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朵財經

上週五晚間,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360集團”)公告稱,公司擬按照1.42388元/股的交易價格,受讓天津金城銀行5名原發起股東合計持有的90,000萬股股份,交易金額合計爲12.81億元,交易完成後公司直接持有天津金城銀行30%的股份,成爲其第一大股東。

至此,天津金城銀行成爲繼微衆銀行、網商銀行之後,第三家由互聯網企業做第一大股東的銀行。

360,也順理成章地越過字節跳動、京東和網易,成爲繼騰訊、阿里之後,第三家控股商業銀行的互聯網企業。

對於360來說,一切,似乎正在往好的方向調整。然而,結合360近幾年一系列的資本動作,不難發現所謂的重大利好,對於360更像是杯水車薪。

「 1 」

360借條,喫相難看的“普惠”金融

市場上打着360旗號的品牌進行營銷的,有兩家,一家掌控“融360”的北京融世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家企業與360集團並沒有過多交集。

另外一家,則是和360有直接關聯關係,掌控“360借條”產品的上海淇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根據企查查信息,上海淇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背後的真正話事人,是360集團掌舵人周鴻禕。

搜索國內平臺關於360借條的投訴信息,不難發現和其他兩大巨頭藉助流量和業務模式開展普惠金融不同,360借條,似乎在一開始就用上了高利息,強催收的野路子。

在聚投訴平臺上,關於360借條的投訴量達到9896次,位居金融類產品投訴量前列。

而在新浪旗下黑貓投訴平臺上,360借條投訴量則達到11037次,也成爲重點金融類投訴對象。

我們發現,客戶投訴的主要訴求,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利息過高,存在高利貸嫌疑。

有用戶發現,自己只是借貸4000元本金,但是在歸還的時候卻連本付息一共要還4720.24元,年化利率已經達到18%,遠超國內一年期LPR 3.85%的利率水平。更有借款人稱,自己借款6000,綜合本息卻要還7887元,年化利率超過30%!

第二,暴力催收,爆通訊錄呈常態。

現在借貸平臺留取通訊錄作爲催收依據,已經成爲常態。但是像360借條這樣收取高額利息之後,在特殊事情仍舊對借款人不依不饒的,在一二線互聯網品牌中,還比較少有。

“10多分鐘打5個電話”,成爲360借條催收的常態化操作。

第三,利用軟件漏洞,推薦其他高息貸款APP,阻止客戶註銷賬戶。

除了在收取高額利息和極限催收上“下功夫”之外,360借條背靠國內最強的網絡安全公司,在軟件上也動起了歪腦子。有客戶投訴稱,自己偶然下載360借條APP,“在沒有貸款的情況下不能解綁銀行卡,不能在app註銷賬戶”。而且,在360借條平臺上,還充斥着其他不明資質的貸款平臺,令借款人心生疑慮。

發放高息貸款,涉嫌暴力催收,並且利用自身平臺流量轉介紹牟利的360借條,爲什麼喫相這麼難看呢?

「 2 」

政策重拳出擊,降低融資成本成必然選擇

國內部分互聯網移動平臺,打着“普惠金融”的旗號,幹着高利貸的生意,在2015年之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只不過,這些平臺在賺取黑心錢的時候,侵蝕的,是社會發展的根基。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已經吹響。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爲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已經被充分動員起來,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工作。

而部分互聯網金融平臺所做的事情,恰恰是令很多才有一點點閒錢接觸移動互聯網的老百姓,剛剛享受國家利好政策,才從世代貧困的泥坑中脫離,就又掉入一個精心佈置的高利貸陷阱之中。一旦抵制不住誘惑,跳入互聯網網絡借貸的大坑之中,往往就意味着透支普通民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勞動價值。

甚至有人不堪忍受壓力,鋌而走險,淪爲罪犯。

不誇張地說,部分打着“普惠金融”的旗號的互聯網金融借貸平臺,已經成爲社會不穩定的根源之一。

也正是因爲如此,2019年315晚會上,央視曝光了“714高炮”個人網上現金貸行業的“潛規則”,並指出高額的“砍頭息”及“逾期費用”成了借款人負擔日後鉅額債務的“罪魁禍首”,值得全社會警醒。

