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競品車型即便傲嬌如大衆系,也開始通過升級品質甚至特供車來取悅國人時,第13代軒逸以打造“越級款待家人”的家轎標籤,準確的脈動市場需求動向,通過日產Ellure概念車的時尚設計元素,搭配日產先進的HR16DE全鋁四缸發動機,創造了同級裏更好的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迅速贏得市場的一致好評。比如日產給出了“五座都有大空間”的設計理念,就是得益於CMF-CD平臺所帶來的優勢,與市場上很多加長車型不同,第14代軒逸則是將座艙橫向空間最大化拓展,進一步提高了後排乘坐舒適度,讓其具有媲美中級車駕駛艙內部的寬綽感。


無論從何種角度窺探當下市場格局,轎車走低、SUV走高都是不可爭議的事實。但如果當下轎車市場中還能存留一處旺盛篝火,非日產軒逸莫屬。


乘聯會的最新數據顯示,12月,軒逸銷量繼續大幅走高,單月銷量達到61980輛,繼11月破五萬輛後繼續保持增長勢頭,領先新朗逸一萬一千餘輛,穩坐該轎車月銷量榜冠軍位置。而整個2019年,軒逸總銷量則達到了475063輛,幾近完美的攀升數字在車市寒冬中尤爲耀眼。

當下已經不能用銷量線圖去佐證走勢完美與否,每月均超12%的增幅背後纔是分析人士值得探討的課題。但無論如何,第14代軒逸上市5個月以來,讓軒逸整體實現了大比例增長,在給競爭對手造成威勢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反問,這款賣了60多年的家轎還能這麼暢銷到底憑什麼?



源自時代卻高於時代的洞察力


上世紀50年代,日本展現出對轎車、貨車、卡車等交通工具的高度需求,而軒逸的鼻祖車型也隨即問世。1959年,底盤代號Model310的“DatsunBLUEBIRD”(第1代軒逸)正式誕生,併成爲最早進入美國市場大獲成功的車型。



限於當時宣傳渠道匱乏、媒體聲量不足,賽道便成爲車企提高曝光度及展現車輛性能的最佳載體。從1963年第一款SSS車型誕生開始,軒逸就致力於挑戰業界權威。1964年,第2代軒逸SSS車型就已經參加了經典的蒙特卡洛拉力賽,1973年,第4代軒逸Model610 HT賽車首獲美國SCCAB Sedan錦標賽的第二名,並於1976年獲得了冠軍。至此,軒逸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迅速飆升,在新西蘭甚至出現了一車難求的盛況。



也正是從第4代車型開始,日產汽車清醒的認識到,與賽道上的呼喊相比,用戶的實際需求才是自己應該關注的焦點。


隨後不久,軒逸便推出了“UserOriented”概念,即“以客戶爲導向”的設計思路。而現在大家所熟知的軒逸“爲家而生”的理念實際在那個時候已經有了雛形。精準的定位讓第4代車型在1972年打破了日本國內汽車銷量的最高紀錄,站在了日系轎車的銷量巔峯。


隨後的第5、6、7代車型分別從動力總成、底盤工藝、空間拓展等方面,去洞察同時代的家庭消費用車需求。到第8代所處的時代,購車者對車輛性能有了更高要求,軒逸甚至率先在空氣動力學設計、機械四驅系統層面相繼突破,滿足了當時家庭對“操控”的迷戀。



軒逸走入國人視野,是在千禧之交。第9代軒逸高質高配的產品特性,讓國人對這款車的期許居高不下。千禧年過後不久,隨着東風日產的成立,軒逸以標準家轎的姿態逐漸走進千家萬戶,僅用3年時間,就成爲了“萬輛俱樂部”裏的常客。


毋庸置疑,市場競爭加劇始於家轎市場。當競品車型即便傲嬌如大衆系,也開始通過升級品質甚至特供車來取悅國人時,第13代軒逸以打造“越級款待家人”的家轎標籤,準確的脈動市場需求動向,通過日產Ellure概念車的時尚設計元素,搭配日產先進的HR16DE全鋁四缸發動機,創造了同級裏更好的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迅速贏得市場的一致好評。



而到了2016年,科技成爲購車新動向,第13代軒逸中期改款再次依據購車者需求進行了科技配置的全面提升。

直到去年,軒逸摘取中國乘用車市場第一桂冠的頭銜時,人們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這種源於市場、源於客戶的思維,值得所有人深思與借鑑。

