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普遍長期潛伏在體內的慢性疾病,不僅不容易根治,一旦控制不當,還會有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而我國的高血壓患病人數已經超過2億,並有逐年增長的趨勢,因此,積極防治高血壓刻不容緩。

血壓超標後,身體會發出這5種信號,別忽視

1:眩暈。這是高血壓最多見的症狀,大多見於中老年女性患者,一般在突然下蹲或者突然起立時發作。

另外,在中午、傍晚出現短暫輕微的眩暈,也是高血壓的信號,別忽視。

2:頭痛。頭痛多發生在後腦勺和兩側的太陽穴,表現爲持續性的鈍痛或者搏動性的脹痛,並可能伴有噁心嘔吐。

這一症狀在早起時尤爲明顯,但在早餐後可逐漸消失。

3:耳鳴。血壓的不斷升高會使神經受到極大的刺激,久而久之,使毛細血管受到損傷,導致耳鳴,一般爲雙耳耳鳴。

4:失眠。血壓居高不下會影響大腦的皮層功能,並使自主神經功能失調,使患者出現入睡困難、易做噩夢等睡眠障礙。

5:肢體麻木。手腳麻木、皮膚出現蟻行感、手指頭不靈活,甚至身體其他部位麻木無力、感覺異常,要及時就醫。

血壓高的人,少喝2水,戒3習,做4事,清血管降血壓,頭暈不見了

少喝2水

第1水:能量飲料

功能飲料因爲提神醒腦深受工作者喜愛,但其中的牛磺酸、咖啡因等物質,使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會刺激血管收縮,升高血壓。

功能飲料含有的糖分也會升高滲透壓,增加血液的粘稠度,更容易形成血栓。

另外,糖分攝入過多還易引發肥胖,這也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第2水:酒

長期酗酒,會使體內皮質激素、兒茶酚胺等水平升高,導致交感神經長期處於興奮狀態,使血管收縮,使血壓升高。

酒精還會使血管外周阻力升高;使胰島素敏感性降低;使鎂的排泄增多,導致血管痙攣;最終導致血壓升高。

長期酗酒的人,血壓也會隨之上下波動,導致血管逐漸失去彈性,降低血管調節血壓的能力,使血壓水平升高。

戒3習

第1習:熬夜

熬夜時,機體一直處於應激狀態,使機體釋放出更多的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導致血管痙攣,升高血壓。

而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建議,晚上23點之前進入深度睡眠,每晚保證7~8個小時的睡眠。

第2習:吸菸

研究表明,吸菸是誘發心臟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吸菸會使血管內皮收縮,導致血管內皮損傷、脂質代謝紊亂,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若冠狀動脈的血管硬化,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

第3習:暴脾氣

生氣時,會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大腦的精神緊張、情緒的波動會使血管收縮異常,引起血壓升高。

建議,生活中有煩心事及時傾訴;遇到生氣的事學會轉移注意力;定期外出旅遊、多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多看書,都有助於保持情緒穩定。

做4事

第1事:限鹽

“病從口入”,鹽分是高血壓的“加速器”之一。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離子攝入過多會刺激腎上腺、腦組織釋放一些能使細胞興奮的因子,引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建議,每人每天鹽分攝入不超過6g,高血壓患者更少,應不超過3g。

第2事:正確喝水

人體65%~70%都是水,因此,正確喝水,對血管疾病來說,有改善作用。

保護好血管,在喝水時,最好加入一些小植物,利於清除血管垃圾,對心血管有益處。

如將念露菊、山楂、枸杞按3:2:2比例搭配,分別含抗氧化物解脂酶、硫化物、枸杞素,均衡攝入利於血管健康。

其中,念露菊含抗氧化物解脂酶,是目前人體很缺乏的一種營養素。每天適量補充,利於調節血脂、血壓,清除血管內垃圾,保護心血管健康。

第3事:運動

運動可使末梢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提升肌肉從血液中獲得氧氣的能力,減輕心臟壓力。

還能使脂肪細胞縮小,減少壓力激素的分泌,刺激降壓激素與使血管擴張物質等的分泌。

建議,選擇散步、快速走、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每週3次以上,每次運動30~60分鐘,運動要以不損傷身體爲宜。

第4事:測量血壓

病情階段不同,測量血壓的頻率也不同。

一旦確診高血壓,最初要每天測量1~2次,尤其是在服用降壓藥前測量一次,以觀察降壓的療效。

血壓基本平穩,並無症狀時,每週測量一次即可,若有症狀,要隨時測量。

如果血壓有波動,或者患者的依從性差,可適當增加測量頻率。

測血壓牢記“4定”:即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

小知識——按時刷牙

有研究結果顯示,血壓高的人,口腔衛生下降時,血壓會升高,患有牙周病的高血壓患者,收縮壓比牙周健康者高3毫米汞柱左右。

建議,早晚堅持刷牙,避免牙齒細菌進入血液系統,減少對心腦血管的危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