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咖啡生豆就已經奠定了咖啡的大致風味,衝煮則是將這支咖啡的風味給展現出來,那麼烘焙就是在這兩者之間,是決定咖啡風味走向的關鍵步驟。不過在學習烘焙之前,我們先大致瞭解一下烘焙機的部件跟作用吧!

我們的烘焙機是來自臺灣的楊家飛馬800N!烘焙機主要有三種類型:直火、半直火以及熱風,而我們的這款烘焙機就是屬於半直火的。

| 半直火

半直火式烘焙其實與直火式烘焙比較類似,但是因爲烘焙容器的外壁上沒有孔洞,所以火焰不會直接接觸到咖啡豆;除此之外還加上了抽風的設備,將烘焙容器外面的熱空氣導入烘焙室入中提升烘焙效率,這個抽風設備的另一個功能則是將脫落的銀皮(附着於咖啡種子外層的薄膜)吸出來,避免銀皮在烘焙室裏因爲高溫而燃燒,進而影響咖啡豆的味道。

| 部件

我們把烘焙機從上往下分成三個部分來介紹~

【第一部分】

在烘焙豆子的時候,我們先將生豆倒入料斗裏面,等到鍋爐溫度上升到所需要的入豆溫時,打開料斗開關讓咖啡生豆進入鍋爐裏面。

風門裝在烘焙機的抽風機之前的煙管某個位置上的一個擋板,通過風門調節閥來控制擋板的角度。風門調節閥是有五個檔位,一般我們說的全開風門就是將風門開至5。

風門的作用主要是:

1.抽走水汽和銀皮;

2.控制鍋爐內空氣溫度;

3.調節爐內壓。

在熱力充足的前提下,稍微加大風門可以增強熱風對咖啡生豆的加熱效果,但是如果熱力不充足或者風門過大會導致鍋爐失溫

與直火烘焙機不同的是,半直火烘焙機還多了一樣加熱咖啡生豆的東西——熱風。上圖的這個風溫讀數表就是測量的風溫溫度。從這個讀數表中我們可以大致判斷出來風管是否通暢。

【第二部分】

咖啡生豆從料斗裏就直接進入了豆桶裏,這個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它的烘焙了。我們可以通過視鏡來大致判斷出豆子的烘焙情況以及鍋爐的轉速如何。

在烘焙的過程中我們也會通過取樣棒來看看豆子在烘焙中的變化,聞豆子的香氣,決定下豆的時機。

一般我們會觀察儀表盤上面的數據來記錄鍋爐內豆子的溫度,白色數字代表鍋爐內的溫度,藍色數字則是一個預警溫度,超過了240℃就會報警。

操作檯上的轉數是指空轉的轉速。

如果調的轉速過慢,咖啡豆就無法被攪起來,咖啡豆受熱不均也就會烘焙不均;而轉的太快,離心力就會使咖啡豆更多地貼到爐壁,高溫就會灼燒豆子表層造成焦苦。

【第三部分】

在不同的階段我們會通過壓力閥來調整煤氣火力的大小,火力的大小我們可以通過壓力讀數表來進行觀察。

當咖啡豆到了下豆的時機時,我們就會打開熟豆下豆門,讓咖啡豆進入到冷卻盤裏進行冷卻,如果冷卻的不及時或者冷卻太慢容易使咖啡豆帶有煙味,從而對出品產生影響。

【總結】

在學習烘焙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使用的這臺機器,最起碼我們也得知道它是怎麼操作的,以及有着什麼作用,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烘焙呢~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覈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