣5萬~8萬元一套?

據柳青所述,一類是電梯北向21~27平米的公寓房,總價便宜,但算下來單價也在3000元以上。另一類就是不帶電梯的7樓或8樓閣樓,牆面帶斜坡,面積在51~80平米左右,單價在800~1100元,總價在7萬~9萬元,還有議價空間,“但這種房源不是常有,要碰運氣,比如個別房主急售纔有”。

熱搜和傳聞,也讓銀灘二手房中介李文非常鬱悶,“這種噱頭的東西,怎麼又火了?”據他所知,整個銀灘上萬套房,總價5萬的只有兩套,其中一套鑰匙在他手裏。消息沸騰的這一週,不斷有人來問這套房,但沒有一個人下單。

李文認爲,這些熱搜描述的情況對購房者來說並不具備參考價值。“乳山二手房價格確實在下跌,但市場均價在3000元/平方米左右,那些標着‘千元每平’‘5萬一套’的房子,要不就是頂層閣樓和車庫改的,要不就是套內實際面積非常小,性價比不高。”

尤其是5萬一套的房子,李文還記得,自己當初去實地拍攝時發現,套內面積只有十八九平,屋內破破爛爛,地板四處翹起,整體情況還不如毛坯,“業主確實急於出手,但這樣的房子怎麼住?”李文很氣憤,“來問的人是真想買,還是想撿漏?但別忘了,一分錢一分貨。”

“5萬一套基本見底了,更低價格的,可能都算不上是房子。”對於乳山銀灘的低價房消息,喬實說他早就看淡了。2008年起,他在銀灘大拇指廣場附近經營一家民宿,打理着20多個房間,順便“兼職”二手房買賣。“一套還不錯的70平米靠海精裝房,價格在20萬左右。”

多年經驗告訴他,“不管多貴多便宜,都會有人買。”他入行的2008年,正值乳山銀灘房地產市場行情火熱,“當時賣得也很火,所以就建了這麼多房子”。後來,銀灘二手房價歷經起伏,近三年由於全國市場不景氣,均價跌至兩三千,“應該不會再降價了”。

據多位乳山的房產中介反饋,2018年之後,乳山二手房均價長期徘徊在3000元上下。而據58安居客研究院最新數據,乳山銀灘2023年1月二手房均價 3296 元/m2,環比上月上漲 0.11% ,同比去年同期下跌 4.87%。

2月初的銀灘很冷,很靜,一天中大半時間,常常瀰漫霧氣,夜裏氣溫低至零度以下。

柳華強的“工作”,從每天晚上的7點左右開始。通常他會待在家裏“接單”,等手機傳來一聲“滴滴”後,再駛出自家小區。說是“工作”,“遛彎兒”更形象些。一晚上就跑一兩小時,一輛小電動車,圍着銀灘兜兩圈,“錢賺不了幾個,主要爲了出來散散心,給生活解解悶兒”。

現年65歲的柳華強,年輕時在北京奮鬥,經營一家印刷品運輸公司。2019年,他把公司交給兒子,搬去三亞,開啓“退休”生活。一年後,他又搬來乳山銀灘,長住至今。他的房子是在2008年買的,2010年交房。“那時新房房價才三四千,基本也就是現在的二手房價格。”

對於沒有太多積蓄、需要養家餬口的本地人來說,同爲滴滴司機的老李可沒有這樣的心情。

老李懷念十年前的樓市熱潮。那時,整個銀灘人潮洶湧,馬路上烏壓壓全是人,大家都搶着打車,帶客的售樓處小姐經常會給客戶打車。他的生意也很好,“一個月能跑三四萬,還能經常收到小費”。如今,這個數字直接抹去了一個“0”。

如今回看,2008年可以算是乳山銀灘樓市的一個重要節點。在老李的印象中,銀灘早在2001年左右開始啓動大開發;2008年左右,這裏的房價開始一路抬升,“那時候的炒房熱就跟傳銷一樣,拉人頭,搞代理,乳山當地很多人‘暴富’了,路上停的都是各種豪車。”

