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我跟着一隻貉[hé]在上海閔行的小區裏遊蕩。起初,我的想法是遠遠觀察一下貉的覓食行爲,可事情的發展超出了我的預料。

逐漸熟悉我之後,這隻貉突然停下來,回頭打量我。我不敢動,而它直接屁股一扭,徑直走到我身前兩米左右的地方坐了下來。它先是歪着腦袋觀察了一陣不知所措的我,然後抬起頭,對着夜空一陣嗅聞。再然後,它低下頭不管不顧地撓起了癢癢,動作和聲音豪邁。

深夜突然轉過身打量我的貉。圖片:王放

我不知道它要幹什麼,也不敢問,也不敢幫忙。電光火石間,我的腦子裏面冒出來很多奇怪的念頭。這些念頭中,有的有關貉的生物學特性,比如“原來貉有點像卸了妝的浣熊”、“大黑鼻頭是從狗獾那裏偷的?”;還有一些則有關貉(狸貓)的各種奇怪傳說——傳說中的撒沙狸喜歡躲在荒僻的山路旁朝人撒沙子,倒吊狸喜歡在夜間掛在樹上嚇唬行人,偷酒狸總是喝得醉醺醺的,剃頭狸喜歡剃人頭髮……

實在是個美好的夜晚。一大堆念頭混雜在我的腦海裏,讓人多少有點緊張也有點興奮。

貉走到我跟前,自顧自地撓了癢癢。圖片:王放

不是浣熊,也不是土“狗”子

作爲犬科貉屬現存的唯一物種,貉的長相既有趣、又奇怪。貉的英文名字叫做 raccoon dog,直譯過來是“浣熊狗”。實際上,浣熊與貉的外貌差異比較明顯:浣熊的尾巴有明顯環紋,而貉的尾巴一般通體一色;浣熊的前爪是小手一樣能抓握的五指,而貉的爪子就跟狗爪子差不多。

都是大寬臉,不過貉比浣熊更“野獸”一些。圖片:孫曉東

此外,從整體上看,這兩種動物其實都帶有讓人一目瞭然的原產地特色——原產美洲的浣熊更像是一個可愛中透着無賴、真誠中透着猥瑣的大毛絨玩具;而在東亞土生土長的貉身上,則保留了更多的野獸模樣,敏感、機警而又羞怯。

浣熊看上去天真無賴,貉則顯得溫柔羞怯。圖片:walkingmountains.org;孫曉東

除了有點像浣熊,其實我在黑暗中觀察貉的時候,總覺得它還和其他很多動物有相似之處,實在是不折不扣的“四不像”。比如它的側臉像狐狸、正臉像狗,在草叢之中鑽來鑽去的身影又彷彿是狗獾、豪豬和刺蝟的組合。

也難怪,從分類上看,貉處於犬科系統發生樹靠近底層的位置,代表了犬科動物一類獨特的演化方向。比如它們的裂齒*和犬齒個頭都不大,臼齒還比較平,這就暴露了它們在演化過程中的核心指導思想——和虎豹豺狼這些兇殘的肉食動物競爭太激烈,不如更靈活一點,誰的生活方式都可以適應一下,反而更加穩妥。

*傳統食肉動物的裂齒比其他臼齒要大,而且較爲尖銳,適合撕咬獵物。

貉的側影,藏着、、鼬獾、等很多動物的樣子。圖片:王放

會變身的狸貓

爲什麼長相“四不像”的貉,會成爲人們口中的狸貓妖怪呢?我猜這些志怪傳說的由來,很可能與貉的生活習性有關。貉是晝伏夜出的動物,其屬名 Nyctereutes 就是希臘語夜晚(nukt)和遊蕩者(ereutēs)的組合。

小區裏面的貉安靜、機警,居民遛的狗都往往難以發現它們。圖片:王放

在夜晚,充滿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貉可能會半夜摸黑,進入村莊找食物喫。如果是浣熊進入人居,牆壁和夾層會被掏得千瘡百孔,人們必然會意識到家裏進了強盜。可是貉不一樣,溫和又羞怯的貉會研究下水管道、閣樓入口或者門把手,找到既可以安全進出民舍,又不會發出聲音引人警覺的方式,配偶間還會互相幫助。

因此,時間長了,人們發現家裏物件神祕丟失,卻又只能偶爾見到一點點貉的蛛絲馬跡,就自然而然給貉披上了可以變身的神祕外衣。

半夜在上海居民區遊蕩的貉。圖片:王放

實際上我總覺得,有關貉的各種傳說聽起來怪誕,卻實實在在地藏着這個物種的祕密。比如傳說中的貉“變身”,實際上真真切切地發生在我身邊——

上海青浦的一個小區旁有條河,貉會鑽到水裏變成游泳健將,精於撈魚摸蝦;金山區的貉棲息地旁邊有不少丘陵灌叢,貉們展示出掘土、跳躍和捕捉青蛙的驚人技巧;而到了城市之中,它們會迅速學習小區和公路的設計,在人類世界的夾縫之中繁衍生息。這樣的變身能力背後,是它們在棲息地、捕食行爲、消化能力等各個方面對於環境極強的適應性。

