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其创造人克罗克发现,经营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部门经理习惯于躺在舒适的椅背上对下属指手画脚,把许多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

于是克罗克想出一个“绝招”:将所有的经理椅子靠背锯掉。经理们被迫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扭亏转盈。这种经典高效的管理方法,被称为“走动式管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指高管经常走动于各个部门之间,了解各级员工的工作情况,多和他们沟通、鼓励他们,更好地了解每个部门和员工以更有效地决策。

然而,经典的“走动式管理”也会产生不少副作用,如工作效率降低、影响工作流程等。那么,如何有效地运用这种管理方式改善公司运营,同时又能规避这种方式的弊端呢?

经常与员工情感交流

管理者经常到员工中去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既能贴近员工、认识员工、了解员工,又能体察民情、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还能很自然地把自己的工作理念和专业技能灌输给员工。

这样可以缩短与员工的距离,使员工深知领导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他们工作起来自然会积极主动、充满热情。正如有些员工所说:“领导把我们当成宝,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这就是走动式管理产生的情感交流作用。

留意每个细节,提醒员工注意节俭

在走动式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努力留意每个细节,不断提醒员工注意节俭,这对防止利润损失和成本上涨有很好的作用。作为管理者,不需要事必躬亲,但一定要明察秋毫,要在细节问题上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为员工做一个好榜样,使大家树立细节意识,这样才能把管理工作做好,把企业的效益抓上去。

及时发现问题,帮员工纠正错误

管理者都想追求较好的管理绩效,而走动式管理便有助于实现这个绩效目标。因为管理者在走动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纠正员工的错误,增强员工的办事能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对员工会产生很好的协助作用,因此走动式管理实则是一种指导性管理。

发现人才,做到人尽其用

走动式管理是对下属的一种考核,下属工作业绩如何,管理者只有去一线看一看才知道,而当下属知道上司会经常走动,自然不敢怠慢工作,而是努力把事情做好,接受上司的考核。

另外,走动式管理便于在一线发现人才,让其发挥自己的才华,证明自己的价值。这充分体现了任人唯贤的“以人为本”精神,有助于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追踪任务进度和问题改善情况

走动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追踪任务执行进度和问题改善情况,因为这种管理模式便于管理者及时了解并掌握企业经营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发展策略,随时解决一线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管理者通过走入市场、拜访客户,必然会发现一些问题,然后及时加以改善。由于很多问题不是一次就能解决掉的,这就要求管理者安排人对这些问题进行追踪处理,同时明确完成的时间进度。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要适时追踪任务改善的进程,让下属学会自我追踪。

巧妙规避走动式管理弊端

面临“走动式管理”的一些弊端,如很多人常谈的会出现越级现象从而影响正常工作流程,如果信息畅通的话,高管在“走动”前已经对信息了解的话,应该会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针对性地作一些检查和指导,不会出现影响正常的工作流程,除非是信息掌握的不及时、不全面,或者不按程序做事。

第二个较普遍的问题就是“走动”时上级会打扰下属的工作,降低工作效率。走动式管理,应该是以不打扰下属正常的工作为前提,并且最好是悄悄进行。对企业操作中各流程及环节进行记录观察,了解员工精神状态,倾听员工的心声,从各细节中了解企业现在所处状况。然后再回到管理职位上来,作出制度政策乃至战略的调整。而不能仅仅将走动式管理,只当成一种监控下属的一种手段。

其实管理者更应该与员工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是他个人目标激励着他在努力工作:也许是为了钱,也许是为了获得工作成就感,也许是为了可以让家里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都能有助于管理者在管理的时候,更有效地达成一致。

如有不同见解或疑问请在下方评论,或点击关注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感兴趣的还可关注公众号ppsjw959 进行留言投稿,你将有机会成为头条人物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