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徽:貧困生認定不再需要街道蓋章 嚴禁讓學生當衆訴苦

來源: 安徽網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貧困生如何認定?是依靠貧困證明還是學生自述比慘?近年來,隨着學生資助制度的不斷健全,貧困生認定也成爲熱點話題。近日,《安徽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出臺,明確提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要堅持公開透明與保護隱私相結合,嚴禁讓學生當衆訴苦、比困。

根據《實施辦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依據包括家庭經濟因素、特殊羣體因素、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因素、突發狀況因素、學生消費因素等。學生消費因素主要指學生消費的金額、結構等是否合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原則上每學年進行一次。

和以往相比,新政最大的改革就是取消證明材料蓋章。《實施辦法》取消了學生申請資助時需由家庭所在地鄉、鎮或街道民政部門對學生家庭經濟情況予以證明的環節,改爲學生本人(或監護人)書面承諾。其次更注重學生隱私保護。《實施辦法》明確要尊重和保護學生隱私,嚴禁讓學生當衆訴苦、互相比困;學校公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的名單及檔次時,嚴禁涉及學生個人敏感信息及隱私,不得將學生身份證件號碼、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出生日期等個人敏感信息進行公示。

同時強化特殊羣體因素,將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學生、特困供養學生、孤殘學生、烈士子女、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及殘疾人子女等學生信息全部納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據庫。

學生的情況也要如實反映,學校要加強學生的誠信教育,要求學生或監護人如實提供家庭經濟情況,並及時告知家庭經濟變化情況。如發現有惡意提供虛假信息的情況,一經覈實,學校要及時取消學生的認定資格和已獲得的相關資助,並追回資助資金。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曉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