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據的被殺不僅導致了漢朝的局勢動盪,更是意味着漢武帝此前花費數十年心血培養的繼承人化爲烏有,他要再次從幾個兒子中挑選出合適的人繼承大統。三子燕王劉旦是當時漢武帝現存的兒子中最年長的,但劉旦爲人不學無術,在劉據死後自以爲是皇位的不二人選,竟在漢武帝病重時請求來長安宿衛以備不測,致使漢武帝對其厭惡至極。

公元前91年,同時也是漢武帝在位的第五十年,晚年的漢武帝開始變得固執多疑,迷信於術士之言,與太子劉據的關係也日漸疏遠。

江充等人藉此機會構陷太子劉據以巫蠱詛咒漢武帝,劉據迫於無奈起兵誅殺江充等人,但終究還是寡不敵衆被殺,因這次“巫蠱之禍”而受到株連的人多達數萬。

劉據的被殺不僅導致了漢朝的局勢動盪,更是意味着漢武帝此前花費數十年心血培養的繼承人化爲烏有,他要再次從幾個兒子中挑選出合適的人繼承大統。

經過一番明爭暗鬥後,漢武帝最年幼的兒子劉弗陵成爲了大漢朝未來的天子,但當時的劉弗陵年僅七歲,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爲何漢武帝卻最終選擇了他呢?

一是年幼的劉弗陵深得漢武帝歡心,年僅五六歲時的劉弗陵體格健壯、聰明伶俐,很像漢武帝少年之時,所以漢武帝對劉弗陵抱有很大的期望。

再加上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是武帝非常寵幸的一位夫人,傳說鉤弋夫人懷胎十四個月才生下了劉弗陵,這和上古聖賢的堯帝一樣,這更讓漢武帝深信劉弗陵的與衆不同。

二是漢武帝當時的選擇並不多,漢武帝一共有六個兒子,一直用心栽培了幾十年的嫡長子劉據因巫蠱之禍慘死,讓漢武帝痛心疾首,並晚年對此事深深自責。

次子劉閎聰慧過人,一生下來就被漢武帝封爲齊王,封地是諸皇子中最大的,可見漢武帝對劉閎的重視程度,可惜天妒英才劉閎未及成年便因病去世。

三子燕王劉旦是當時漢武帝現存的兒子中最年長的,但劉旦爲人不學無術,在劉據死後自以爲是皇位的不二人選,竟在漢武帝病重時請求來長安宿衛以備不測,致使漢武帝對其厭惡至極。

漢武帝強令劉旦留守封地,不允許其私自進京,這從根本上排除了劉旦繼承大統的可能性,他最終落此下場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而武帝四子劉胥也是碌碌無爲之輩,因爲天生身材高大,體魄壯健,因此平時最喜好的就是與熊,虎等猛獸搏鬥,行爲舉止放蕩不羈,沒有法度,所以早早就被漢武帝封爲藩王,離開了長安。

至於五子昌邑王劉髆也和劉閎一樣在漢武帝早年時就去世了,因此當時最後剩下的皇子中,只有幼子劉弗陵還尚在人間,而且天資聰穎,深受漢武帝的器重。

雖說劉弗陵被確定爲皇太子時年僅七歲,但漢武帝爲了劉弗陵能順利繼承大統,防止主幼母少的情況出現,先是賜死了其生母鉤弋夫人。

之後還命人畫周公圖賜給霍光,並加封霍光爲大司馬、大將軍,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安陽侯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四人共同輔佐劉弗陵。

正是因爲考慮了以上的種種因素,再加上週全的準備,漢武帝才最終放心立七歲的劉弗陵爲皇太子,帶領漢朝走向下一個輝煌盛世。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