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雙11就又到了,畢竟勤儉持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所以,該囤的貨也得囤一囤

因此,雙11,我們一定要“努力剁手”

以上,你要是都信了,恭喜你,你中了商家的圈套了

購物的執念與病竈

從山下英子的《斷舍離》,聯想到歷年雙11“千手觀音變人彘”的慘烈剁手場面,不由得想給山下英子老師三步一叩首。她抽絲剝繭地把現代人這些剁手成癮、瘋狂囤貨的執念與病竈剖析出來,讓我感慨頗多:

1

沉迷優惠折扣陷阱,買回家後牆角落灰

對女生來說:

有一次我在Chanel,看上了一個300多的單色眼影。結果導購告訴我現在滿2500可以送balabala一堆東西~聽得我直呼:哇!好划算啊!

於是一鼓作氣湊滿了2500,帶着一堆贈品滿心歡喜出了門。不到半個小時我就頹了……然鵝,爲了不需要的贈品買了2200多不需要的正品,這是有腦子的人乾的事兒?

Chanel一行,沒有爲我省下一毛錢,反而倒搭2000多。

折扣本身並不能省錢,折扣只能爲那些“恰好需要產品並且恰好趕上了折扣”的人省錢。

太多的人像我一樣,聽到打折就腎上腺素飆升,那一剎那就像吸了毒,完全不清醒,只有莫名其妙的亢奮。可僅僅因爲便宜買回來的東西,並不能讓你真正開心。

2

工資是錢,獎金不是

假如你現在月薪6000,你會清晰地想好這6000塊你能做什麼。比如:房租1500,水電燃氣300,喫飯2000,等等。

這時候你幾乎不會去考慮買一個lv的包, miumiu的鞋子,因爲你知道,那透支了你的能力。

但如果突然“飛來橫財”,比如中了彩票,或者老闆給發了一筆獎金,很多人的消費行爲會瞬間鉅變。

圖片來源:giphy.com

所以,我們可以從新聞中看到:

幾乎所有中了鉅額彩票的人,都會很快把錢揮霍一空,然後繼續回到原來拮据的狀態。流浪漢依然去流浪,打工族依然去打工。

自己能持續賺到的錢,纔是你消費能力的體現,“飛來橫財”並不是。

3

總以爲“將來有一天用得上

山下英子有一句話深得我心: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我們處理一個東西的時候,常常會想“這個東西還能不能用?”。得到的答案常常是“能”,所以留下了一堆的破爛兒,

事實上,那些“能用”的東西,呆在櫃子裏一年,我們看都不會看一眼

而只要我們換一個問法——“這個東西‘我’還需要嗎?”,得到的答案就會大不一樣。

這件衣服還能穿,但於“我”而言,我不想穿了。所以,它沒用了。

上個月,我終於咬咬牙丟掉了一堆長期不穿的衣服和鞋子、一個茶几、兩個擺件和一堆紙盒。丟的時候還是很猶豫的,總會有一個“浪費、心疼”的魔咒還在腦子裏縈繞,但一跺腳還是丟了。

圖片來源:giphy.com

現在每天回家看見乾淨整潔的屋子,心情都會頓時變好,去他的可惜,根本不存在。

丟之前的“不捨得”,和打折時的“想買”,都只是心裏的“魔障”,衝出去就贏了。

4

less is more

這句英文我以前聽小圃常說,文章裏也寫過,那時候是勸大家精簡護膚。如今想來,人的臉面何嘗只有皮膚呢?

——物品是人心裏的鏡子,是人心裏的那張臉。

而因爲廢棄雜物堆積使得家中擁擠的人,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特徵是:

■ 不信任自己

不扔是你不相信自己沒有它可以過得很好,或者你不相信自己不再需要它。

你不相信你生活的安全感和順遂感是依託於自己內心的充實,而非物品的堆積。

你不相信自己的判斷,所以你選擇不判斷。

■ 不愛惜自己

我姥姥快80歲了,晚飯後總是胃脹。我給她買了一種日本的保健產品,她喫了很有用。但她說太貴,捨不得喫。

姥姥子孫衆多,大家都孝順。可是她寧可身體不適,都不捨得喫保健品。她常說:我一個農村老太太,哪用得上這些東西。

她不是缺錢,而是覺得自己“配不上”。

很多人都是這樣,內心深處不體諒自己。可能由於小時候的環境因素等影響,即使長大後條件好了,也依然對自己比較“差”。

所以,我們“舍”不得丟東西,斷”不掉囤貨習慣,“離”不開打折優惠。爲此,我們不太考慮是不是值得,便宜的就是好的。

■ 心情煩躁,負能量加劇

我們常常會陷入一種死循環:東西很多——懶得整理——看着煩——東西更多——更不想整理——看着更煩。

久而久之,每次一推開家門,迎接你的都是擁擠狹窄的空間,無處安放的視線,內心也漸漸跟着壓抑煩躁起來。而人最擅長的是:一面抱怨現狀,一面沒有作爲。

長此以往,對於工作、學習、生活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物品進行斷舍離,不只是在收拾空間,也是在打掃內心。

