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舉辦的2023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數字金融技術開源論壇暨區塊鏈共識協議(大聖協議)應用研討會”上,來自政、產、學、研、用的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議大聖協議,呼籲爲更好地服務金融科技發展,大聖協議應推廣使用,進一步賦能數字產業應用。

“下一步相信大聖協議的生態很快就會建立起來。”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楊振寧講座”教授王小云指出,“大聖協議完全基於自主設計、自主研發,不存在技術‘卡脖子’的問題。”

去年,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下稱“數研所”)聯合清華大學公開發布了可解決共識算法四方難題的區塊鏈大聖(DASHING)協議。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大聖協議已在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央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等金融基礎設施上落地應用,取得良好效果。

大聖協議破解四方難題

澎湃新聞了解到,一直以來,傳統共識算法無法解決金融科技場景下高安全、高延展、高吞吐和低延遲同時滿足的四方難題,共識算法創新成爲推動聯盟鏈在金融科技應用的關鍵。

針對上述技術難點,數研所和清華大學王小云院士團隊共同創新攻關,在可證明安全條件下創新出區塊鏈f+1投票理論,研發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大聖協議。

王小云介紹,大聖協議是聯盟鏈中一種全新的可變門限鏈狀共識協議,兼顧安全性和效率,填補了符合金融場景“三高一低”的共識協議空白。對比現有國際主流區塊鏈共識算法性能,大聖協議在4節點測試中提升30%以上,在複雜網絡環境的91節點測試中提升10倍以上。在落地應用中,大聖協議既能作爲單獨模塊樂高式替換現有聯盟鏈中共識算法,又能助力構建多方協同安全高效的新型金融基礎設施。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指出,大聖協議具備五個技術創新亮點:一是支持複雜網絡動態的自適應;二是協議的可證明安全;三是解耦提案和區塊共識,實現高性能;四是優化共識流程,實現高延展、低延遲;五是實現事件驅動的可變模式編程。

大聖協議已在貨幣橋、貿易平臺落地應用

狄剛介紹,過去一年,大聖協議相關技術成果已在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央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等金融基礎設施上落地應用,取得良好效果,並向瑞典央行、法國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二十餘家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觀察員進行了成果展示。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由數研所會同香港金管局、泰國央行、阿聯酋央行聯合發起,在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的支持和協調下共同探索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

2022年9月,全球首次完成了基於四個國家或地區央行數字貨幣的真實交易試點,實現了貨幣橋與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香港貿易聯動平臺的業務聯動,完成了訂單融資業務和貨幣橋跨境支付能力的共同驗證。

此外,狄剛表示,大聖協議還在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得到了充分應用。針對傳統貿易金融痛點,由數研所牽頭,聯合多家高校、研究機構共同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總要求,建設了央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該平臺被列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專項,旨在建設下一代貿易金融生態3.0,實現由“系統”到“平臺”再到“生態”的跨越式發展。目前該重大專項已通過項目驗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