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學大院

作爲不喫肉會死星人,飯桌上大魚大肉是必不可缺的,尤其紅肉——主要是指烹飪前呈紅色的肉,像是豬牛羊等牲畜的肉,反之,烹飪前後呈白色的肉,就是白肉,主要包括雞鴨鵝等禽類以及魚類。

但是,在你大快朵頤的時候,紅肉可能也正在加重你心血管的負擔,增加心臟疾病的患病風險! 這個消息對於愛喫肉的你,是不是當頭一棒呢?

紅肉導致心臟病?還是TMAO的鍋

以前,人們一般認爲紅肉中高含量的飽和脂肪酸會影響心血管健康,但現在,紅肉又有了新的罪狀——TMAO。近日,來自克利夫蘭的研究人員發現,相比喫白肉或素食的飲食方式而言,攝入紅肉會產生一種叫做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TMAO)的物質,TMAO與心臟、心血管疾病以及中風等密切相關。

TMAO算是消化作用的一種“副產品”,腸道微生物將紅肉消化分解的過程中,會產生一類前體物質TMA(三甲胺),TMA在肝臟中轉化爲TMAO。

TMAO會抑制膽固醇降解,而無法降解的膽固醇就會更多地沉積於血管壁,導致血管壁發生加厚、硬化,就是動脈粥樣硬化,進而更加容易形成血栓,最終導致心肌梗塞和中風等疾病。另外也有研究表明,TMAO可以促進血小板凝聚,進一步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險。雙管齊下,就會發生心腦血管疾病。

而且,日常攝入紅肉越多,人體內TMAO的含量也就越多,同時腎臟排出TMAO的效率也會降低。TMAO的產生量增加但排出量降低,就會顯著增加心臟疾病及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倘若停止紅肉的攝入,這一水平會回覆到正常水平。

這項研究一共招募了113名健康的成人志願者,將其分爲三組:白肉組、紅肉組、無肉組, 實驗結果表明,喫了四周紅肉的志願者體內TMAO的含量大大增加,相比較喫白肉組或者是不喫肉組,這一濃度增加了3倍,最高甚至達到了10倍。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本來腎臟對TMAO有一定的排除能力,但食用紅肉後,這一清除能力也有所下降,說明不同的飲食選擇會改變機體腎臟的功能,影響腎臟代謝廢物的能力。所幸,志願者不喫紅肉後,其血液和尿液中TMAO的含量就慢慢少了,逐步迴歸正常。

從紅肉到TMAO  腸道微生物起了什麼作用?

現在科學家已經把紅肉,TMAO和腸道微生物都拴在了一根繩上,但是紅肉進入體內究竟是如何產生TMAO的?

紅肉中富含一種稱爲肉鹼的物質,在腸道中肉鹼會被腸道菌羣反應轉化爲TMAO的前體。科學家發現,素食者和肉食者在空腹時,體內肉鹼的量基本相同,但是補充了肉鹼後,肉食者體內TMAO含量大大增加,達到素食者的20倍,說明肉食者體內的腸道微生物已經更適應於分解肉鹼,並將其最終轉化爲TMAO。

爲了進一步驗證這一想法,科研工作者讓素食者在喫飯的同時,也喫點肉鹼補充劑,持續一個月後,他們驚訝地發現,素食者體內微生物轉化合成TMAO的能力也增強了,體內TMAO含量跟肉食者基本相當。換句話說,肉鹼不僅會影響TMAO的終濃度,還會改變素食者體內腸道微生物對其的分解代謝作用。

通過這一實驗,明確了從紅肉到TMAO的轉化途徑,揭示了其背後的分子機制。那麼,知道了這些對於我們防控心血管疾病又有什麼意義呢?

防控心血管疾病 從少喫紅肉做起

“TMAO與心血管疾病有直接關聯!”看到這裏很多讀者是不是面對桌上的紅肉,感到不寒而慄,暗暗下定決心,明天開始就做一個素食者?

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紅肉除了可以提供優良的蛋白質,還富含鋅、鐵等微量元素,這都對身體大有裨益。雖然現在對紅肉的推薦攝入量需要進一步研究確定,但每天一兩紅肉還是沒啥大問題的。其實,我們對紅肉的態度,就跟對其他食材是一樣的,應該遵循過猶不及、但不可不喫的方針。

同時,血液中高濃度的TMAO有助於預測心臟病發作、中風發生乃至死亡的風險。如今, TMAO檢測也確實已經廣泛應用於臨牀之中,醫生可通過血常規檢查確定TMAO水平,從而爲病人制訂預防心臟病的個性化飲食方案。

另外,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TMAO在體內的代謝產生途徑,是否可以阻斷這一途徑來抑制TMAO的產生呢?科研工作者研發了一種新型藥物,可以阻斷肉鹼轉化成爲TMAO的微生物通路,從而降低血液中TMAO水平。在動物模型中,該藥物可以降低動脈粥樣硬化和凝血風險。雖然該藥物暫時處於動物模型的研究階段,但對於利用這一通路來防治心臟疾病,依然具有積極意義。

總而言之,雖然我們都是無肉不歡之人,但還是希望各位朋友健康爲重,遵循限量紅肉的攝入原則,豐富多樣食物的攝入,對你的心臟好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