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家統計局舉行新聞發佈會,據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5月份中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生產需求基本平穩,就業持續向好,物價漲勢溫和,供求結構和企業效益不斷改善,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綜觀中國經濟當下發展態勢,我們“意外”地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以一線城市爲中心,逐漸向外輻射,二三線城市的經濟拓展、規劃建設乃至整體市場驅動都呈現一片大好形勢。二三線城市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從近年到未來幾年,將奏響新一輪跨越發展號角。

(意境圖)

雄安新區爲鑑 城市外拓、同城規劃大力推進

2017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樣的優化結構,使得城市的界限漸漸消失,以往所謂的三環四環概念也將逐步瓦解,未來北京的藍圖由此更加擴展。可以說,雄安新區的設立,不僅僅是爲首都設立了一個副中心,更是爲其他大型城市的發展樹立了一個樣本——同城化將會打破傳統地域界限,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使自身也獲取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以雄安新區爲鑑,成都這個“國家中心城市”未來的發展路徑也越來越明顯。將成都作爲中心,輻射周圍,將會有更多的機遇呈現在眼前。事實上,成都周邊許多城市也正在以成都衛星城市的身份發光發亮,簡陽、德陽、遂寧、綿陽等,倚靠成都大都市圈的東風正迅速崛起,吸引着居住者及投資客的目光。

(雄安新區實景圖)

對成都的城市發展格局而言,十年前,城市的中心在天府廣場;但隨後,高新區、天府新區,一個個城市新中心不斷的出現。而隨着同城化的推進,新中心將不僅僅侷限於一個城市,更多區域新中心將湧現,城市由單體發展轉變爲羣體發展是必然趨勢。同城化改變了城市的地緣格局和地段價值,城際連接地帶,將充當同城化的橋頭堡,區域價值將變得炙手可熱。

以德陽爲例,去年5月,成都市政府與德陽市政府就“推動成德一體化發展”簽訂合作備忘錄,同時就具體合作領域簽署合作協議,正式向外宣告“成德同城化”的時代來臨。以成都主城區爲核心,南有天府新區、北有德陽新城的“一核兩中心”的發展格局將是未來最重要的發展方向。

二三線城市擎動發展 成德同城迎來新一輪機遇

事實上,德陽與成都一直堅持“雙城共振”模式,把德陽經開區作爲成德同城化橋頭堡進行優勢互補,催生城市價值“裂變”。

(德陽經開區實景圖)

在城市建設方面,德陽經開區對標成都天府新區、重慶兩江新區等先進地區,不斷對城市的規劃、功能、空間結構、產業佈局等進行優化調整,強化城市特色、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創造優良人居環境。同時規劃形成規劃形成“一湖兩江、兩城四區”的城市空間結構。

同時,德陽經開區還實施高鐵南站、汽車南站、八角鋼廠、武家山、旌南湖、柳梢堰、棚戶區改造“七大組團”200億元的新區建設項目,增強新區承載力、集聚力和吸引力。

這些建設內容不僅僅是昭示着德陽不斷強化自身的決心與信心,更是在不斷強化成德經濟帶,夯實其在成都平原的重要發展地位。而對於在川發展的企業及個人來說,更昭示着新一輪的機遇已經展現在了眼前。

承接成都北中軸 領航發展千億新城

從生態佈局上來說,德陽經開區臨山靠湖,着力打造成都的“後花園”。新區融合山水田林特色要素,深化“一芯兩核、三帶多點”的生態空間設計,未來將形成以中央公園、特色街區爲依託,燈光夜景、景觀小品爲點綴,藍綠交融、湖城相應的空間意象。

從城市功能配套上來說,實際每一個經開區都存在這樣的弱項——經濟實力雄厚,但相關公共服務配套並非十分完善。德陽經開區乘着成德同城的東風,提出了實施高鐵南站、汽車南站、八角鋼廠、武家山、旌南湖、柳梢堰、棚戶區改造“七大組團”200億元的新區建設項目,以期增強新區承載力、集聚力和吸引力。

據悉,經開區還大力引進教育、醫療等相關居住配套,目前已有天立國際學校等高端教育資源在德陽落地生根,同時德陽還將全面提檔升級轄區醫院,引進優質醫療資源,建設集臨牀服務、醫療教育、醫學科研和成果轉化爲一體的醫療綜合體,打造15分鐘基層醫療服務圈。

(旌南湖效果圖)

從產業上說,德陽經開區始終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爲發展理念,以打造德陽市全面創新改革的示範區、開放合作的先行區、高端產業集聚發展的引領區、宜業宜商宜居的現代化產業新城爲目標,全力建設德陽經濟發展的新高地和城市建設的未來版,未來將建設成爲引領城市創新發展的一座“千億產業新城”。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德陽經開區不僅是德陽乃至全國的製造產業高地,更是宜居、宜業、宜商的好地方。正因爲有以上措施的逐步發酵,德陽經開區的價值也會愈加凸顯。

(德陽經開區全景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