被貉捕獵的夜鷺幼鳥。圖片:孫曉東

可愛的代價

貉的歷史分佈曾經非常廣泛。五個亞種之中,韓國亞種 N. p. koreensis 分佈於朝鮮半島,西南亞種 N. p. orestes 分佈於中國雲南,日本亞種 N. p. viverrinus 分佈於日本,東北亞種 N. p. ussuriensis 分佈於中國東北、俄羅斯和朝鮮半島,指名亞種 N. p. procyonoides 分佈於中國華北、華中、華東、華南的大部分地區。

分佈區覆蓋瞭如此廣闊的地理範圍,因此不同亞種之間在體型、毛色、行爲都會存在顯著的區別,比如爲了抵禦冬天的寒冷,地處北方的貉亞種都胖胖的,形態上可愛很多。

日本亞種(左)和指名亞種(右),這也算是變身吧。圖片:mnn.com;王放

無論哪個地區,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關於貉的神神鬼鬼的傳說。有趣的是,儘管在傳說中貉是一個欺負人類的妖怪,可如果仔細研究貉的各種“惡行”,我們會突然發現,這些所謂的惡行,其實都是幽默又無傷大雅的玩笑,比如撒點沙子、剃個頭發、偷點酒喝,誰會真正在意呢?

然而人類對貉,卻沒有這麼無傷大雅,甚至越“可愛”的貉,就承受着越慘痛的代價。今天,產地北方的貉被大量作爲皮毛獸被關進養殖場。目前,中國野外有多少隻貉完全沒有數據,但卻有約1500萬隻養殖貉被關在籠舍中等待剝皮。曾經在網上引起巨大爭議的國內“活剝浣熊皮”視頻,其實主角就是可憐的養殖貉。

養貉場籠舍中擠在一起的貉。圖片:furfreealliance.com

城市荒野,貉以爲家

儘管貉的野外種羣數量很可能處於急劇的下降之中,不過城市曾經給了中國貉一個短暫喘息的空間。在上海、南京,貉通過取食人類丟棄的生活垃圾,尋找到了更簡便易得的食物來源。它們的藏身環境也從洞穴和樹根,變成了居民別墅陽臺下面的裂縫、牆體的空隙、儲藏室、橋墩的裂縫、煤氣管道、廢棄的下水道等等。

小區居民樓的通風口,等待夜幕降臨外出覓食的貉。圖片:王放

然而,因爲城市居民並不瞭解貉,因此人們對貉的態度中,有時會夾雜着恐懼和仇恨。我們親眼目睹在有些小區,居民因爲害怕貉傳播瘟疫而要求物業殺死貉;我們聽說一個社區,有居民把繁殖期間的整個貉家庭用水泥封死在底下;我們在夜間來到一些小區,發現野生貉因爲小區濫用殺蟲劑和毒鼠藥而中毒死亡。

更多的困難來自於城市整體發展規劃——水泥固化的陡峭堤岸會讓貉溺亡,整齊劃一的草坪讓貉無法覓食,大量的流浪貓狗不斷把傳染病傳遞給野生貉。所以在這樣的城市變化面前,擁有再強大的變身能力,可能都無濟於事。

下水道和一些落葉,就可以讓貉哺育自己的家庭。圖片:孫曉東

日本著名的動畫工作室吉卜力出品過一部叫做《平成狸合戰》的動畫電影,講的是東京一羣快樂的貉(狸貓),由於人類不斷擴建住宅區而面臨生存危機。爲了活下去,它們決定施展神奇的變身法術和人類抗爭,但卻屢遭失敗。最終,當狸貓們陷入絕望之時,卻在最後關頭髮現住宅區裏竟然綠意盎然。原來是人類發現了狸貓的存在,爲它們營造了可以當做家園的人工綠地。

這是一段開頭憂傷、結局美好的故事。如果真實世界中的貉有這麼好的運氣,那我們的城市也將因此變得更加美好,畢竟以貉爲貴嘛。

平成狸合戰,講述了一個曲折有溫暖的城市野生貉故事。圖片:吉卜力工作室

對了,回到開篇那隻不管不顧、在我面前撓癢癢的貉吧。爲了避免和它正面接觸,我弓着身子慢慢退到幾米開外,它反而得寸進尺,湊到我的手機跟前研究起來。我努力記住了它的樣子,以期未來再見的時候還能夠認出它。

一定會再見的。因爲我們開啓了一項新的研究和保護項目,希望調查城市中的野生獸類,也希望貉、黃鼬、刺蝟等鄉土動物,能夠以城市野地爲家。

嗯,一定會再見的。圖片:王放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5年第258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王放。

貓真是一種神奇的動物,但凡有了第一隻,就想要第二隻、第三隻……想能吸遍全世界的貓?

英國的DK出版社這次將“魔爪”伸向了家貓,沒錯,就是那個百科全書專業戶。

全書收錄了130多種家貓,超多巨幅貓片,翻開書就有把頭埋進去的衝動!

只收錄了一些基本介紹,大可沒必要看這本書了。

家貓在人類歷史文化演進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很多知名人士究竟如何寵貓?在書中都有詳細的記錄~

一直讓諸多貓奴困惑的主子各種“神經病行爲”也在書中得到解答,甚至還說明了應對策略。

吸貓神器《DK貓百科》原價258

果殼商店直降 80 元,6.9折發售中!

戳下圖開搶~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