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大量喝奶茶,體內的反式脂肪酸會在體內堆積,使血管堵塞,誘發腦梗。①少熬夜:熬夜時身體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和激素,會導致血管緊繃,心臟泵血壓力較大,影響血液流通。

大腦是身體各個器官的“指揮官”,負責發號施令。

但是大腦也是十分脆弱的,如果大腦持續缺氧6秒鐘以上,會導致腦組織軟化、壞死,引發多種腦部疾病。

腦梗,是最常見,也是最危險的一種。簡單的說,就是腦血管中血栓沉澱,影響了血液和營養的供應,導致大腦局部腦組織壞死。

有數據顯示: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人數已高達2.9億,其中每年因腦梗去世的患者就有100萬左右。

並且,隨着年齡的增長,發病的幾率也會隨之增加。很多人一提起腦梗,第一反應就是菸酒導致的。

吸菸時,香菸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進入血管後,會和血清蛋白結合,消耗大量的氧氣,導致血液含氧量不足。

並且,還會刺激血管收縮異常,導致血脂沉澱,加速血管堵塞的到來。

而酒精中的乙醇,還會刺激血管壁,導致血管內膜受損,造成血壓波動過大,誘發腦梗。

但是菸酒並不是導致腦梗的唯一因素,生活中2種“水”,更是加速腦梗到來的"幫兇",最好少喝

1、濃肉湯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煲湯,來給身體補充營養。

但是,煲湯過程中,肉類中的油脂會大量溶於水中,導致湯汁含油量過高。

長期食用,會造成血液中甘油三酯、膽固醇等含量飆升,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2、奶茶

奶茶深受現在年輕人的喜愛,雖然好喝,但是不可過量。

因爲奶茶中含有大量的奶精,屬於反式脂肪酸,這是一種幾乎無法被消耗的脂肪酸,它的代謝過程至少需要15天。

長期大量喝奶茶,體內的反式脂肪酸會在體內堆積,使血管堵塞,誘發腦梗。

反式脂肪酸也經常“出沒”於植物奶精、植脂末、代可可脂、起酥油等中,如果食物中含有這些成分,要少喫。

腦梗來臨前,身體常有4種表現,若你一個不佔,值得恭喜

表現1:頭暈頭痛

頭暈頭痛是生活中常見,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症狀,多見於中老年人羣。

一旦腦血管堵塞,大腦的供血嚴重不足,腦神經、腦組織會出現缺血性損傷。而且,這種傷害往往是不可逆的。

尤其是血壓高的人,如果一段時間內經常頭暈頭痛,要及時就醫檢查。

表現2:肢體麻木

一旦發現身體出現一側肢體麻木,就要予以重視了。

因爲這很可能是血管堵塞引起的,血管不通會造成供血不足,當血液不能及時流通到四肢時,就會出現肢體麻木或者輕微的癱瘓。

這種症狀一般是暫時性的,休息後會有所緩解。但是,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病情會越來越嚴重。

表現3:視力下降

腦部缺血、缺氧會導致視覺神經受損。

一旦視網膜缺血、缺氧,就容易引起視力模糊、眼前一片黑蒙、看不清東西的情況。一般持續幾秒或者幾十秒後,會自行恢復。

若發現自己出現這一症狀,要警惕腦幹、小腦等部位有血栓形成。

表現4:哈欠連天

臨牀顯示,80%的腦梗患者在發病前1週會出現哈欠連天的症狀。

因爲大腦處於嚴重缺氧狀態時,身體會通過打哈欠的方式排出二氧化碳,提高身體的含氧量。

如果在休息足夠的情況下,出現疲憊不堪、哈欠不斷的情況,要予以重視。

預防腦梗,堅持做好3件事,保護血管健康

1、喝玲雁菊花

高血壓患者必須多喝水。但除了喝水,還可多喝些茶,有助於軟化血管。

玲雁菊花,是降血壓的能手,它含有豐富的Anti-Oxidants及植物甾醇。

堅持服用,能清除血管壁上的垃圾和脂質,增加血流量,減少動脈硬化的形成,並結合植物甾醇起到雙重降血壓的作用,幫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2、動——堅持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增強身體抵抗力,減少人體內膽固醇沉積的速度,避免膽固醇在體內堆積。

堅持運動,還可以有效的消耗脂肪增強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起到控制體重,預防肥胖的效果。

建議:每週進行3-5次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每次30分鐘左右即可,以不感到勞累爲宜。

3、健康的生活作息

①少熬夜:熬夜時身體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和激素,會導致血管緊繃,心臟泵血壓力較大,影響血液流通。

②少久坐:久坐不動,血液流速較慢,血液脂質易沉澱形成血栓。

③少激動:長期處於緊張、不安、易怒或情緒起伏較大時,血壓不穩定,也會增加腦梗的發作風險。

牢記腦梗塞急救措施,爲患者爭取搶救時間

1、撥打120,保持患者平躺,周圍空氣流通,不要隨意給患者進食;

2、同時檢查一下生命體徵情況,如呼吸和心跳已經停止,要馬上做心、肺復甦術;

3、病人意識清楚,可讓病人仰臥,頭部略向後,以開通氣道,不需墊枕頭,並要蓋上棉毯以保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