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爲耳尖上都有一對天線,所以獰貓一度被認爲是猞猁的近親。亞洲獰貓的體色相較於非洲的更淺一些。

大家對於“貓有九條命”這一帶着神祕色彩的說法都不陌生吧?會有此說,當然與貓從很高的地方落下,卻往往能四肢着地毫髮無傷有關。BBC做過一期名爲《Life in the Air》的節目,其中有一組慢鏡頭揭示了貓是如何克服萬有引力,以四肢着地的:

圖片:《Lifein the Air》

貓憑藉着靈活的脊柱,在空中彎曲旋轉身體,從一開始的面朝天空輕鬆轉變成面朝大地,最後微屈四肢,做好着地姿勢並最終四肢落地。

兩套旋轉動作的疊加。圖片:reddit

視頻中做出這一系列教科書式的動作、身姿矯健的貓科動物,便是獰貓。

自帶天線的貓貓

獰貓(Caracal caracal)是一種中等體型的貓科動物,廣泛分佈於除撒哈拉沙漠和納米布沙漠以外的非洲、西亞以及亞洲的西南部(如土庫曼斯坦、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地區)。雄性的體型明顯大於雌性,非洲分佈的個體也明顯大於亞洲分佈的個體。

南非某國家公園內的獰貓。圖片:Leo za1 / wikimedia

獰貓體型苗條,四肢長而有力,毛皮一般爲赤褐色、褐色、淺褐色,也有少數黑色的個體。亞洲獰貓的體色相較於非洲的更淺一些。獰貓最顯著的特徵是它頭頂那豎立着的尖尖長耳,耳背是黑色的,它的英文名(caracal)是由土耳其語(karakulak)變化而來,kara是黑色,karakulak一詞的意思就是黑色的耳朵。它的黑耳耳尖上還長着有黑色長毛,看起來像天線一樣,也正是這一特徵,會被人誤認爲是猞猁。

但其實它與猞猁的不同處頗多,通過外觀一看就能加以區別。獰貓的耳朵背面基本是黑色,頭部及身體的顏色較爲單一,面部有少數黑色條紋,看起來更像貓;猞猁的耳朵背面有白色毛髮,頭部及身體有豹紋式的毛皮,下巴還有白色長毛,單看面部更像虎。可以通過對比,較爲直觀地瞭解:

獰貓。圖片:animamia.jp

猞猁。圖片:free-photos.gatag.net

因爲耳尖上都有一對天線,所以獰貓一度被認爲是猞猁的近親。但後來通過基因學研究發現,獰貓與猞猁的關係並不近,它與藪貓以及非洲金貓的基因關係更爲接近,這三種貓科動物同屬獰貓譜系。化石證據顯示一千萬前至八百萬年前之間,這個譜系的先祖跨過比如今水位低了60米的南紅海區,從阿拉伯半島來到了非洲。藪貓是獰貓譜系中最原始的,獰貓和非洲金貓則大約在5500萬年前才分化出來;非洲金貓一直都待在非洲,獰貓中有一部分回到了亞洲。

獰貓的祖先從亞洲來到非洲,部分後代又回到了亞洲。圖片:Louise Joubert / wikimedia

獰貓耳尖上的天線,並非始終高高豎起,而是隨着年齡增加,漸漸地垂成小蘿莉頭上的雙馬尾。

就,一毛一樣嘛。圖片:Pinterest & Zerochan

會跳高,會隱藏!

獰貓與藪貓一樣,都是捕獵高手。它主要棲息於乾燥貧瘠的區域,靠獵物體內的水分就能滿足自身對水分的需求,適應性很強。從沙漠邊緣、海岸線邊的灌木叢、半乾林地,到巖礫地,甚至較高海拔(2500米)的山林,均有它們出現的記錄。

獰貓主要以小型齧齒類、野兔和鳥類爲食。對於控制乾旱地區的小型齧齒類數量,獰貓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這些地區的獵物並不豐沛,所以每一次的捕獵機會就變得難能可貴。

體型中等的貓科動物,獵物就是較小的齧齒類、野兔等等。圖片:Natural History

獰貓是貓科動物中捕獵的一把好手。它的耳朵上的天線可不僅僅是好看的裝飾,而且能幫助收集獵物發出的聲響,感知獵物的方位和距離;它的四肢肌肉強壯有力,爲每次出擊提供了驚人的彈跳力,讓它可以輕鬆跳到2米高處捕捉空中的鳥類。除此之外,它也會捕捉其它小型生物比如蜥蜴與昆蟲,偶爾會攻擊較大的動物比如瞪羚和野羊,同時還能夠容忍食腐。

獰貓抓鳥。圖片:YouTube

獰貓是夜行性的動物,一般在日落之後日出之前活動,白天則隱匿於灌木叢或者巖洞裏休息,氣溫較低時也會在白天活動。它也是躲藏的一把好手,行走悄無聲息,還會利用各種遮蔽物,甚至利用身體的顏色、貼地趴平,來隱藏自己的身姿,從而免於被獵物發現。

一隻獰貓從兩隻鬣狗的爪下護食。圖片:YouTube

獰貓的壽命在貓科動物中算較長的,有15~20年。與藪貓一樣,它大多數時候都是獨行俠,雄性和雌性都會劃分自己的領地。亞洲的獰貓跟非洲的獰貓相比領地往往更大,雄性超過200平方公里,雌性超過50平方公里。它每天都會步行一段距離——有可能長達20公里——來覓食並巡視自己的領土。

三隻未成年獰貓。圖片:Marion Vollborn / BIA / mindenpictures

能不能在家養?不能!

因爲獰貓較容易被人馴化,在西亞的一些國家比如伊朗,被當做獵貓。外型優美、身手矯健,還能幫你打獵,看到這裏,大家是不是又萌生了想養一隻做寵物的念頭了呢?更何況小時候的獰貓,擁有萌得你心肝亂顫的柔軟外貌。但要知道的是,獰貓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保護,亞洲的種羣屬於附錄Ⅰ,非洲的種羣屬於附錄Ⅱ,在中國禁止私人飼養。

小獰貓特別萌?我知道啊,但是,萌就要佔爲己有麼?圖片:zooborns.com

IUCN對於獰貓的評級是無危,因爲獰貓的數量在南非尚存較多。但人類的土地開發,使部分獰貓失去了棲息地。並且,獰貓與人類的衝突也導致了部分個體的死亡。爲了保護自己圈養的家禽家畜,農場主會殺死上門來偷捕的獰貓。人與獰貓的和平共存問題在獰貓的棲息地上日益凸顯。除此之外,還有寵物黑市、動物毛皮交易,威脅着野生獰貓的生存。

哪裏可以安全生活呢?圖片:Pinterest

看到可愛的動物,在萌生將其圈養、佔爲己有的念頭之前,請先思考:

法律允不允許我養它?

我家的環境適不適合它生活?

我有沒有能力在養好自己的同時照顧它?

法律不允許養,而且你家裏也沒有草原。圖片:Marion Vollborn / mindenpictures

其實,我們能夠選擇的寵物種類已經相當豐富了,何苦不斷地伸長雙手向自然一再索求呢?大自然中的每種動物都有着自己的生態位,對生態平衡不斷髮揮着作用。我們,應當將自然的美留存在自然中。

本文來自物種日曆作者@開水族館的生物男。

你可能錯過的精彩內容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