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花朵財經詢問了浙江多地和廣東廣州、深圳的朋友,發現這兩省的企業復工遇到的障礙最少。政府出錢補貼,幫企業接員工復工,回來的員工還發獎金,這種操作你見過沒。

提到包機、專列,你會想起什麼?

領導人出訪?明星大腕出行?

但這兩天刷屏的,卻是一羣乘坐專機專列的農民工。

是的你沒有看錯,下圖中站在包機前,險些讓人以爲是兩會代表團的,的確都是農民工——

樓上這圖是浙江嘉善縣包機接工,請注意,人家行政區劃是縣而已。從四川接人回嘉善,原本計劃包10輛大巴,但是遭遇冰雪擔心路上不好走,索性包機!

據媒體報道,計劃包機接返崗人員的還有浙江台州、嘉興南湖區、海寧市等。且無一例外是政府埋單。

不廢話,來幾個新聞截圖請您感受一下——

瞅瞅杭州,給復工人員包專列哦,領導人待遇哦!!!

政府出錢補貼,幫企業接員工復工,回來的員工還發獎金,這種操作你見過沒?

▲武義只是浙江金華下面一個縣,由於政府積極引導,復工率竟達61.26%

同樣是專列,廣東不落人後,與多個勞務輸出省份進行省際合作爲來粵務工人員包專列。圖爲18號廣州南站來自雲南的返工專列到站。

這陣子抗疫神標語見得多了,返工標語也感受一下吧!

高科技城市深圳表示你們那都挺土豪但是不新鮮,看我的“防疫復工專巴”利用線路規劃、軟件算法的專業力量,並結合深圳公交線網模型數據,科學擬定專線線路,分期分批推出服務。

浙江義烏的復工直通車。該市市委書記親自下令,即使是半夜12點的復工申請,也要速辦。

目前多地復工其實在事實上存在障礙,一方面是民衆躊躇,另一方面其實是政府設置的復工條件比較嚴格,覈准的程序比較複雜。這樣的地區有很多,花朵財經就不一一舉例了。

甚至有的地區,帶着口罩上街還會抽查身份證,如果是鄂籍,自求多福吧您。更有的地方,是將湖北、廣東、河南、浙江等感染人數較多的地方設爲“重疫區”,對來自這些地區的人員和車輛強令不許進入。

▲據第一財經報道,這是某市的復工申請表。說實話,能蓋滿這些戳的企業花朵財經真的很佩服

而花朵財經詢問了浙江多地和廣東廣州、深圳的朋友,發現這兩省的企業復工遇到的障礙最少。政府在多個層面鼓勵和幫助企業復工。沒口罩?發!復工申請?秒過!(當然要符合條件)對方省市不放人?政府出面直接聯絡對方!

有人可能要問了,廣東、浙江這樣做,不擔心疫情有所反覆嗎?

客觀上說,因返工發生的感染會不會存在?當然會存在。

但坐視經濟失血甚至休克,會帶來哪些問題?——社會秩序崩潰、加劇通貨膨脹、民生艱難無比。

一切問題都是經濟學問題。在返工和疫情之間,其實是一道平衡題。多數地區仍全力投入硬核防疫,其它一切工作都等而下之,這固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安全,但是卻不一定是最佳的做法。廣東、浙江這樣一手抓防疫,一手促復工,可能是更符合實際的做法。

說到底,老百姓兜裏有錢,人心才能不慌不亂。

這是來自百度的遷徙地圖,可以看到,粵、蘇、浙佔據了全國熱門遷入地的前六名。

在花朵財經看來,這並不是一個個冰冷的百分比數字,而是數以千萬計的勇者追求更好生活的壯觀圖景,是千萬個家庭的經濟支柱,是社會的脊樑。

返工復產,最高興的是他們。事實上經過了一個月的抗疫之戰,無數中小企業、企業職工、手停口停的個體戶,他們兜裏面已經空了,他們不敢哪怕再多嗑一個月的瓜子。

中國的彈性

文章寫到這裏,想說說經濟會怎麼走。

目前,主流的看法當然是看衰,認爲中國的gdp今年會遇重挫。

看起來很有道理,難道不是嗎,最近豬肉都快翻倍了。

但是花朵財經想提醒各位,中國人一貫極具彈性和韌力,說實話,讓一個國家的人口在家集體憋20多天,全世界能做到的國家屈指可數。那麼,就算表面上我們的經濟經受了一個月的重挫,但隨之而來的反彈也不可低估。

當然,對此也不可過於樂觀,最近有一些聲音在說“報復性消費”,認爲這個報復性消費可以對經濟來一波強勁有力的刺激。

花朵財經認爲,報復性消費的狂潮並不會來臨。原因很簡單,首先,正如本文所說的那樣,各地對疫情的評估不同,放緩放鬆的步伐也勢必不會相同;其次,即使疫情放鬆,也會是逐漸放鬆,不會存在一夜之間全國人民都不帶口罩了這種魔幻的事;最後,人們的口袋裏現在缺的是錢,消費的慾望再強烈,但第一要務是填滿錢包先。

讓一切恢復正常,先!

所以,綜上報復性消費恐怕很難有一波大爆發,但是看一看稍長的時間尺度,這個“報復”又是確實存在的。

短時間被壓抑的需求,會在一切恢復正常後,逐漸地、緩慢地釋放出來,比如下一個春節,只要沒有疫情,聚會的頻率和烈度恐怕會超邁過去N年。

中國人的彈性,從來不是急功近利的彈性,我們這個民族的忍耐力從來是世界第一等,我們向來推崇勤勞致富而不是驕奢淫逸,中國人的彈性,並不是領了第一個月的薪水就去花天酒地,而是攢N年的錢給家裏換套房、時刻想着兒子的學費和女兒的嫁妝。

只要中國人的性格沒有變,中國經濟的向好勢頭就不會變。短期內的重大挫折,會造成中期乃至中長期人們的幹勁更足,因爲中國人不會哀求老天的垂憐,而是敢與天爭,要把失去的東西奪回來。

不管那東西是一個月的經濟增長,還是五千年的輝煌。誰怕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