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位媽媽在社交平臺的一段話,引起了不小爭議,而議論的焦點便是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海的女兒》:

數千轉發評論裏,支持與反對者都有。

支持她的人也認爲小人魚的形象太“戀愛腦”,而且充滿了男性對女性的刻板想象:女孩總是柔弱的、被動的、犧牲奉獻的……

而反對這種說法的人則認爲,爲愛獻身怎麼了?什麼時候已經開始流行貶低愛情了?更何況,小孩子需要涉獵多種維度的文本,才能豐富人生啓蒙……

暫且不論育兒理念,《海的女兒》的故事真的是男權視角、暗示了性別刻板印象和男女地位不平等嗎?當代兒童,尤其是小女孩,還應該閱讀這個童話嗎?

迪士尼動畫《小人魚》劇照

安徒生的《海的女兒》原名爲《小人魚》,是世界上流傳度最廣的童話故事之一。大多數人應該都知道它的故事情節:

海底公主小人魚爲了追求愛情與不死的靈魂,放棄了原本自由自在的生活、三百年長壽的生命,以及美妙的歌喉,讓巫婆把自己魚尾變成人腿。當這份愛情破滅無望時,她轉身跳入海中,化成了泡沫。

這篇童話創作發表於1836-1837年。不同於格林童話直接取材於民間傳說,《海的女兒》的文本是安徒生原創的,不過他也採用了很多現有元素,尤其是人魚這種傳說生物。從塞壬神話,到安徒生自己在1833年創作的詩劇《愛格納特與人魚》(一個女性人類與男性人魚的故事),人魚與人類之間跨種族的“禁忌之戀”在文學創作中並不罕見。

容易被很多簡寫版讀物省略的是,在《海的女兒》原作裏,愛情不是最重大的主題。小人魚對人類不滅靈魂的追求貫穿了故事始終。

在原著裏,據小人魚的老祖母說:“我們(人魚)可以活到三百歲,不過當我們在這兒的生命結束的時候,我們就變成了水上的泡沫。相反地,人類有一個靈魂;它永遠活着,即使身體化爲塵土,它仍是活着的。它升向晴朗的天空,一直升向那些閃耀着的星星!正如我們升到水面、看到人間的世界一樣,他們升向那些神祕的、華麗的、我們永遠不會看見的地方。“

這一番言語讓小人魚無比渴望變成人,以獲得永恆的靈魂,而她身爲人魚,“只有當一個人愛你、把你當做比他父母還要親切的人的時候;只有當他把他全部的思想和愛情都放在你身上的時候;只有當他讓牧師把他的右手放在你的手裏、答應現在和將來永遠對你忠誠的時候,他的靈魂纔會轉移到你的身上去。”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堅定了小人魚的決心:“我要犧牲一切來爭取他和一個不滅的靈魂。”

其實這一設定也並非安徒生原創。歐洲向來有關於水精靈Undine的傳說。據說Undine本身沒有靈魂,但能透過與男性結合及孕育子女的手段獲取靈魂。

這種傳說大概會讓現代女權主義者們嗤之以鼻,至少在安徒生的通信中,他表示自己不喜歡“通過結婚來獲取永恆靈魂”這種設定,於是他把小人魚的結局寫成了一個悲劇——她沒能成功通過愛情獲得不朽靈魂。不過,當她從海上泡沫中上升,飛向天空成爲“天空的女兒”後,她有了另一種選擇:做三百年的好事,可以讓自己的靈魂永恆。

原著的種種設置,其實已經讓小人魚的故事從愛情至上的觀念中脫離出來。與其指責這篇童話矮化女性、以男性爲尊,倒不如詬病結尾基督式道德說教意味過於濃重,減損了文學本身的感染力。

人魚雕像是哥本哈根的地標景點

對《海的女兒》進行文本解析,很容易看出其中的二元對立結構(例如海底/岸上、人魚/人類、孩子/成年),與以尾換足處的閹割隱喻。在故事裏,雖然小人魚的父親是海王,但幾乎沒有任何存在感,反而是她的祖母擔當了導師角色,是她的姐妹們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女性角色的作用和力量顯而易見。與此相對的是岸上王子所代表的人類社會,往往被解讀爲白人男權社會。而小人魚上岸的經歷,正是邊緣羣體爲了過渡到主流羣體,不得不經歷陣痛(每走一步如同踩在刀尖上)、自我閹割(失去尾巴),以及喪失話語權(失去聲音)。

安徒生這番設定,未必有考慮到性別問題,邊緣羣體也未必象徵男權社會中的女性羣體。小人魚是安徒生自傳性質的角色,由於作家出身農家,創作的童話故事卻主要由受過教育的上層階級消費,在貴族圈層中的處境正如同人魚上岸般掙扎不適。

