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通基金、諾安基金等基金公司公告與其合作的基金銷售機構分手。今年以來,已有近30家基金銷售機構被基金公司公告終止合作。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瞭解到,一些代銷機構基金銷量和保有量不佳,基金公司還需投入時間、精力去維護,於基金公司而言性價比較低。這是基金公司終止與其開展代銷合作的主要原因。此外,一些代銷機構有合規性風險、代銷費用高等也成爲基金公司終止與其合作的重要原因。

基金代銷合作解約頻發

5月20日,財通基金髮布公告稱,經與江西正融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協商一致,自5月22日起,正融基金將終止代理銷售財通基金旗下所有公募基金。已通過正融基金購買財通基金旗下基金的投資者,當前持有基金份額的贖回業務不受影響。

同日,諾安基金也發佈公告稱,經與晉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協商一致,決定自5月20日起終止晉商銀行銷售諾安基金旗下基金,屆時投資者將無法通過晉商銀行辦理諾安基金旗下基金的申購、定投、轉換、贖回等業務。諾安基金將爲投資者將存量份額轉至公司直銷平臺。

今年以來,基金公司與第三方銷售機構頻頻“分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23日,今年以來已有近20家基金公司宣佈與近30家基金代銷機構終止合作。

從基金公司看,長盛基金今年以來頻發公告,終止與多家基金銷售機構合作。5月18日,長盛基金公告稱,自5月18日起,方德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民商基金銷售(上海)有限公司,將不再代銷長盛基金旗下所有公募基金;4月7日,長盛基金公告,上海匯付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和上海雲灣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將不再代銷長盛基金旗下所有公募基金;3月31日,長盛基金公告,北京格上富信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北京加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和北京增財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將不再代銷長盛基金旗下所有公募基金。

性價比低是主要原因

一直以來,從基金公司公告中可以發現,基金公司都在增加基金代銷渠道,畢竟“多一條渠道,多一份銷量”,爲何近期基金公司頻頻與代銷機構終止合作?

“基金代銷渠道不是越多越好。”一位資深基金渠道人士表示,與代銷機構終止合作在多數情況下是因基金公司在這個代銷機構的基金銷量和保有量不佳,同時,基金公司還要投入時間、精力去維護渠道,這對於基金公司而言性價比較低。

“還有一種情況是,基金公司與代銷機構的代銷費用沒有談攏,不得已終止合作。”另一大型基金公司渠道業務負責人透露,對於受有關部門處罰的基金銷售機構,基金公司也會終止與其合作,提前防範風險。

5月10日,中郵基金髮布公告顯示,終止與武漢市伯嘉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的銷售合作關係。事實上,伯嘉基金在2022年10月就因涉及六項違規行爲,被湖北證監局採取監管措施。伯嘉基金違規行爲包括:一是高流動性資產淨值未達到2000萬元的法定標準;二是公募基金未經產品准入委員會審覈;三是未對部分新銷售基金產品出具合規審查意見;四是將銷售收入作爲基金銷售業務主要考評指標,未將基金銷售保有規模和投資人長期收益等指標納入銷售人員考評指標體系;五是對部分客戶未做充分的風險揭示;六是對部分客戶未做充分了解。

“馬太效應”加劇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3日,市場上共有473家基金銷售機構,不過,其中代銷基金數量小於100只的基金銷售機構就有111家,代銷基金公司家數少於10家的有156家,行業“馬太效應”正在加劇。

“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基金銷售機構,是那些可以提供優秀產品和服務的機構。”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具備互聯網流量優勢的第三方代銷機構優勢明顯。

這一點從基金業協會4月28日公佈的一季度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百強名單中可見一斑。一季度,螞蟻基金非貨幣基金保有規模激增911億元,規模增幅8%,位居行業前列。天天基金、騰安基金、京東肯特瑞等多家機構非貨幣基金保有規模增長超過200億元。

事實上,除產品和服務外,基金公司在選擇基金銷售機構時還會從多角度、全方位考量,相比此前,選擇也更加謹慎。“目前公司在引入銷售機構時,會多方面考量,包括代銷機構的銷售實力、保有量、合規誠信記錄、財務狀況、股權結構、經營管理能力等,這是對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的維護。”前述業內人士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