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當他進入京城的那一刻起,這個曾經叱吒疆場的人物就開始產生變化了,貪圖權力,極盡享受,睚眥必較等等,雖然以前也出現過像霍光這樣的權臣,後來又有曹操,但董卓的水平比起這兩個人無疑要差上一大截。這下,董卓等人大搖大擺的進入京城,接管防務,而由於何進和十常侍的死,京城中的禁軍以及城防官兵失去領導人物,很快就被董卓收編了,開啓了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生涯,也是三國時代到來的導火線。

東漢末年,漢王朝朝政腐敗不堪,已經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在整個東漢王朝後期,不是宦官專權,就是外戚干政。到了桓、靈二帝時期,這種情況達到了頂點。

先是外戚何進除掉了蹇碩,後來,宦官集團又出了個十常侍。在何進與十常侍鬥法的過程中,何太后站在了十常侍一方,何進於是聽從袁紹建議,召董卓、丁原等入京勤王。然而不幸的是,在董卓、丁原等入京前,何進卻被十常侍給殺掉了。

這下,董卓等人大搖大擺的進入京城,接管防務,而由於何進和十常侍的死,京城中的禁軍以及城防官兵失去領導人物,很快就被董卓收編了,開啓了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生涯,也是三國時代到來的導火線。

董卓入京後,先是收買丁原手下的呂布,幹掉了丁原,成爲了京城唯一的實權人物,繼而廢除少帝劉辯,另立獻帝劉協爲新君。同時對於敢跟自己唱反調的人毫不留情,全都成爲了他的刀下亡魂。而且,皇宮中的嬪妃、公主都淪爲了董卓的玩物。

總而言之,董卓入京後,不擇手段,倒行逆施,將皇帝及王公大臣玩弄於股掌之間,還專門修建郿塢供自己享樂。被陳壽評爲“董卓狼戾賊忍,暴虐不仁,自書契已來,殆未之有也。”

董卓的所作所爲大致與三國演義中相差不大,最後也確係死在呂布手中。不過,我們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始終會有這樣一個感覺,董卓似乎沒有什麼太大本事,搞計謀不是王允等人的對手,打仗又被孫堅打得緊急遷都,這樣一個人是怎麼在漢朝末年當上幷州牧的呢?

州牧是一州的最高行政長官,像荊州劉表,徐州陶謙等,這些人大多是靠祖輩的封蔭而得到的官職。而當我們翻開正史中董卓的傳記卻發現,董卓的地位完全是靠自己的戰功一步一步拼出來的,他靠的是實力!

《三國志·魏書·董二袁劉傳第六》記載:少好俠,嘗遊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後歸耕於野,而豪帥有來從之者,卓與俱還,殺耕牛與相宴樂。諸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贈卓。

看見沒,從少年時代開始,董卓就是個遠近聞名的俠客,武功高強,而且廣結豪傑之士,完全不是那個熒幕上的好色之徒形象。

後來,因爲董卓武藝非凡,被選進宮當了個羽林郎,相當於我們熟知的禁軍中的一員。再後來,跟着中郎將張奐去平定幽、並、涼三州的叛亂,董卓又因爲戰功當了負責守衛京城皇宮諸殿的郎中,並賞賜細絹九千匹。董卓把這些賞賜的物品全部都分給了手下官兵。

從董卓這樣的作爲來看,他完全就是一個又會打仗,又很會籠絡人心的一個人。從此之後,董卓可以說是官運亨通,先後擔任過廣武令、蜀郡北部都尉、主管西域諸民族事務的西域戊己校尉。還任過幷州刺史、河東太守,最後又召回京都,拜中郎將。

從這裏看,董卓這個人完全就是個既很會打仗,又很會當官的一個人。總的說來,各方面的水平都很高。

當然了,他在與黃巾軍的戰鬥中也喫過敗仗,被免過職,但是他的能力卻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當他進入京城的那一刻起,這個曾經叱吒疆場的人物就開始產生變化了,貪圖權力,極盡享受,睚眥必較等等,雖然以前也出現過像霍光這樣的權臣,後來又有曹操,但董卓的水平比起這兩個人無疑要差上一大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