20年前,老李結束了在韓國打工的日子,回到家鄉銀灘,卻找不到什麼工作,瞅着看房團的人潮,他開始跑出租。2008年起,一輛輛載着看房人的大巴車,擠滿了馬路和售樓處,“乳山這邊二十來歲的年輕姑娘和小夥兒,幾乎都被找來賣房子”。

有時,車上的乘客會問起他乳山的房價,中介朝他使個眼色,他便心領神會,或是把價格往高了說,或是跟中介打打配合。下車時,中介也會大方甩下幾張整數錢,“不用找了”。老李打心裏覺得,這些人買了房子,也許還會長久留下來,對銀灘的未來倒也是件好事。

“免費旅遊、包喫包住,交200塊,帶你玩遍乳山。”十幾年來,乳山看房團這一營銷套路對許多老年人屢試不爽。全國很多人來銀灘買房,但潛藏的問題是,當時銀灘的定位只是“旅遊度假區”,並非按照城市規劃建設,學校、醫院、商業等配套,與房地產規模始終不匹配。

2010年以後,隨着海景房泡沫破碎,大量二手房湧入市場。第三方房產服務平臺“安居客”數據顯示,2011年乳山二手房均價曾達3600元/平米,到2015年一度降至2700多元,2018年攀升至近4500元/平米。在房價上漲的年景,一些中介通過低買高賣,一套房可賺上萬元。

龐志的父母家住北京朝陽,2012年以不到20萬元的價格在銀灘買了一套海景房。起因是他母親的朋友兩年前先入手的,老兩口實地考察後,看他們住得還不錯,於是也動了心。

“價格是真便宜,也就能當個旅遊房住住。”69歲的孫大爺在銀灘一箇中檔大型社區做門衛,平時負責登記小區出入人口。他在銀灘工作了大半輩子,在這個小區工作了13年,眼瞅着小區從一片泛着水光的蘆葦塘,變成一塊望不到邊的工地,再到一棟棟高聳的房子。

但來此長年定居的老人並不多。

“可以理解(他們),雖然這裏空氣、環境都很好,但冬天確實比較冷。”孫大爺說。下午4點,在他值班的小屋裏,半人高的電熱扇燒得火紅,呼呼冒着熱氣。龐志的父母也是每年夏天來銀灘避暑,冬天則去西雙版納居住——那是另一處被熱炒起來的過冬地域。

據多位中介瞭解,包括山水人家、維利亞、山海明聖、頤和花園在內,在銀灘有集中供暖的小區只有5到8個。“每年供暖公司會提前找居民問卷,確定供暖比例,確定這一年是否供暖,但樓裏往往也沒幾個人。”目前,絕大多數小區主要靠燃氣壁掛爐、空調、電熱毯取暖。

冬季是銀灘的旅遊淡季。喬實經常能看到網上關於銀灘的吐槽,他不認可那些“鬼城”“空城”的評價。“十多年前,就有報道說乳山是‘鬼城’,那是他們冬天來的,其實夏天的人非常多,‘五一’後,人陸陸續續就都回來了。”

每年4月底,隨着氣溫回升,沉睡近半年的銀灘開始甦醒。時至盛夏,來此旅遊居住的人一度可觸及30萬,“現在也就不到五分之一”。在中介小張的印象中,即便是遊客數量最爲火爆的夏季,銀灘區域住宅的真實入住率也就稍稍超過兩成。

“這裏非常適合自由職業者‘躺平’和老年人養老。”67歲的老江說。不同於很多買房定居的老人,他在銀灘這邊租房3年了,從沒想在銀灘買房。“租房多實惠,一年三四千就行了。”來這兒第一年,老江跟朋友租了一個住宅小區一層車庫,“一年不到兩千,足夠住了”。

銀灘也給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帶來了更多想象。受制於一線城市高消費、高壓力的工作生活,一些外地年輕人來房價低的銀灘“躺平”,燒烤、趕集,過起沒有時間表的隱居生活。外賣、買菜等互聯網生活方式已在銀灘普及,但時間不定,品類單一,便利性遠不及一線城市。

“這裏真不適合年輕人。”69歲的本地居民老範再三叮囑,他不理解那些年輕人來此“躺平”的原因,“這裏沒有任何精神生活,也沒有娛樂活動,連電影院都沒有,年輕人真受得了?”他希望年輕人儘快從夢中醒來,清醒面對真實的生活。

