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华为、小米等厂商的猛烈攻势,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进入了冬季。

iphoneXR开始对代工厂大幅度砍单,出货量也从预计的一亿台调低至7000万台,这让严重依赖苹果订单的富士康等代工厂们直接面临了危机。

苹果产业链的代工厂,富士康、伟创力去年开始无奈的着手进行裁员,对于苹果来说,手机销量的下降还可以通过软件服务的收入来拟补,而代工厂能选择的只有降低成本一条路。

富士康早在去年开始,已着手对越南进行考察,洽谈在河内建立苹果手机代工厂的可行性。

而作为苹果第二大代工厂的昌硕,已经从去年11月开始拆除iphoneXR在上海工厂的生产线,工厂的大部门员工已经无班可加,部分闲置时间较长的工人选择了主动离开。

动作最为迅速的是和硕,他们已经计划在今年4月份开始在印尼运营新的iphone代工厂。

为了赶上这个时间进度,和硕选择在巴淡岛经济区内租用现成的厂房,并投入3亿美元加快进度。

苹果公司的订单占据了和硕供货的70%,如果失去苹果,对和硕的冲击是致命的,所以他们也是向东南亚迁移最为积极的厂商。

印尼当地负责人表示:和硕初始投资已经到位4000万美元,后续将建设一家大型制造工厂,该地区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完全能满足和硕的需求。

和硕也坚定的认为代工厂向东南亚的迁移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截止到目前,掌握苹果30%代工订单的和硕主要的生产力量都集中在中国,未来的计划是迁移到印尼、印度和越南,这一举措给和硕多达十余万的员工带来了担忧,离开故土显然不是他们希望的结果。

苹果产业链的迁移,除了代工厂对成本的考虑,也掺杂着苹果公司自己的想法。

目前为止,在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苹果只有一个代工合作工厂--纬创资通,而产出的只有苹果公司的低端产品。

虽然富士康在东南亚已经建立了生产基地,但是并没有和苹果公司进行合作,对于产能全球平均分配的考虑,也让苹果公司开始督促他的合作伙伴们转移产能。

为了不失去最重要的订单,富士康已经开始抓紧转移的前期准备

在越南,富士康开始将已有的工厂进行整合,为扩建做准备;在印度,一方面向子公司注资2.135亿美元,一方面已开始着手收购土地。

但是根据富士康内部人士表示,他们实际不希望将产能转移进程加快。

除了中国,其他地区并不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尤其是很多意向国家基础设施薄弱,政府违约现象十分普遍,让他们的投资充满了风险。

意外的收获,华为的新订单能否让富士康重启生机

在富士康裁员新闻热潮还没有消褪之时,事情却悄然发生了转机。

在富士康郑州基地,停止裁员,扩招5万人的消息已传遍大街小巷。

当地员工说:是华为的订单挽救了富士康。现在所有的岗位都在招人,不止是郑州,深圳、太原、杭州都在进行招聘。

对此消息,富士康表示不会对任何单一客户和产品发表评论,这和当时同其确认是否损失苹果订单的回复如出一辙。

在苹果手机销量大幅下降已成既成事实之时,富士康从2月11日开始的招聘计划扩容已经证明,富士康迎来了一个新的大订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