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過後,包裹井噴

  網購成爲一種生活方式

  學生也是網購主力軍

  小賣部也代理各家快遞業務

  晚10點還在忙碌的快遞員

  充電寶少不了

  商丘包裹發往全國

  加班加點分揀包裹

  一位著名歷史教師在講解戰爭史時總愛重複這樣一句話:外行談戰術,內行看後勤。按照這個理論,如果把“雙11”各電商平臺之間的激烈競爭視爲商戰,那麼關係成敗的戰略要點並非成交額達到了多少億,而是看誰能夠以最快速度把商品投遞到客戶手中。

  在這個拼速度的時間段,最辛苦的無疑是作爲後勤保障方的各家快遞公司的員工。

  初冬的夜已展露“寒色”,“剁手黨”窩在家裏掰着手指頭計算着時間,快遞員還在一路奔波。“這幾天件太多,手機用兩萬毫安的充電寶才能撐一天。”晚飯時間,這位快遞小哥已顯疲憊,卻還要打起精神繼續堅持下去。“能送的都得送到,有時間要求。”一聲招呼後,快遞小哥又疾馳而去。

  快遞員在外奔波,留在公司的分揀員也在快件堆裏忙碌。儘管已有了一些設備和技術手段來減少工作量,但是每天的卸車、裝車、分揀等工作依然是大量消耗體力和精力的苦活累活。“天天彎得腰疼、脖子疼!”一位負責分揀工作的大姐肚子裏有苦水,“這幾天件一多,腰疼得厲害。還不敢歇,光怕耽誤時間,還怕丟件、錯件……”

  生活從來不易,雖有各種辛苦,快遞公司的員工們仍在努力。一位快遞小哥告訴記者,送快遞也是挺有成就感的工作,看收件人一個個滿臉歡喜地來拿快遞,自己心情也會好。他們怕的是收件人無緣無故去指責和投訴他們。每每此時,總會覺得自己少了幾分尊嚴和體面。

  來源:京九晚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