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娛樂圈的人,恐怕不會注意被娛樂節目捧紅的明星,比如黃致列。

這位活躍在湖南衛視的韓國藝人,憑藉《我是歌手》的包裝,獲得“第四季總決賽”季軍的好成績,成爲娛樂圈中的紅人,其商演價格一度飆升到每場80萬元人民幣,可謂在中國掙足了人氣,撈夠了鈔票。

按理說,人都有感恩心理。黃致列應該對捧紅自己的中國市場及中國粉絲懷着良好感情,不強求當一箇中韓文化交流的使者,至少不說中國壞話,也是做人起碼要求,對不對?

然而,這位韓星忘記了“喫水不忘挖井人”的古訓,做起了“大口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勾當。

他在韓國一家電視臺一檔訪談節目中,大噴長沙空氣的惡劣,說什麼出了機場看不到對面,連喝的水味道都不一樣等言論,爲韓國流行的“霧霾是從中國飄來的民意“而站臺。

如此糟蹋抹黑中國的生態環境,又如此迷戀中國的演藝市場,一邊調侃着他人不是,一邊又忙着掏空他人口袋。

這和甜言蜜語的竊賊有什麼不同?

黃致列如此行事,連韓國媒體都看不下去,有韓國本土娛樂圈人士批評他“參加的不是《我是歌手》,是《我是忘恩負義》。”

中國向來講究不同文化包容互通,鼓勵兼濟天下,卻反對任何人對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品頭論足、指手畫腳,更反對對中國發展的惡意貶低與敵視行爲。

來的都是客,這是主人的情懷,既來之則安之,這是客人的素質。作爲一名韓國藝人來中國發展,應遵循中國的文化傳統,遵守中國的遊戲規則。

黃致列沒有想到個人一時“亂噴”導致聲譽折損。面對中國網友的沖天怒火,以及聲聲高漲的“拉黑”呼籲,韓國明星黃致列道歉了。

且不論這個道歉是否抱有誠意,是看在錢的面子還是迫於輿論壓力,一個不注重言行的公衆人物,最終淪爲一個有爭議的明星,沒人能夠走得更遠、紅的更久。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無論中外,作爲公衆人物,都應承擔起輿論引領責任,傳播讓社會更美好的正能量。

一個藝人友愛、善良、擔當纔是贏得人心、獲得支持的舞臺通行證,言行一致、表裏如一是粉絲們的要求,也是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