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建文帝削藩,是導致朱棣造反的直接原因。消藩之舉,從鞏固政治、加集中央集權的角度,消減藩王勢力,除去心腹大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換成任何一個帝王都會這樣做,但是建文帝的手段過於酷烈,下手太過狠辣,最終把朱棣逼上了造反的道路。在歷朝歷代的造反中,能夠成功的屈指可數,而藩王造反最後成功的,僅朱棣一人,此前沒有,此後也沒有,說是空前絕後也不爲過。朱棣登基後,所採取的一系列政策,以及成就,證明了他的治理才能,他這卻無法掩蓋他造反的事實。

朱棣選擇造反,是一個逐步演進的過程對於藩王而言,造反是個非常艱難的選擇。在華夏此前一千多年的歷史上,造反成功的機率極小,最後基本上都被平定了。所以以朱棣的精明,如果不是走投無路,他是根本不可能走上這條道路的。選擇最大的障礙不在於兵力多少、軍事強弱,而在於正統和道義。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對人行爲的約束和影響,是現在的人無法想象的,造反首先在倫理上就無法被天下人認可,尤其是以讀書人爲代表的儒家羣體。所以朱棣最後選擇造反,是經歷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煎熬和矛盾。在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朱棣是根本不可能造反的。因爲明太祖自己就是靠造反起家的,打了十幾年的仗,什麼樣的強敵沒見過?十幾年的戰爭鍛鍊了世界上最爲強大的軍隊,朱元璋的威望更是讓天下歸心,朱棣再自大,也不會愚蠢到在這個時候造反,那是自尋死路。朱標在世時,朱棣也不可能造反。朱標是朱元璋親自選定的太子,很早就確立了名分,地位穩如泰山。朱標對幾個弟弟也非常照顧,在兄弟們中威望極高。朱標能夠成爲太子不僅僅因爲他是嫡長子,更因爲他有着高超的理政才能,顯示了非凡的才華,朱標在時,朱棣無論如何也不會造反的。建文帝執政初期,朱棣也不會選擇造反。建文帝是朱元璋親自選擇的太子,具有正統性、合法性,縱然朱棣對太子之位有野心,覺得朱元璋在朱標逝世後沒有考慮他憤憤不平,但也沒有想到會以造反的方式來爭奪這個皇位,最多就是在北京當個帶兵的王爺,安安穩穩過一生好了。人們在做一件事時,一定會去計算一下是否合算、利益與風險是否對等、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很顯然,朱棣也想過,但它怎麼算也算不到自己有成功的希望,當然也只能想想而已,他在建文帝執政初期也沒有造反的想法和意圖,就算有,也不可能付諸行動。朱棣另外一個擔心的問題就是手下的兵將是否聽他的,朱元璋在軍中的威望當然無人能比,朱標佔了大義的名分,在這個時候選擇造反,手下的將領一定會把朱棣捆起來送到南京去,一定會以爲朱棣是瘋了。