安徒生

另外,更有研究安徒生的學者指出,小人魚在戀情中的失意,正是安徒生的自身體驗。《海的女兒》實際上是他寫給同性好友Edvard Collin的“情書”。在聽聞Collin訂婚的消息後,安徒生寫了一封信給他,直抒愛意,不過被對方拒絕了。隨後,安徒生將完成的《海的女兒》寄給了Collin,這個故事裏還揉雜了他情書的內容。

安徒生曾對一位友人坦白:在這個故事中,他對筆下的角色們傾注了特別的同情與共鳴,爲之或哭或笑。可能也正因爲如此,《海的女兒》等故事一經出版,安徒生名聲大振。1837年,這篇故事雖然被放在給孩子的童話集裏出版,他特意在前言寫道:《海的女兒》的深層涵義只有成年人才能讀懂。

這一段夭折的戀情,給了童話裏的小人魚“失語”的另一層解釋:無法公開的同性愛——在19世紀30年代的歐洲,同性運動雖然已處於萌芽階段,但同性戀仍未被廣泛接受或法律承認。在此時代背景下,人魚換尾被解讀出跨性別的意味:閹割/交換下半身,纔有資格去追求愛情。

迪士尼動畫《小人魚》劇照

在原著童話之後,《海的女兒》的諸多演繹作品最廣爲人知的便是迪士尼的動畫電影《小美人魚》。這部動畫的創作背景是20世紀80年代,距離原著出版百年,女權主義迎來了第三次浪潮。迪士尼的女主角設定當然也要與時俱進。

首先,小人魚被取名爲Ariel。在安徒生筆下,小人魚“皮膚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藍色的,像最深的湖水”。她滿心好奇與想法,安靜而孤獨,顯得有些不合羣的奇怪。而迪斯尼則塑造了一個更加開朗歡快女主角,影評人評價她爲“足智多謀,思想獨立,甚至任性、貪得無厭,充滿活力的年輕女性”。

迪士尼動畫《小人魚》劇照

在情節方面,動畫電影也對原著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悲劇轉變成俗套的大團圓結局:Ariel在父親和王子的幫助下,打敗了代表邪惡的女巫,和王子喜結連理。這一安排反而讓故事在性別結構中迴歸傳統,略顯窘迫。

值得一提的是,在動畫中,小人魚爲了變成人類去拜訪女巫時,女巫唱了《poor unfortunate souls(可憐不幸的靈魂)》這首歌,歌中對小人魚失去聲音一事展開了另一種解讀:

“那裏的男人們不喜歡多嘴的人

他們討厭長舌婦

在陸地上,不說話的女人更受歡迎

而且,親愛的,整天說些孩子話有什麼用?……

唯有保持沉默才能贏得男人的心”


女巫教給Ariel關於人類社會的性別意識,也就是“女人不需要與男人交談,用身體語言更好”。當然,聯繫原著情節不難發現這是反諷:一段缺乏溝通的關係是註定失敗的。

迪士尼動畫《白雪公主》劇照

歷史學家Mircea Eliade認爲,神話作爲某一族羣的“真實”歷史敘述,是人類行爲的典範,發揮着重要的功能。寓言和童話同樣如此。從人們幼年接觸童話讀本時開始,這些故事已經在他們身上留下痕跡。

孩童時候接觸《海的女兒》,也許只懵懵懂懂地記得,這是個不求回報的悲傷的愛情故事,也第一次意識到,原來世事不會盡如人意,童話的結局並不總是皆大歡喜;

長大後重讀《海的女兒》,可能會欣賞小人魚的好奇心與思考能力,理解她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蠢蠢欲動,爲她鼓起勇氣出走、堅定追尋目標而叫好,又爲她在善惡愛恨之間的抉擇而感動。

《海的女兒》有閱讀價值嗎?大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角度。小人魚對現在的小女孩是否有積極影響,這類爭議在國內外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人們當然可以選擇不再讀這個故事,另選其他的優秀作品與家人分享。

只不過,很多人對這個童話的認識,可能還停留在各種改編、簡寫版本上,錯過了原著中很多豐富的細節,對安徒生其人的認知更是模糊。若是因爲誤讀而遺漏一些好作品,未免有些可惜。

END

參考資料:

Modern Mermaids: How Did Feminism Influence Disney's Little Mermaid? poulakose

The Bisexual Mermaid: Andersen’s fairy tale as an allegory of the biromantic sexual outsider,Martine Mussies

文 | 瑪瑪哈哈

圖 | 網絡

知識 | 思想 鳳 凰 讀 書 文學 | 趣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