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於漢代的戰爭主要發生在漢軍和全民皆騎的匈奴之間,抗擊使用輕騎快弩的匈奴騎兵主力,對於數量比騎兵多得多的漢軍步兵來說,強弩的作用更爲突出。儘管“元戎”射程較近,但在敵騎兵快速衝擊至近距離時,可安排在強弩之後、格鬥兵器之前發揮快射的作用。

大家好,歡迎回來,今天我接着介紹射遠兵器的一次革命——弩。

由於漢代的戰爭主要發生在漢軍和全民皆騎的匈奴之間,抗擊使用輕騎快弩的匈奴騎兵主力,對於數量比騎兵多得多的漢軍步兵來說,強弩的作用更爲突出。因爲,用強弩作爲遠距離殺傷武器,可以在匈奴弓箭或快弩的射程之外先行射殺匈奴騎兵。而且,弩箭的侵徹力大,可比較容易地穿透匈奴騎兵的革甲木盾。

西漢在抵禦匈奴騎兵入侵的戰爭中,就曾出現了不少擅長使用強弩的將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飛將軍李廣。李廣於公元前121年率部抗擊匈奴時,被10倍於己的匈奴軍包圍。他親操一種稱爲“大黃”的強弩,箭無虛發,遠距離射殺許多匈奴將領,從而扭轉了戰局。當時的漢軍與匈奴兵相比,武器裝備方面佔有優勢,關鍵在於使用了強弩。

由於弩一度成爲漢軍的主要作戰裝備,所以,弩在漢代也有了一定的發展。漢代弩的改進,主要表現在弩機上,一是有了銅鑄的機匣,古代稱“郭”。戰國弩一般是將“牙”和“懸刀”等元件直接裝在弩臂木槽中,由於木槽的承受能力較小,從而限制了弩的彈射強度。有了銅“郭”,在弩臂體積相同的情況下,可相對提高弩發射箭支的初速;二是專門的瞄準具“望山”高度增加了,並有了分度線,類似近代步槍標尺的分劃。分度線的出現,證明了我國早在西漢初期就已經懂得了物體自然下落的規律,知道弩箭在空氣中是按拋物線的軌道飛行的,並掌握了射角與射程的關係。

三國時期,諸葛亮極其重視兵器的改進。他在戰國時代防身用的小型袖珍連弩的基礎上,改進設計了一種新式連弩,當時稱爲“元戎"。這種“元戎”主要用於與強弩、格鬥兵器、障礙戰車相配合,編組成“八陣圖”,用以對付魏國的精銳騎兵。“元戎”的弩臂上裝有箭匣,容箭10支,箭爲鐵製,長8寸(當時1寸約合現在的2.3釐米),匣後裝有扳手。拉扳手向後,即可完成拉弦、上箭、發射三個動作步驟。一次裝填,可連續發射10次,大大提高了連弩的射速。儘管“元戎”射程較近,但在敵騎兵快速衝擊至近距離時,可安排在強弩之後、格鬥兵器之前發揮快射的作用。

到了魏晉時期,弩在構造上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南北朝時,北朝各級政權均爲遊牧民族所建,且以騎兵爲主。他們慣用弓箭,所以很少用弩。而在南朝以及東晉時期,爲對付遊牧政權的騎兵,廣泛使用了載於車上和用轆轤絞拉張弦的大型強弩,當時人們稱這種大型強弩爲“神弩”或“萬鈞神弩”。據《宋書·武帝紀》記載,公元410年,盧循派水軍戰船攻打石頭城(今南京)外木柵。

守軍戰將劉裕“命神弩射之,發輒摧毀,”“循乃止,不復攻柵。”同時還說劉裕“軍中多萬鈞神弩,所至莫不摧毀。”《南齊書·武十七王傳》也有記載,公元490年,巴東王蕭子響不聽其父武帝的命令,與臺軍對抗,“將萬鈞弩三四張,宿江堤上”,作戰時,“於堤上放弩”,使“臺軍大敗”。可見這種強弩的威力之大。南京秦淮河中,曾經出土五件南朝銅弩機,機“郭”長39釐米,“懸刀”長20釐米,若按一般弩的各部分比例推算,這種弩的弩臂應長2米左右,弩弓應長5米左右。很顯然,這樣大的弩靠單兵是無法使用的。

唐代的弩種類很多,分擘張弩、角弓弩、木車弩、大木車弩、竹竿弩、大竹竿弩、伏遠弩7種,擎張弩和角弓弩爲輕型弩,其他弩則均爲重型強弩。據《通典·兵五·守拒法》記載:“木弩,以黃連桑拓爲之,弓長一丈二尺(唐代1丈約合現在的3.1米),‘徑七寸,兩弰(弓的末梢)三寸,絞車張之,大矢自副,一發聲如雷吼。”這種弩主要用於守城作戰。又據《通典·兵十三·攻城戰具》記載:“作轉軸車,車上定十二石弩,弓以鐵鉤繩連軸,車行軸轉,引弩弓持滿,弦掛牙上。弩爲七衢,中衢大箭一,鏃刃長七寸,廣五寸,箭桿長三尺,圍五寸,以鐵葉爲羽。

今天的內容就更新到這裏,內容未完待續,請關注下期內容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