朱棣造反,朱允炆是最大的推手朱棣最終走上造反的道路,發動了令大明震驚的“靖難之役”,固然是一個藩王對皇位的渴望,但是建文帝即位後的消藩之舉,纔是促使他造反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是建文帝的這番舉動,朱棣是否會選擇還在兩說。朱元璋一共封了25個子孫爲藩王,這些藩王勢力極大,擁有軍隊和封地,確實對中央政權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不然建文帝也不會冒着風險削藩,只是從整個過程來看,建文帝既沒有朱元璋的威望,又沒有帝王的權謀,導致國破命亡。建文帝削藩過於急切。在建文帝剛剛登基時,他便急於向自己的叔叔下手。問題在於,即使他是正統的天子,其他們的鞏固和統治權威也需要一個過程。他剛上臺就付諸於行動。並且,他一動手就先把燕王的同母兄弟周王拿下,擺明了是想先把燕王的手足除掉,隨後又廢湘王、齊王、代王、岷王,卻留下了最強大的燕王,這是一個戰略性的錯誤。建文帝一進缺少關於謀劃的謀士。治理國家和管人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一個需要理政才能,一個卻需要如陳平那般對人心洞察極深的謀士,建文帝所倚仗的齊泰、黃子澄等人,書讀得不少,卻缺少權謀算計。如果一開始就把實力最強的燕王拿下,則削藩十拿九穩。先去手足、再廢燕王,這不擺明了是逼燕王造反嗎?削藩的手段過於酷烈。建文帝削藩過程中,湘王不肯受辱,舉家自焚而殺,讓諸王心寒。而接下來連廢四王,讓剩餘的王爺膽戰心驚。站在帝王的角度,等到拿下燕王之後,諸王的下場可想而知。最後被拿下的燕王,只怕舉家性命難保,換成是哪個王,都會產生拼死一搏的念頭。建文帝削藩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因爲缺少政治經驗和長遠的眼光,他最大的倚靠,不是天下無雙的強軍,而是深入人心的正統兵權理念,他認爲作爲臣子的藩王一定不敢反抗,可對於一個被逼到絕路上的王爺而言,倫理道理算什麼?錯誤的時間加錯誤的方式,最終造成了錯誤的結果。此外,帝王家權力更替的慘例太多了,歷朝歷代被廢掉的王爺,哪個得以善終?一杯毒酒、一把刀劍,在深宮無人之處了此殘生,默默無聞地埋於黃土之家,有的連個碑都沒有。更讓這些帝王家的後代害怕的是:皇家冷血無情,到時候死的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而是舉家被滅。橫豎是個死,乾脆造反得了!所以,逼反燕王的,其實正是建王帝自己。

明太祖朱元璋爲燕王造反創造了條件在中國曆代造反的藩王當中,最後能夠成功登基爲皇帝,將江山穩固地傳遞下去的,兩千餘年的封建王朝統治中,僅朱棣一人。朱棣以一府之兵對抗整個天下,卻奇蹟般地取得了最後的勝利。起兵造反的風險是極大的,如果沒有相應的條件根本不可能成功,無論是兵員、給養、作戰能力、宣傳方式,都要做到萬無一失。朱棣顯然具備了所有的條件,而給他創造這些條件的,正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認爲,“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將一共封了25個藩王,除了幾個安樂王爺之外,別的兒子都掌有兵權,例如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連朵顏三衛都要聽他調遣。燕王更是其中實力最強者,具備了造反的基本條件。朱元璋讓幾個藩王守在北方,主要是抵抗遊牧民族的威脅和騷擾。燕王在長期與蒙元殘部的作戰中,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壯大了自己的實力,也培養了他在軍隊中的威望,並藉機提拔了自己的親信,徹底掌控了這支軍隊。朱元璋性情多疑好殺,登基之後,他以各種理由和名目,把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名將殺得乾乾淨淨,他以爲這樣就可以永絕後患,卻沒想到燕王起兵造反後,建文帝手中無大將可用,耿炳文戰死之後,李景隆再敗,最後索性打開城門投降了朱棣!在建文帝一朝堪用的大將中,李景隆的表現令人生疑,甚至有人懷疑他是朱棣的間諜。而剩下一個徐輝祖,是明朝第一大將徐達的兒子,可偏偏燕王朱棣的王妃,也就是後來的徐皇后,是徐輝祖的姐姐,這仗卻如何去打?朱元璋與朱棣相比,缺少了朱棣的自信和大氣。朱元璋登基後將功臣殺得乾乾淨淨,朱棣對待功臣卻兌現了起兵時候的諾言,大多數得以善終並共享榮華富貴,對於一個帝王而言,堪稱大氣!儘管朱棣心黑手毒,但在對待功臣這一點上卻比明太祖要強得多。

結語:朱棣造反發動的“靖難之役”,實際上是被他的侄子建文帝逼出來的。如果朱棣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倒也罷了,可他偏偏是個身經百戰的將軍,他只看透了一點:這天下是打出來的,最終他用自己手中的刀槍證明了這個道理。而被建王帝廢掉的周王、代王、齊王、岷王,朱棣登基之後,恢復了這幾個弟弟的爵位,並賜以榮華富貴,得以善終。朱棣雖然手段酷烈,但是對於自己人卻極爲信任,對於一個封建帝王而言,卻是異常難得。朱棣最終起兵造反,朱元璋要負一定的責任,但從深處尋思,朱棣造反與否,於他而言沒有任何損失,這大明的天下,終究是朱家孫子在坐,朱棣或是朱允炆,有區別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