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北宋時期,蘇軾的一首《念奴嬌》將我們帶回到三國那個激盪人心的時代。而在蘇軾的這首詞裏面,他的主角並非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而是那個雄姿英發的周瑜周公瑾。

然而,蘇軾認識的那個周瑜,似乎和我們認識的周瑜有些不同,在蘇軾眼中,周瑜是“千古風流人物”,而在我們的印象中,他似乎只是一個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的陰險小人。

當然,我們現在許多人也知道了,那個心胸狹隘的周瑜只不過是小說中的形象而已,與正史中的周瑜有着天壤之別。正史中的周瑜幾乎可以用完美來形容,可爲什麼我們今天看到的周瑜就變成了這樣一副模樣了呢?這全都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還是另有蹊蹺?

周公瑾的真實形象

在《三國志》中,陳壽對周瑜的評價極高,形容他的詞語基本上都是“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韜武略”等盛讚之詞。

周瑜出身士族,自幼與孫策交好,在孫策崛起時,幫助孫策橫掃江東,爲江東基業打下了牢固的基礎。更爲重要的是,周瑜出山的時候只有二十歲,比諸葛亮、郭嘉等人出山的年紀都小。

而在後來的赤壁之戰中,周瑜更是指揮孫劉聯軍,打破曹操,一時間,周瑜聲名大噪,讓魏軍聞風喪膽!

由此可見,周公瑾絕對是一位歷史上少有的帥才,難怪陳壽要說“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衆人之表,實奇才也。”

除了軍事能力出衆,周瑜的戰略眼光也非常人能比。赤壁之戰後,周瑜曾向孫權建議出兵攻取蜀地,消滅張魯,吞併劉璋,與曹操二分天下。只可惜,他最後病死在了巴丘。

不僅如此,周瑜還是一個舉賢任能,氣度非凡的人。像魯肅、甘寧這些東吳大才都是經過周瑜舉薦而得到重用的。

在周瑜接管東吳大權時,程普仗着自己年紀大,資歷深,不把周瑜放在眼裏。而周瑜則自降身份,始終不與他計較,後來讓程普對他十分敬佩。這就是著名“飲醇自醉”。

因而,陳壽將他比作鮑叔牙,藺相如,而且說他是“性度恢廓,大率爲得人”。由此也就知道了,《三國演義》所謂的三氣周瑜,純屬子虛烏有。

周瑜就是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人品高尚,而且他還精通音律,多才多藝,更爲重要的是他還長得帥,《三國志》記載“瑜長壯有姿貌”,這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人!

不過可惜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完美人,後來則完全變味了,甚至極盡貶斥。

歷朝歷代的演變

周瑜的形象轉變是從東晉開始的。我們知道東晉王朝是一個偏居一隅的朝廷,他們爲了維護自己的正統地位,開始在正統論上面大做文章,於是選擇了同樣偏居一隅的蜀漢作爲正統,因此作爲敵對方,周瑜的形象就不能太好。

在東晉人習鑿齒所著的《晉漢春秋》中,更是直接將周瑜、魯肅定義爲小人,可見當時對於周瑜的偏見有多深。而這種偏見僅僅是因爲周瑜是東吳陣營的一員。

此後幾百年,蜀魏的正統之爭一直沒有停過,而東吳像是被人們直接忽略了一般,似乎東吳根本不配去辯論什麼正統性。而作爲東吳的第一任大都督,人們對他的印象自然就不好了。杜牧就曾經在自己的詩句中調侃周瑜,說“東風不予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從這時起,文學作品中也開始貶低周瑜了。

到了宋朝,三國正統之爭更是愈演愈烈,最終以朱熹的“尊劉貶曹”勝出而告終。而且南宋與東晉有着同樣的遭遇,也是偏居一隅,所以蜀漢的正統性更容易得到認可。當然了,既然要尊劉,那麼無論是曹還是孫,都要遭到貶斥。周瑜也就逃不過他們的魔掌了。

宋朝以後的元明清,基本上都是遵從朱熹的理論,沒有太大的變化。這個時候的周瑜,早就已經不再完美了!

文學作品的影響

歷朝正史中,雖然對周瑜有所貶斥,但也都還有個度,更多的是在指責他的站隊問題。但在民間的演義裏面,周瑜的命運就只能用悲慘來形容了。

《三國演義》中,周瑜被定義成爲了一個心胸狹隘,嫉賢妒能之人,不過好歹承認了不少周瑜的功績,至少赤壁之戰前,周瑜還是很厲害的。只不過,羅貫中這樣寫,並不是爲了給周瑜正名,而是爲了塑造更厲害的人物形象——諸葛亮。

赤壁前,周瑜能夠百戰百勝,但是一遇到諸葛亮,就開始不斷喫癟,最後被活活給氣死了!這其實是爲了與諸葛亮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加突出諸葛亮的人物形象。

當然了,這些都是虛構的,除了三氣周瑜,草船借箭、賠了夫人又折兵、借東風等等都或多或少有些欺騙性,要麼是將周瑜的功勞分給諸葛亮,要麼直接是虛構的。

不過,《三國演義》中,周瑜的形象並不是最慘的。宋元之際有本《三分事略》更是將周瑜描寫得非常不堪:政治上鼠目寸光,爲一己私利而置國家利益不顧,軍事上看似有才,不過貌似是個人就可以打敗他,在人格上,更是好大喜功,心胸狹隘。

就這樣,一個風度翩翩,心胸豁達的儒雅才子,竟然硬生生地被說成了一個嫉賢妒能的庸碌之輩,實在可悲可嘆。

蘇軾在《東坡志林》中曾經說道,“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感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們已經按照自己的喜好來給三國分類了,他們更喜歡的是劉備,那麼東吳的周瑜自然就不被認可了!

就這樣,在各方面的影響之下,周瑜的形象一天不如一天,到了今天,許多人只記得周瑜拼命喊出的那句“既生瑜何生亮”。即便正史中早有記載,然而正史的傳播能力和影響力又哪能與那些民間作品相比?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歡迎留言討論。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