“元宵節快樂,快樂很重要。”一位老人舉杯祝福。元宵節當天中午,四個老人聚在王冕的餐館喝酒。

13年過去了,東北人王冕的東北菜館生意越做越大,門店擴到兩家,店面緊挨着,都在大拇指廣場附近。他也在這邊結婚生子,一家人的房子買在了餐館對面。他說,自己現在已經在這邊紮根了。“這裏安靜、清靜又幹淨,時間長了,如果去城裏,我還真的覺得很不適應。”

作爲同樣來銀灘居住13年的徐州人,柳華強早已習慣這裏的寧靜。年輕時,他常年在外推銷運輸印刷品,嗓子不好,這是他決定要來乳山生活的重要原因。爲了打發時間,很多老人都會出來乾點兒零工,很多人開“蹦蹦(老年代步車)”,有的老人還會幫當地人收拾海蠣殼。

至於大海,柳華強早就看膩了。“時間長了,什麼海不海的,也就那樣。”

“走,去看房。”忙完午飯,老闆娘王麗招呼着餐飲店裏的員工,打算一起出門遛彎兒。老闆王冕關注到了最近銀灘低價房的熱搜。他強調,身邊很多人在做二手房中介生意,但他從來不碰,“這兩年,銀灘房價一直都不高,主要還是市場大環境不好”。

多位中介人士表示,目前銀灘二手房市場上流通的房子,基本都是10年前所建。小區外牆大都斑駁,管道多有鏽跡,許多帶庭院的房子,院內荒草叢生,鮮有打理。由於入住率低,寫着“到訪不遇”的通知單幾乎隨處可見。而乳山本地居民基本集中在老城區生活。

剛剛過去的1月份,李文成功簽約了7套房,“這是銷冠的業績”。在他的經驗中,很多來銀灘看房的人,一般都會提前跟中介要圖片、視頻等相關信息瞭解,先篩一波,現場看完房當天直接籤。這樣的情形多存在於二手房市場。“這裏的中介,基本也都不做一手新房。”

目前,銀灘區域內新房不多,“有的是早年爛尾樓被收購後重啓建設,或是早年積壓地塊的開發,這些新房集中在金鼎等少數本地開發商手裏。”李文說,這類房子,一是價格相對較高,單價普遍在8000~10000元/平米;另外,買了也不好出手,“二手房價格擺在這兒了。”

多位在銀灘本地生活超過十年的老人提醒,這些類似“殺豬盤”的新房,“千萬別買”。在銀灘,不買新房早已成爲本地人的常識。就算二手房買賣,也有很多“貓膩”,比如不帶電梯的頂層、次頂層,幾乎沒有本地人買,1、2層則容易返潮,而最好的3層位置,價格最高。

在銀灘二手房交易中,“夫妻店”模式的房產中介扮演了重要角色。據李文透露,一些全國知名的房產經紀品牌,除了單個門店偶有出現,基本很難在此擴張。銀灘本地二手房轉手生意,一般都被各自小區門口的職業中介握在手裏,也很少有業主個人之間的交易案例。

“我們每天都在小區轉悠,信息互通有無,保證沒有漏網之魚。”李文說。那麼,銀灘有多少家房產中介?作爲本地人,張歡在乳山幹了十多年中介,據他了解,這三年來,因爲疫情和市場大環境影響,本地中介品牌數量從高峯時的1200多家,折半到如今的不到600家。

張強從小在銀灘本地長大,開了二十多年的出租車,他拉過無數帶客戶看房的中介,也拉過無數或來維權、或來甩房的業主。房地產泡沫破碎後,衝動的投資客加速離場。很多時候,爲了出清避險,或是對當地房產特性後知後覺,業主往往處於交易弱勢,只能自食苦果。

“有的業主着急甩手,只能被中介壓價收購,有的虧損比例將近一半,但這套房可能後期又會被中介高價賣出。比如,你買房時,處於頂層7層的閣樓一般都是隨6樓附送的,但在中介這裏,稍加裝修,就能以低於市場半價的價格,把7層直接賣掉,中間還能繼續賺錢。”

他聽聞,去年底有一場經紀人服務規範相關的大會,乳山這邊出席了近5000人,“這還沒算那些沒有品牌的小中介和黑中介。”張強說,“銀灘的中介實在太多了,就像這裏多得數不清的房子,都該整治一下。按我說,房子應該剷掉三分之二,不然,除了房子,我們還剩什麼?”