2019年10月,銀保監會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銀行保險機構侵害消費者權益亂象整治工作的通知》,其中,“在互聯網上強制搭售保險”的行爲被明確列爲整治對象。當前市場中仍存在不少互聯網貸款平臺通過強制搭售保險等方式變相收取“砍頭息”,涉嫌嚴重違規違法。被迫投保的借款人則大都面臨退保難、維權難,合法權利得不到保障。

政策環境的變化,令衆多從事相關業務的公司只能進行收斂。

既然已經不能明目張膽地收取借款人超高額利息,那麼就只能在如何降低資金成本上進行考慮。之前,衆多互聯網金融平臺的資金,大多是通過互聯網金融平臺高息攬儲,或者通過向其他金融機構借貸的方式融入。高峯時期的2017年,這些資金的成本大多維持在年化17%-24%之間。高額的借貸成本,成爲這些平臺拼命通過打擦邊球的方式放貸的主要原因。

2019年之後,衆多互聯網借貸平臺開始尋求降低資金的獲取成本。收購保險牌照和銀行牌照,或者至少和商業銀行達成“戰略合作”,就成爲衆多平臺的自我救贖之路。

2019年11月,市場上就有傳言,稱360集團有意入主金城銀行,持股比例可能達到30%。

相關媒體在6月5日360發佈收購金城銀行的公告之後,採訪360金融方面時,就接到對方明確的表態:“從戰略角度看,此次入股將爲360金融與金城銀行的戰略合作關係提供更深刻、便捷的紐帶,藉由戰略合作的達成,360金融將融入合規全佈局的生態。未來,二者將發揮各自優勢,協同部署,滿足更多用戶的多元金融需求。”

「 3 」

迴歸A股成高光時刻,360路在何方?

幾年前,業內形容國內互聯網格局用的縮寫還是“TABLE”,即騰訊系(T)、阿里系(A)、百度系(B)、雷軍系(L)、周鴻禕系(E),足見360的分量。

360在資本市場上的兩次高光時刻,絕不是360借條產品發佈的時候,而是兩次成功的上市融資敲鐘時刻。

2013年,360在紐交所的股價從年初的30美金一路走高至94美金,市值突破並穩定在100億美金之上。那時的360業績因爲國內互聯網流量紅利的支撐而遠超市場預期。資本和媒體追捧之下的周鴻禕,一掃3721帶來的污名,可謂風光無限。

2016年7月,360完成私有化,從紐交所退市。2018年2月,360借殼迴歸A股。花朵財經還記得,當時奇文一篇,分析360爲何選擇借殼嘉捷股份,成爲微信圈的爆款10萬+。這足以證明當時市場和媒體對中概股360迴歸的重視程度。

或許是因爲360天然的話題流量聚集的超高人氣,再加上360堅實的財務基本面,促使其借殼上市首日開盤價達65.67元,市值達4441.96億元,較私有化時的93億美元市值暴漲近700%!

然而,好景不長,復牌之後的360並沒有能夠如衆人期盼的那樣,市值表現一飛沖天。反而是步步走低,如今已跌至不足20元,市值蒸發超3000億人民幣。

360收入來源的四個主要部分,互聯網廣告及服務收入、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智能硬件收入、安全及其他收入中:

l 互聯網廣告及服務收入爲97.2億元,同比降低8.76%;

l 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爲9.6億元,同比降低18.68%;

l 智能硬件收入爲16.8億元,同比增長65.2%;

l 安全及其他收入爲4.7億元,同比增長75.15%。

其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廣告收入和遊戲收入。而新進踏足的智能硬件領域,雖然營收增長速度較快,但仍舊不能替代廣告收入“挑大樑”的位置。

360,業務上正處於青黃不接的時候。過冬,籌集更多的資金進行轉型,可能纔是周鴻禕現在要做的最緊迫的事情。

買銀行,只是在棋局上,重要的一步謀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