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朵財經研究院

上半年A股市場最牛的概念是什麼?豬肉?芯片?特斯拉?大基建?網紅?有過蹭熱點追高買入經驗的朋友,對這些概念背後的股票暴漲暴跌模式應該都很熟悉。

對於資深韭菜來說,很多時候都是追高一時爽。

上半年有沒有哪個行業,卻是一直在穩步持續上漲的?還真有,它就是大消費行業。身處其中的細分行業龍頭,漲勢一直喜人。

今天我們的主角,妙可藍多,其市值表現就令人側目。

「 1 」

半年上漲150%,背後隱含什麼邏輯?

根據公開市場消息,上海妙可藍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妙可藍多”)主營業務爲以奶酪、液態奶爲核心的乳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同時公司也從事以奶粉、黃油爲主的乳製品貿易業務。

妙可藍多的業務,主要是兩項:液態奶及奶酪製造。

2016-2019年,這兩項業務對妙可藍多的貢獻,合計超過50%。

對妙可藍多的業務進一步分析,我們發現從2016年開始,妙可藍多的奶酪業務開始異軍突起,佔營收比重從26.96%逐步增長爲52.81%;公司的液態奶產品佔比,則從42.85%逐步縮減爲27.34%。

而2020年妙可藍多上漲的趨勢,始於一份公告。

1月6日晚,妙可藍多公告稱,蒙牛乳業(02319.HK)子公司內蒙蒙牛擬以14元/股的價格受讓公司5%股份,合計對價約2.87億元。

在蹭上蒙牛概念之後,公司適時推出定增計劃,更進一步刺激股價的上漲。

根據公告顯示,妙可藍多此次定增,發行價格爲 15.16 元/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9,000 萬元,發行股票數量爲不超過58707123股。其資金主要用於下述三個項目:

需要指出的是,在拋出定增預案的同時,妙可藍多還在2020-2022三年股東回報規劃中承諾“在滿足現金分紅條件時,公司原則上當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於當年度實現的可供分配利潤的 10%,且連續三年內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低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 30%。”

2017-2019年度,公司的淨利潤爲427.86萬,1064.06萬以及1922.99萬元,同比增長148.69%及80.72%。

與此同時,隨着公司向奶酪市場進軍的步伐不斷加快,妙可藍多的毛利率從2017年的22.87%攀升至2019年的31.55%。2020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的產品毛利率進一步攀升爲35.17%。

無疑,如果僅憑蒙牛入股,財務數據轉好及定增的資本操作,妙可藍多在搭上蒙牛的奶製品供應鏈後,會在奶酪製品細分市場會佔據更大優勢。

按照常理,如果你是公司的股東,在公司面臨美好明天的時候,會減持麼?

妙可藍多的股東卻開始減持。

事出反常必有妖。

「 2 」

重大利好不斷,大股東卻紛紛減持

事實上,在公司不斷推出利好消息的同時,其發佈的一些公告傳達的信息,卻沒有引起資本市場足夠的重視。

這家公司有前科。

2019年底,妙可藍多發佈公告:實控人爲佔用上市公司的行爲致歉。佔用資金總額:2.395億,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9.66%。支付資金佔用使用費9909883.02元,資金佔用費率爲年化6.7425%,同期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爲4.35%(國開行數據,六個月至一年期)。

2019年12月23日,證監會發布了“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9號——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資金佔用及其審計”(以下簡稱“風險提示”),詳細地闡釋了資金佔用的主要形式、形成背景及會計監管關注事項等。

證監會在風險提示中指出,此種佔用資金的行爲,背後一般都有控股股東進行利益輸送。

妙可藍多未對上述兩筆資金佔用進行會計處理,虛增2019年一季報貨幣資金8950萬元,虛增2019年半年報及三季報貨幣資金2.395億元,導致已披露的2019年一季報、半年報及三季報的資產負債表存在虛假記載、未能真實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上海證監局決定,對妙可藍多及其控股股東柴琇,以及財務總監、董祕白麗君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除違規佔用資金外,妙可藍多在2016年和2018年,還兩次因爲信息披露滯後,分別收到上交所通報批評和上海市證監局警示函。

公司的內控、信披和財務制度屢次出現漏洞並受到監管的關注,妙可藍多此次定增能否成功?是否會因爲實控人在2020年剛剛收到的警示函而將之前的努力都付諸東流?

這一切都存在巨大的未知。

在長期可能存在的利好和短期已經面臨的巨大未知之間,大股東選擇:減持。

參與蒙牛戰略投資計劃的自然人股東王永香與劉木棟,除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將股票轉讓至蒙牛之外,還配合集中競價交易進行減持。

目標,是將自身持股比例減持至5%以下,這樣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再繼續減持則無需公告。

以王永香減持計劃爲例,其通過大宗交易減持的規模是“不超過818萬股”,而同時通過集中競價減持的規模,是“不超過409萬股”。如果減持計劃完成,則王永香的持股比例,將從目前的7.04%變爲4%,從而在下一步無需公告即可減持。王永香通過集中競價模式至少可以套現8977萬元。

除自然人股東外,機構也開始按照同樣的套路進行減持。

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興業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興業信託·廣澤股份1號員工持股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都在進行減持操作。按照2020年1至5月的妙可藍多均價22.7元(前復權)計算,其員工持股計劃套現3.48億元。

誰在接盤呢?

2020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的持續兩年的股東總戶數減少趨勢發生改變,由12010戶變爲12809戶,上漲6.2%。同時,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從60.94%變爲57.84%。

「 3 」

估值虛高,財務基本面持續預警

當然,僅憑搖搖欲墜的定增還是嚇不跑深諳公司內部情況的投資人的。

妙可藍多的估值虛高。截止到2020年5月25日,妙可藍多的PE(TTM)爲394.31,位列行業首位,更遠超89.26的行業均值,偏離度超過100%。

同時,公司財務基本面也面臨問題。假設公司內控強健,信披及時,財務數據真實可靠的情況下,目前也蘊含一定風險。

公司最新年報數據顯示,其應收賬款與營收的比值爲9.98%,高於行業均值的7.42%。同時,公司歷年擴張業務鏈條所形成的商譽也成爲未來運營不確定性的來源。根據公司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商譽佔淨資產的比值爲33.89%,高於7.21%的行業均值;其淨資產收益率僅爲1.54%,遠低於行業均值11.08%。

依靠定增、重組概念炒股價的妙可藍多,在內控和信息披露被監管屢屢質疑的情況下,究竟還能在二級市場收割多少韭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