在當地人眼中,銀灘清淨質樸,未被商業氣息過度浸染。爲了保護當地環境這張“金字招牌”,銀灘附近沒有任何重型工業。不過,包括老李在內的許多當地人,他們的家庭命運正站在十字路口。老李說,他的兒子正在上大學,跟他的同鄉同學一樣,“畢業後不會回來了”。

在銀灘當地房地產中介羣體中,李文相對比較年輕。他是個活潑健談的“90後”,2015年專科畢業後,先是出國打工,後又回國找工作。提及爲什麼幹房產中介,李文說,“主要是收入比較可觀。”另外,“家鄉這邊也沒什麼太合適的工作機會”。

喜歡銀灘的人們如候鳥一般,在夏天光顧時蜂擁而至,又在冬季到來之前陸續離開。在銀灘,除了經營旅遊度假民宿和倒騰二手房,喬實想不到在銀灘還能做什麼工作。“在這兒工作的本地人,除了幹房產銷售,就是進一些加工廠,要不就是幹網絡主播,帶貨海鮮。”

對於“魔幻”的銀灘樓市,乳山官方一直在極力扭轉局面。2014年起,乳山停止了銀灘區域的新地塊出讓。2016年,乳山明確提出,要“加快房地產市場差異化去庫存進程”;2020年底,官方又表態稱,“在後續房屋交易和去庫存方面,地方政府也會有新的引導政策。”

新年剛過,“海邊鶴崗”的聲音又在銀灘起伏。喬實覺得有些荒謬。“鶴崗跟我們這兒沒法比,鶴崗那邊是沒人了,但我們這邊是旅遊度假城市,人們買房不是爲了在這常住,而是有時間來住一住。老年人非常認可這個地方,空氣好,身體有疾病的人,在這兒待着非常好。”

在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看來,乳山的低房價困境,短期無解。“鶴崗是由於資源性產業萎縮,導致大量人口流失產生的房屋空置。而乳山是房地產過度開發,並沒有吸引到實際人口,導致房屋空置。市場上過大的供給量和不斷萎縮的需求,導致乳山海景房市場很難出現熱度上揚。”張波說。

此外,張波認爲,乳山本身的確具備一定的度假養生資源,但國內並不缺乏有海景和養生度假資源的城市,單用旅居來吸引人羣,本身就存在一定問題。同時,由於乳山的氣候特徵,冬季的居住體驗並不良好,相比於海南、廈門、珠海等南方沿海城市來說,這是個明顯短板。

“要想推動乳山房地產市場走上正軌,單一的旅遊度假模式並不能承擔這一重任。長期來看,乳山應該更多發展產業配套,通過產業拉動更多人口流入,產城融合,宜居宜業,同時兼顧旅遊資源,或許更有利於閒置房產的去化以及城市未來長期發展。”張波稱。

眼下,李文最期待的,就是萊榮高鐵乳山南站趕緊開通。“聽說年底就開通了,那時候,這裏的二手房價格興許能帶起來。”整理民宿2022年的業績喬實也發現,疫情緩解後的這個冬天,來玩的人比往年多很多。“往年基本都是暑假才上人,今年大年三十都有人來。”

清早7點剛過,天空擦亮,太陽吐着薄薄的霧氣,若隱若現。閃着冰霜的荒草上,一個老人踱步走進村莊,後面追着一隻黑狗。不遠處的馬路,出租車司機老李正等待今天的第一位乘客。這些年,過慣了冷清日子,一個路程70公里的“大單”,讓他分外高興。

在這座山東東部的海濱小城裏,地產開發不休不眠。愛琴海景小區的50多棟樓中,仍有兩棟高層正在建設。小區馬路對面,一座新房售樓處也已佇立許久。更遠處,幾棟圍着綠色防塵布的樓棟高聳在晨光中,巨大的廣告牌上寫着:“選擇了乳山,選擇了未來。”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所涉部分人物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