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第二十三個節氣,每年1月5日前後,當太陽移到黃經285度時,便是小寒季節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終於到了一年裏最寒冷的日子。小寒像是黎明前最後的一絲黑暗,只待過了小寒,漫長的數九寒天就勝利在望。因爲實在是太冷了,就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大寒,冷成冰團”這樣的諺語傳下來。

我國古代將小寒分爲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爲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喜鵲在這個節氣也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了;到了三候,野雞也感到陽氣的滋長而鳴叫。

進入小寒年味漸濃,人們開始忙着寫春聯、剪窗花,趕集買年畫、彩燈、鞭炮、香火等,陸續爲春節作準備。飲食上,涮羊肉火鍋、喫糖炒栗子、烤白薯成爲小寒時尚。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調養身體的做法。‘小寒’節氣中有一項重要的民俗就是喫‘臘八粥’。”

小寒節氣最初起源於黃河流域,據說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養生。數九計數,書法描紅,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裏一種不錯的消遣冶情的養生方法。

圖片來源:熊亮

在最寒冷的時節裏,不時不食的中國人便開始尋覓各種美味的食材作爲當季滋補養生良物,羊肉、狗肉這些暖性食物也自然成爲家家戶戶餐桌上的珍饈。

南京喫菜飯|小寒喫菜飯是老南京的習俗,當地人會用糯米補中益氣,加生薑溫肺散寒,再加上南京特產矮腳黃、鹹肉片、香腸或板鴨丁,藥食雙補,美味可口,冬日裏喫完後特別暖和。

廣東糯米飯|所謂“三九補一冬”,寒冷的節氣裏面,廣東人喜歡小寒這天早上喫熱氣騰騰糯米飯,切碎的香腸和臘肉,再加上香脆可口的花生米,軟軟糯糯的米飯沾着這些鮮香的配料,不用加任何醬料,就已經是什麼誘人的美食了。

小寒時節,年味也越來越濃,寫春聯、剪窗花,趕集買年畫、彩燈、鞭炮、香火等,這些過去時期才能看到的熱鬧景象,如今是離我們越來越遠了,然而無論時代怎樣變化,對待美好節日和生活的那份期待,我們始終不曾變改。

在今人眼裏,小寒是個詩意的節日

在古代,在文人墨客心裏,

小寒又是如何一番模樣呢?

竇園醉中前後五絕句

陳與義

東風吹雨小寒生,楊柳飛花亂晚晴。

客子從今無可恨,竇家園裏有鶯聲。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几蕭條帶鶡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雲白山青萬餘裏,愁看直北是長安。

早發竹下

范成大

結束晨妝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頑。

行衝薄薄輕輕霧,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灣。

清禽百囀似迎客,正在有情無思間。

重九後風雨不止遂作小寒

陸游

菊枝欹倒不成叢,井上梧桐葉半空。

射虎南山無復夢,雨蓑煙艇伴漁翁。

逢年三九隆冬,最最值得期待的,是三五知己在寒夜裏的小聚。那橘色的燈下,或趟或坐,旁邊的紅泥小爐上,一個用了很久的鐵壺正冒着熱氣。我們大聲說,大聲笑,大口喝着熱湯,人情之暖,早已勝過冬夜之寒。

· END ·

圖源網絡|楠書房編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