精神的改變,往往從物品的改變開始。

■ 沒有一以貫之的價值觀

我不反對任何一種價值觀,或者任何一種性格、愛好,只要不違反道德法律就好。

節約樸素沒錯,享受生活也沒錯,我只是覺得“堆積”這件事,反映了一個人的價值觀和個性並不明確

——因爲我幾乎沒見過一個人,是喜歡這種擁擠雜亂的。

一個家中堆積了各種雜亂無章的東西的人,通常都沒有成爲自己獨立意識的主人

——只有不知道要什麼的時候,纔會什麼想都要。

記住:更多並不能讓你更好,less is more,適當的斷舍離纔會讓生活狀態上升到更佳。

而對於多數女人來說,斷舍離都要從購物開始——先學會不往家裏買破爛兒,再學會把已經有的破爛兒扔出去。

所以今天我要說:

雙11,哪些貨,不能囤

1

低單價的;大體積的

如:衛生紙,衛生巾,溼紙巾,一次性潔面巾,洗衣液等日常生活用品

這些東西看着好像挺值得囤的,畢竟是經常用的大消耗品。然而,只有囤過的人才知道,這些玩意兒就是個絆腳石,放哪兒都礙眼。

就拿衛生紙來說:囤回來的那一個個巨大的紙箱真的是無處安放。前兩年我囤過一次,把它放在了衛生間放浴巾的架子上,然後每天洗漱的時候看見它都想罵娘,真TM煩啊。

再說衛生巾,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有一年的雙11,Lillian囤了一大箱衛生巾,然後12月,她就懷孕了……

(Lillian:你沒資格借鑑我的例子,有人願意借你一個種子讓你懷孕嗎?隔壁情趣用品店瞭解一下謝謝……)

這些東西一大箱也便宜不了幾塊錢,爲了這幾塊錢,要賭氣大半年。

另外在一些氣候潮溼的地區,衣服牀單不留意都發黴,一箱衛生紙/衛生巾囤在那裏,真的是生蟲了都用不完。

2

優惠空間在20%以下並且單價本身也不很高的

如:洗衣液/洗衣粉;潤脣膏等

有一年雙11買了幾大瓶洗衣液,回來衛生間一堆,這回可好,上個廁所都跟超級瑪麗闖關似的,連蹦帶跳,大跨加劈叉。

人有三急屎尿屁,我就想拉個屎,爲啥就這麼費勁!!!

最後給我逼的沒招,只好請求室友不要再買洗衣液,把我的分她用,每次洗衣服我都往死裏倒,這才用了三個月用完。

圖片來源:giphy.com

省錢?呵呵,替我室友省錢了倒是真的。

我是一個脣部極其乾燥的人,一年365天離不開脣膏,否則就會幹燥起皮。嚴重的時候,猝不及防地誰講個笑話,我哈哈一下,呲啦——就裂口子出血了

真人cosplay日本經典恐怖人物——裂口女(圍笑)

但我依然選擇不囤!!!如果你是女人你就會懂——對待愛情長情的多,對護膚品長情的少。

同一款脣膏用一段時間你就會——不喜歡這個味道了……草莓檸檬茉莉花,誰想永遠用同一個口味啊!!!

3

低消耗的

如:毛巾;內褲;襪子;口紅;眼影;腮紅;定妝粉;貼片面膜等

我真是信了雙11的邪,居然還囤過襪子。當時看着好看的不行,同款的各種顏色,高腰低腰各來兩雙,寄過來的時候好幾包。

現在它們的結局分別是:在我妹那裏幾雙,在cheese貓那裏幾雙,抽屜裏還有好幾雙全新沒拆封。

而我?我早就不想穿了,如今購物車裏又有了新的襪子……

口紅

來,看着我的眼睛告訴我:你多久能用完一隻口紅?

之前看過一個美妝博主的視頻,可惜現在找不到了。裏面就是測試一隻口紅可以擦多少次:

該博主不停的塗-擦-塗-擦……每次塗完都在紙上親一個口紅印子,最後一管口紅擦完,留下的口紅印子大概是1300個左右。也就是說,一隻口紅,差不多塗1000多次才能塗完,就算你風雨無阻365天每天塗三次,也要塗一年。

圖片來源:giphy.com

所以口紅這種東西囤一堆有什麼用?每天敬三炷香供着麼?

