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朵財經

互聯網時代,手機APP已成爲生活必備品。據QuestMobile今年4月發佈的《2020中國移動互聯網春季大報告》顯示,一季度月人均打開APP數量超過25個,全網用戶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從去年的5.6小時增加至7.2小時。

從種類來看,報告指出今年3月用戶總使用時長同比增量TOP10領域分別爲短視頻、即時通訊、效率辦公、MOBA遊戲、瀏覽器、飛行射擊、綜合電商、搜索下載、在線閱讀、K12。

顯然,APP已經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對各類APP的依賴程度有增無減。也正因如此,APP的體積不斷“膨脹”便也成爲難以忽視的問題。如今,主流的超級APP動輒霸佔數G內存,移動設備也不斷突破存儲空間上限以滿足用戶使用需求。

「 1 」

最佔內存的“巨無霸”APP

一般來說,超級APP是指日活躍用戶數量(DAU)超過1億,達到“裝機必備”水準的互聯網基礎應用。在龐大的人口基數支撐下,中國已經誕生了不少堪稱“巨無霸”的超級APP。

報告顯示,今年3月份中國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排名前三的是微信、QQ、支付寶,這三款APP的覆蓋程度已經是壟斷級別。

2019年,微信的月活躍用戶數量高達11億,支付寶達突破10億,QQ的月活也直逼8.23億。

此外,今日頭條、抖音、美團、淘寶、王者榮耀等在某一領域各領風騷的APP,也逐漸在越來越多用戶的設備宣告“裝機必備”。

但這些APP的龐大,不僅體現在用戶基數上,更體現在其不斷膨脹的“體積”上。隨着版本迭代更新和緩存數據的積累,APP對設備的內存佔用越來越大。

花朵財經調研了身邊多位朋友的微信內存使用情況,基本上多數人的微信都佔了手機存儲空間的4G至5G以上。

QQ活躍用戶近年出現了分層,對比於微信,很多人已經擺脫了重度使用的狀態。但其佔用的內存,絲毫不亞於淘寶、美團等生活消費類的主流APP。

主打在線支付功能的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如今基本上已經取代了現金支付。在多數用戶的設備中,支付寶所佔的存儲空間也突破了1G。

影音娛樂類APP也是霸佔存儲空間的重頭。聽歌軟件出於歌曲緩存所需,大小接近2G是常態;對不少重度抖音、B站等流媒體APP使用者而言,動輒被緩存佔用2G的內存也是見怪不怪了。

再下個《王者榮耀》,又被吞了近5G。

生活消費類的APP以淘寶、京東、美團、滴滴等爲主,整體內存佔用情況單獨來看集中在300M-600M之間,但從用戶日常使用而言卻是缺一不可。

用戶對APP的需求和使用習慣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基本上多數人的移動設備裏,都涵蓋了上述APP的絕大部分。那麼,移動設備要多大的內存空間才能撐起正常的使用需求?

顯然,32G的存儲空間的設備已經無法滿足大部分用戶的需求,64G很緊湊,需要定期清理,128G只能是剛好夠用的程度。

「 2 」

爲什麼APP越來越“膨脹”?

緩存數據是讓APP變得臃腫的最大原因,這點無序贅述。但事實上,很多緩存數據對用戶而言都是有價值的,刪掉意味着犧牲體驗,所以當前的解決方案還是持續提升手機存儲空間。試想想,當年主流的8G、16G手機,如今已經銷聲匿跡了。

但更重要的一點是,很多APP更新頻繁,每一個版本更新都意味着一些細微功能的迭代,內存需求也自然會隨之變化。

以微信爲例,2011年,微信發佈的安卓2.0版本僅有1.4M,在文字通訊的基礎上加上了語言功能。到了2017年,微信的安卓安裝包大小已經高達44M,足足放大了30倍。

如今iOS平臺最新版本的微信,APP大小爲270.4M,加上緩存數據,已經吊打市面上大部分手遊了。

究其原因,硬件設備的發展對APP提出了更高的適配要求。舉個簡單的例子,設備分辨率越高,對APP的界面素材資源要求自然也越高,所佔內存也隨之增大。

此外,APP自身功能的增加也是核心原因。很多主流的超級APP都在試圖擺脫單一的功能限制,以構建生活平臺爲目的,把觸角伸向多個領域。

業內人士戲稱,互聯網曾經的獨角獸,逐漸變成饕餮——什麼都喫。

道理很簡單,想要讓用戶對APP產生更多粘性,更頻繁打開,就需要提供更多服務。以支付寶爲例,當年的移動支付工具已經成爲集理財、借貸、社交、購物、外賣等功能於一體的龐然大物。

支付寶在通過移動支付切入市場後,體量越來越大,頂級流量成爲其構築平臺生態的根基。支付寶通過進軍外賣、購物、理財、借貸、等領域,打造了“花錢-存錢-借錢”的一站式平臺,實現服務的閉環。

實際上業內不少分析認爲,支付寶的“膨脹”正在侵蝕美團的領地。顯然,美團正基於團購和外賣核心業務帶來的流量,構築更龐大的生活服務生態,支付寶和美團的功能定位,愈發雷同。

從兩個APP現在的界面看,已經很難想象二者功能單一的模樣。

除了支付寶和美團,月活已經突破3億的今日頭條,也高舉“信息+服務”的旗幟,試圖通過組合拳的打法覆蓋更多用戶。此前,今日頭條上線了新版塊“在家玩”,包括做菜、健身、求職、外賣等線上服務。不難看出,今日頭條也在嘗試突破信息諮詢的定位,試圖將轉移到生活服務領域。

在商業競爭的驅動下,將會有越來越多APP走向“膨脹”的道路,這直接倒逼移動設備調整存儲空間的配置規則。更重要的是,5G的到來醞釀了APP的下一輪爆發,APP未來的玩法充滿想象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