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朵財經

汽車電池領域風起雲湧,閒事兒扯皮事兒大事兒一樁接一樁,寧德時代VS比亞迪刀片電池針刺實驗事件還在被車友們熱議,這邊廂寧德時代就又推出了百萬公里電池。

百萬公里續航雖然很不錯,但放眼國內國際也算不得尖端獨一份兒,比如蜂巢能源上個月就發佈了百萬公里電池,通用也發佈了160萬公里電池。但寧德時代這一款新電池不僅電池密度高,使用時限也達到了恐怖的16年,這就很值得說道說道了。

200萬公里,16年壽命的電池是什麼概念呢?目前國內對電動車電池的標準是8年或者24萬公里,這麼一對比,很容易可以看出,寧德時代的新電池毫無疑問是革命性的作品。

當然,前提是安全性能過關的話。

不僅比亞迪粉會這麼問,任何一個關注電動車的人都會對動力電池的安全性有最大的關注,畢竟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此消彼長的關係不得不令人心存疑慮。

前述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的電池之爭,本質上也是不同電池路線之爭。目前看來,以寧德時代爲代表的三元鋰電池路線依然佔據優勢——但行業老大佔據優勢是理所當然的,自古老二挑戰老大的戰局裏,挑戰者永遠佔據期望值優勢。這使得寧德和比亞迪的這場掰投愈發撲朔迷離。

誰是雄兔,誰是雌兔?請允許花朵財經在此回顧一下針刺實驗事件。

事情是這樣的,3月末,比亞迪大肆宣傳發布刀片電池,王傳福親自站臺,誓稱要“將自燃從電動汽車字典裏消滅。”

這代表着以往囿於續航力不足難免有些羞答答的磷酸鐵鋰電池,正式向傳統三元鋰電池宣戰。

比亞迪的發佈會重頭戲是針刺試驗,簡而言之,三元鋰電池被刺爆了,刀片電池則安然無恙。

時隔一個月,寧德時代才終於官方回應此事,認爲針刺電池屬於電池濫用實驗,不等同於電池安全性。

請注意,這是寧德時代的昏招。毫無疑問,在安全性方面,三元鋰電池絕對比不上磷酸鐵鋰電池,反過來,續航力方面,磷酸鐵電池是佔優的。但是寧德時代的回應未提及自己的優勢,反而試圖否認敵人的優勢。

這就像蔣介石跟解放軍打游擊戰,以我之短擊敵之長……

於是比亞迪乃至喫瓜羣衆回了寧德時代一句:不服你也扎一下試試?

寧德時代心想我要試了我纔有病,一錯不能再錯,打落牙齒嚥了吧。於是不搭腔。

然而有評測主自費購買寧德時代811三元鋰電池進行了針刺試驗,結果電芯瞬間爆燃……

這下子,寧德時代不得不回應了,發佈了一段測試視頻,結果鋼針沒刺進電池包,針斷了。

這是寧德時代的第二個昏招。你不回應也就罷了,偏偏玩小聰明。

喫瓜羣衆炸了:這是侮辱我們的智商;這針難道巧克力做的?你能保證任何外力都破壞不了外殼嗎?……

最後一波,寧德時代梗着脖子在五月末宣稱,自己早在2017年便能夠通過針刺測試,並公佈了5系和8系三元鋰通過針刺測試的兩條視頻,以及德國TV的認證證書。

然而這兩條視頻再次被喫瓜羣衆質疑了,二年前的電池實驗現在拿出來說?能量密度更高的新產品咋不敢拿出來測試呢?

這就是拿自家短處挑戰別人長處的下場,這場針刺試驗之爭鬧得寧德時代灰頭土臉,想必公關部門是被董事長痛罵了的罷。

其實寧德時代壓根就不應該在安全性方面應戰,而是應該拿自家的長處出來說事兒,畢竟比亞迪電池的短板非常明顯:續航能力差。

如此一來,這場戰爭又會回到原本的樣子:

比亞迪:你沒安全感,渣男。

寧德時代:你秒射,弱雞。

所以5月份寧德時代本應該繼續沉默,或者是放出今天這百萬公里16年壽命電池的風,那麼喫瓜羣衆就能欣賞到一場勢均力敵的公關戰而不是看寧德時代被吊打了……

“現在汽車電池都在往長壽發展,寧德時代的新電池確實給力,磷酸鐵電池目前做不到這麼長的壽命。”一位不願公開身份的新能源汽車高管告訴花朵財經,他認爲在不考慮新的技術突破之前,寧德時代的新電池較之刀片電池更實用,更能代表行業發展的方向。

其實三元和鐵之爭在電池領域由來已久,但以往並未出現這種代表性企業董事長親自上陣開撕的大戲,畢竟雙方的前進方向不同,各自努力,取長補短甚至加強合作乃至聯盟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但市場競爭如烈火,新能源領域的天花板還很高,然而眼前的大衆購買力又是有限的,新能源車廠商更加是有限的,你的市場大了,我的市場自然就小了。所以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必有一撕。

但不知怎麼滴,花朵財經想起了一個著名的成語:蕭牆之外。

再比如,瓦蚌漁翁。黃雀在後……

按照正常的發展軌跡,不管三元電池,還是鐵電池,都不太可能出現忽然的技術躍進,從而將對方逼入死地。這麼多年來的事實早已證明,它們本是可以共存的,各有各更合適的應用場景。

但另一種可能是存在的,這裏要用到另一個這幾年很時髦的詞彙:降維打擊。

一旦石墨烯電池取得應用級技術突破。

一旦氫電池取得應用級技術突破。

一旦核聚變取得技術突破……好吧這一句純屬開玩笑,但是要有夢不是麼。

以上任何一個情況出現,不管三元電池還是鐵電池,都會被新技術迅速掃進歷史的角落,那纔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真正的大敵。

一定有人會說,那一天還遠着呢。

但事實上歷史上一切具備摧枯拉朽威力的理論和技術突破,沒有哪個是被大多數人預測到的,正所謂時代要拋棄你壓根不打招呼。

事實上今天就有一個重磅新聞,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出軟性石墨烯電池材料,正在加速嚮應用級進軍。

事實上放在2018年初,人們看摺疊屏還像看科幻片,現在呢?覺得也不過如此。

對於整個電池行業來說,數百年的小步漸進式改革已經讓人們習以爲常。然而各類相關科學突破早已大有山雨欲來之勢。如果要保持企業長青,寧德時代與比亞迪最要緊的絕不是互撕。何況就算不提技術突破,LG還剛把寧德動力電池出貨之王的寶座搶了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