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瞭解,作爲國內半導體顯示領域的龍頭,華星光電在大尺寸市場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的同時,持續加強小尺寸產品的技術創新,並加速向多應用場景顯示界面提供商轉型,以差異化高價值產品提升盈利水平,實現大小屏競爭優勢齊發展。重組後的TCL集團戰略規劃非常清晰,將以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爲核心主業,並通過重組收回的現金流,在高科技領域尋求兼併重組機會,有效發揮產品技術和產業鏈管理上的協同效應,爲上市公司構建面向未來的增長動能,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4月15日晚間

TCL集團(000100.SZ)披露重大資產重組最新進展,公司收到交易對方支付的本次重大資產出售的剩餘價款合計人民幣233,240萬元。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已收到本次重大資產出售涉及的全部交易價款。自此,TCL集團將集中技術、資金等資源聚焦核心主業發展,以技術創新、精益管理、規模效應和效率優勢打造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的行業領先地位,並在高科技產業中尋找業務增長新動能。

完善半導體顯示產業鏈佈局

邁向高質量發展

據瞭解,作爲國內半導體顯示領域的龍頭,華星光電在大尺寸市場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的同時,持續加強小尺寸產品的技術創新,並加速向多應用場景顯示界面提供商轉型,以差異化高價值產品提升盈利水平,實現大小屏競爭優勢齊發展。

目前,華星光電已建成和在建共6條產線。在大尺寸領域,華星光電以兩條滿產滿銷的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t1和t2)實現電視液晶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五、32吋和55吋UD產品出貨量均全球排名第二;11代線的t6今年開始投產,定位於8K和AMOLED產品的t7已經開工建設,伴隨這兩條產線產能的陸續釋放,華星光電大尺寸產品的市場份額應有顯著提升。

華星光電的中小尺寸也開始發力。6代LTPS產線從去年四季度開始滿產滿銷,並以當季2,480萬片的出貨量直接躍升至全球第三、國內第二;其6代柔性AMOLED產線於今年進入量產爬坡階段。伴隨產能提升和產品組合不斷完善,華星光電將構建以前瞻性技術爲核心的可持續發展動力,進一步提升其於行業內的綜合競爭力。

此外,華星光電在新材料和新工藝上的佈局逐步引起關注。該公司自主研發的蒸鍍式OLED紅、綠髮光材料的器件性能已達國內領先水平,藍光材料已取得突破,電致發光QLED材料已解決紅、綠材料使用壽命等關鍵問題。旗下研發平臺已成功研製31吋4K印刷OLED及全球首臺結合電致量子點材料與OLED材料雙重優勢的H-QLED產品。

供需關係有望二季度回暖

華星光電投資價值逐漸顯現

業內分析認爲,近期,隨着部分產能退出和產品結構優化等結構性調整,以及需求端受益於新興市場智能電視滲透率提升、電視大尺寸化趨勢延續和多場景顯示應用的需求快速增長等要素驅動,面板行業供需關係有望回暖,面板價格已呈現觸底反彈的趨勢。未來,隨着華星光電的產能提升疊加技術升級將帶來全球市場地位提升、折舊陸續到期、近期供需關係回暖等積極因素,業績向好趨勢明確,投資價值逐漸顯現。

剩餘交易款項的支付是4個月的重組項目的完結,也是TCL集團大刀闊斧戰略變革、成爲高科技產業集團新起點。重組後的TCL集團戰略規劃非常清晰,將以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爲核心主業,並通過重組收回的現金流,在高科技領域尋求兼併重組機會,有效發揮產品技術和產業鏈管理上的協同效應,爲上市公司構建面向未來的增長動能,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