而從2019年4月,軒逸已完成了在華300萬銷量的里程碑,鑄就自己60歲冠冕上的最耀眼明珠。第14代軒逸,正是頂着這一光環進一步續寫着銷量奇蹟。



走出“舒適區“的第14代軒逸


新世紀的20年,是產品迭代的20年,更是需求迭代的20年。當90後家庭成爲社會中堅,我們便開始探討到底何爲年輕、何爲品質、何爲運動、何爲經濟。圍繞這四個點,第14代軒逸並未停留在原有舒適區,去繼續描摹”性價比”的標籤,而是更專注產品本身,去大膽律動購車者潛藏於心的品質出行需求。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這代軒逸上市時,它的銳利與張揚及毫不掩飾的“高端野心”,甚至有些不太日產。



第14代軒逸基於日產全新的CMF-CD平臺打造,相較於其他品牌平臺,CMF強調的是設計和生產的靈活性,並且對驅動形式沒有限制,前置前驅,前置後驅,後置後驅都可以採用CMF平臺進行設計,與此同時,由於CMF平臺搭載了更多新技術、零件通用率高達驚人的85%。這也保證了第14代軒逸在有效控制成本、強化舒適性的前提下可以搭載更多高階技術。


比如日產給出了“五座都有大空間”的設計理念,就是得益於CMF-CD平臺所帶來的優勢,與市場上很多加長車型不同,第14代軒逸則是將座艙橫向空間最大化拓展,進一步提高了後排乘坐舒適度,讓其具有媲美中級車駕駛艙內部的寬綽感。



同樣在內飾上的進化,也讓其在同級中絕對的站在了制高點。對於更年輕的購車羣體,用簡潔不簡單來定義他們的審美價值觀可能更準確。他們不喜歡土豪式的堆砌,但一定細節到位,質感上乘。


第14代軒逸在做工、用料、細節上是非常經得起推敲的。比如大面積的軟包裹、拼接縫線設計、內飾高級的配色等。而細節處,如儲物空間的挖掘、側面門板的全皮質雙色包裹、主副駕駛中間儲物槽內部的USB接口等等也表現出色。


坐在第14代軒逸的座艙裏,你能感覺到中級車的用心和匠心。而仔細思考其背後的用意,其實也是跟時下的“精英“消費理念不謀而合。對於想要高級感,但又拒絕中級車的油膩的90後羣體,這樣的軒逸就剛剛好。



這種思路同樣也延續到智能安全方面。7項全場景智行安全配置和3大駕駛輔助科技加持。前者涵蓋了超視距碰撞預警、預碰撞智能剎車、油門誤踩糾正、車道偏離預警、變道盲區預警、疲勞智能預警等等,後者則涵蓋了智能循跡控制、智能行駛舒適控制、智能發動機制動三項技術。


有人難免會問,諸多黑科技加持,對一臺緊湊級家轎而言真的有必要嗎?如果我們稍加思考,對於與互聯網共成長的新生代們,一方面這些科技感反哺着自身的前衛意識,說白了這是一臺“夠潮”的車。同時,即便於家庭而言,安全的意識也越來越強,所以第14代軒逸的黑科技實際也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在2019年12月26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公佈的2019年度第四批C-NCAP碰撞試驗評價中,第14代軒逸就是憑藉在車身結構和主動安全配置上的革新,以綜合評分率91%的成績獲得了頂級五星安全評價。


再說燃油經濟性。長久以來,軒逸一直以超高的燃油經濟性爲消費者所津津樂道,此次換代新車搭載日產全新第三代HR16智驅發動機,其動力參數可媲美同級1.8L、2.0L的發動機,但百公里綜合工況油耗只有4.9L。



當然能達到這樣的數值,一定是在各種技術上的死磕,比如發動機新搭載的GTR鏡面熔射缸孔、e-VTC電動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制技術、TCV多級擾流控制技術、EGR廢氣再循環系統等技術。所以,當日前第14代軒逸在101家媒體4000公里的長距離節油賽上開出2.95L/100公里的優異成績時,奇蹟背後,並非全是這一代軒逸天賦秉異,只是百鍊成鋼而已。


當然,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早已不復,而當下恰巧又是拼顏值、拼流量的時代。雖然新車在內秀上已做到極致,但依舊掩蓋不了Vmotion2.0設計語言所帶來的外觀附加值。



全新設計語言讓這一代軒逸擁有了視覺上更和諧的1.254寬高比以及0.26Cd堪比GT-R的風阻,犀利的車身線條、鋒銳的前大燈和仿進氣函道設計的大嘴彷彿在表明——我隨時可以重回賽道。所以,全新一代軒逸在給了你舒適、給了你高級、給了你經濟性的同時,還能給你一點駕馭的激情,誰又能拒絕它呢?



寫在最後

跳脫血統的進化是乾癟乏味的,也正是第14代軒逸的高光表現以及60年血統的相互反哺,才成就瞭如今在中國接近350萬銷量史詩。60年並沒有成爲軒逸創新的包袱,反而是爲其不斷進化帶來“文化的滋養”,讓軒逸身經百戰之後,悟出唯有“以市場和客戶爲核心”纔是戰無不勝的利器。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