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果這1000斤的米,喫完了,剩下500斤,這時貨幣還是有1000元錢,這些錢,要麼有一部分錢在銀行裏,有一部分在其它人手上,米這時就變得2元一斤,大家覺得太貴了,手上的錢買不得多少斤,結果就不想消費或者少消費,,暫時還沒有種出那麼多大米,那大家都沒有米賣,自然而然的,那生意就難做了。支付寶的默認支付方式是花唄或信用卡,會讓年輕人誤把信貸產品(債)當成收入來使用。

爲何負債的人越來越多呢?錢都去哪兒了呢?這是兩個問題,一起來和小麥看看吧~當今社會負債的人的確是越來越多了,這主要有三個原因:

①社交媒體更是讓消費最大化。

網紅通過社交媒體向他的粉絲展示了一種“Shoppable Life(可購買的生活)”——這是一種可以通過購物而輕易獲得的美好生活方式。網紅的視頻或文章裏永遠清晰地標籤(Hashtag)出她所使用產品的品牌信息。在網紅的影響力營銷下,大部分粉絲(消費者)都不能在買買買面前做到清醒和理智。當收入撐不起消費慾望時,又完全沒有耐心做到延遲滿足,那麼就只能依靠信用卡或借唄了。

②金錢的意識形態也發生了變化

金錢的意識形態也發生了變化,但是大家對待金錢的態度和處理方式還沒有更上來。數字化金融的快速發展,不僅爲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是造成年輕人超前消費的原因之一。支付寶的默認支付方式是花唄或信用卡,會讓年輕人誤把信貸產品(債)當成收入來使用。這是年輕人走進債務陷阱的第一步。移動支付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消費者的行爲和心理。行爲經濟學裏有一個概念叫“支付的痛苦(pain of paying)”——指的是人在經歷金錢變少時,內心所產生的不適。每個人對“支付的痛苦”感受程度都不一樣。付款時,移動支付讓“購物”和“財富減少”這兩件事在消費者的大腦中暫時分離。“支付的痛苦“被明顯降低,不知不覺就會超支。

③財商缺失

缺少基本的金融知識——錯把信貸產品當做收入使用,同時盲目使用高利率的信貸產品,然後以貸養貸,還覺得自己很聰明。財商缺失。

那麼爲什麼會越來越多人負債,錢到底去哪了呢?很簡單,小麥給大家舉個買米的例子就好了。

一個村裏生產1000斤米出來,對應有1000元的現金。結果這1000斤的米,喫完了,剩下500斤,這時貨幣還是有1000元錢,這些錢,要麼有一部分錢在銀行裏,有一部分在其它人手上,米這時就變得2元一斤,大家覺得太貴了,手上的錢買不得多少斤,結果就不想消費或者少消費,,暫時還沒有種出那麼多大米,那大家都沒有米賣,自然而然的,那生意就難做了。

因此,錢去哪裏了,在一定時間內,錢的總數是不變的。加上現在超前消費,超前消費,就是上面的例子說,村裏只有1000斤米,有1000元錢,人們手上沒有錢,也可以消費,透支,也就是相當於社會上有2000元的貨幣,結果消費完1000元斤米了,沒有米了,但是人們透支了1000元,村長把錢收回去了,不放貸款了,不讓人們透支消費後。這一千元,還給國家之後,人們手上沒有錢了,也沒有米了,銀行裏只有1000元錢,所以生意肯定難用了,社會上都沒有新的產品,沒有什麼可以賣了。只能等着新的產品被生產出來,纔可以。這就是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社會有效需求得不到滿足。

只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把上面的“米”換成了房子、車子等商品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