而且大牌口紅熱門色號永遠層出不窮,你囤的款永遠會是在不久的將來過時的款,實在不值。

面膜

早些年要問囤貨界的第一大扛把子,面膜絕對是捨我其誰的地位。畢竟那個時候我們還相信范冰冰1年敷700張面膜,相信面膜有百利而無一害。

幾年前,我跟小姐妹們都是整箱拼面膜的,面膜囤貨低於20張我就會極其沒安全感,立馬失心瘋一樣趕緊買。

然鵝現在我們都長大了,不會輕易被騙了。面膜這種東西,低成本,高售價,還tm沒啥大用,只能偶爾用一張爽一下。

圖片來源:giphy.com

所以,真、沒、必、要、囤!有那錢還不如留着囤其他更值得的護膚品。

想囤的話就問問自己:痘痘消了嗎?屏障健康了嗎?敏感好了嗎?皮膚夠白了嗎?錢多到沒處花了嗎?

相信我,你會放棄的。

4

半年內不會開封的東西(有時差性)

聽我的,在你雙11囤貨之前,先回家,把你現有的囤貨都挖出來,分門別類按照自己的消耗速度,看看都能用到什麼時候。

如果你的囤貨還夠你消耗半年,那就不要再囤新的了,性價比太低,鬼知道半年以後會發生什麼!

你的皮膚情況還是現在這樣嗎?你還需要它們嗎?你還住在這裏嗎?地球還存在嗎?

5

結果比較不可預知的東西

比如:衣服;沒使用過的護膚品;沒喫過的食品等等

爲什麼?因爲一旦不合適,你、都、懶、得、退!!!只能是白扔。

去年這個時候我買了一條適合秋季的A字連衣裙,商務休閒的類型,既不會讓人看了覺得拘謹,又不會顯得人不穩重,而且非常合身。

但是!!!

我平時根本就不穿這種衣服。就是因爲懶得退,所以留下了。它跟着我一整年,至今吊牌還沒拆下來

不要以爲你會去退,因爲你真的不會……

6

商家陷阱

有些商家不實在,明明是廣發福利的購物節,他玩兒上兵法了。

你自己的貨,你不愛便宜賣那是你的權利,合情合理。但是你在這兒玩兒忽悠人這一套這是跟誰倆呢。

打着折扣的幌子,實則先漲價再優惠,我這算一算不但沒撿着便宜,反倒多花錢了,欺負誰呢這是;

還有拿臨期貨以次充好的,想問問這種人良心不痛嗎?

大家擦亮眼睛,可千萬別被忽悠了。

如何正確囤產品

因爲後面我們還會有一份雙11的清單給大家,這裏簡單分享一下我個人囤貨的經驗,說一說囤貨的小竅門:

1

先明確自己的價值觀

你的消費觀是什麼樣的?你的個人風格究竟是怎樣的?你能接受什麼價位的產品?對你來講生活品質重要嗎?哪些對你是必需品?哪些對你是可有可無?這次雙11囤回來的貨你究竟想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的?

2

四個象限分類法

拿出一張紙,畫一個座標軸,橫軸是喜歡,數軸是必要。

然後把自己雙11想買的東西列出清單,分別往四個象限裏填。

位於第一象限的,幾乎70%以上的都是可以適當地囤一點的,具體刪減掉哪些可以參考上文;

位於第三象限的,不用想,100%不用囤;

第二和第四象限的,我認爲最多各選20%的來囤就可以,但每種不要過量,稍微買一點就好。

比如,電飯煲對我是必要的,那麼我可以趁雙11買一臺,但是我永遠不會喜歡一臺電飯煲;

比如,我喜歡香薰蠟燭,他們並不是生活必需品,買個幾隻也無妨,是人難免有點愛好,但不適合買太多。

3

平時想要但是捨不得買,雙11折扣比較大的產品

此方法主要是針對一些你確實現在用得上,並且高單價的產品。

比如高端護膚品:赫蓮娜,Lamer,SK-II等等;

圖片來源:pinterest.com

比如家電類:電視,洗衣機,電腦等等。

這類產品打折一般比較實在,可能都是幾百塊的單品優惠,能省的比較多,需要的情況下雙11購買比較值得。

4

買回來之後保證很快就能用到,並且確定基本不會踩雷的

“萬一用得到”“可能用得到”“明年用得到”的這種就別買了,絕大多數即使你沒有囤貨,也不會對你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比如穿休閒風的人買了小禮服,穿平底鞋的人買了細高跟,XL碼的身材買了M號的衣服……

所有的你以爲,都是你的一種願景而已。而在你克服你自己的習慣之前,這些東西買回來都是垃圾。

不要以爲把它們擺在眼前會刺激你改變。從小到大父母、老師、朋友,那麼多人在建議你改變你都沒改,它們能讓你改?

只買近期你確定自己一定要用並且確定好用的東西就好了:比如經常回購的保溼面霜、美白精華,最喜歡的粉撲、美妝蛋,以及你常喫的那家牛肉乾。

圖片來源:giphy.com

好啦,今天的囤貨“斷舍離”就寫這麼多,希望大家能感覺到有些幫助,從買買買開始,真正學會過上斷舍離的生活,奪回那些被過量物質消耗的能量、時間,以及金錢,都擁有一個豁達舒暢的生活。

來源 | 基礎顏究、網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