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王付大師學經方

跟隨全國著名經方大師王付教授學經方,用經方,以王付大師的經方理論體系爲核心,系統研究、學習、總結、整理,以全新的解讀方式,全面剖析黃連湯基本脈證,弄懂仲景本意,學好用活黃連湯。

1
【組成】

黃連三兩(9g); 炙甘草三兩(9g);乾薑三兩(9g);桂枝三兩(9g):人蔘二兩(6g);半夏半升(12g);大棗十二枚。

2
【功用】

清熱和陰,溫中通陽。

3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4
【適應證】

胃熱脾寒證:腹中冷痛,大便溏或不利,或瀉下水谷,胃脘不舒或疼痛,胃院有熱感,口苦,欲嘔吐,舌淡,苔薄黃,脈弱或遲。

5
【配伍原則與方法】

胃熱脾寒(或胃寒胸熱)證的基本病理病證是邪熱在胃(上)而濁氣逆亂:寒氣襲脾(下)而清氣不升。因此,治療胃熱脾寒證,在用方配伍原則與方法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1. 針對證機選用清胃熱藥 邪熱侵襲於胃或邪熱在胸中而擾亂氣機,濁氣逆亂於上,症以胸中煩熱或嘔吐爲主,其治當清瀉上熱。如方中黃連

2.針對證機選用溫脾寒藥 寒邪在脾或在胃,寒氣凝滯經氣脈絡而不通,症以疼痛爲主其治當溫陽散寒,通調氣機。在用溫脾散寒藥時最好再具有通達陽氣,升清降濁作用。如方中桂枝、乾薑、半夏

3.妥善配伍益氣藥 審病變證機有正氣虛弱,脾虛而不運,胃虛而不降,清濁之氣不得升降而阻結於脾胃,其治當補益脾胃之氣。如方中人蔘、大棗、甘草

4.隨證加減用藥 胃痛明顯偏寒者加炒白芍、桂枝;偏熱者 加生白芍、延胡索;偏虛者加重人蔘、黃芪;偏實者加重黃連、梔子;胃脘痞滿者加炒枳實、厚朴;嘔吐明顯者易乾薑爲生薑;體倦明顯者加黃芪;惡寒者加附子;飲食差偏氣虛者加白朮;偏食滯者加神曲;大便溏者加茯苓;大便硬者加大黃;口苦者加黃芩;黃苔明顯者加黃芩:胸中悶熱明顯者加蒲公英;白苔厚者加重桂枝:舌上有裂紋者加石斛;舌質紫或有瘀斑者加丹蔘;胃中振水聲者加生薑。

6
【臨牀應用】

1.藥用個性 黃連苦寒,以清在上在胃之邪熱,並能降世濁氣,乾薑溫中散寒,使脾主運化,桂枝辛溫,疏理中氣,宣通脾胃陰陽以和合,使胃得脾陰而不生熱,使脾得胃陽而不生寒。半夏溫脾燥溼,使脾能運化水溼。人蔘補益脾胃,使脾胃之氣得復。甘草、大棗補中益氣,並能調和諸藥,

2.藥用共性 根據黃連湯方中藥用 主治的個性、共性及特殊性,再根據方中用藥相互作用的協調統性與個體差異性,從面決定認識,研究與應用黃連湯治法不僅可主治律寒胃熱證,還可主治下列所帶病種而具有黃連湯主治病理特點者,以法用之,則可取得明顯治療效果。

本方可以治療胃黏膜脫落、慢性淺表性生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術後傾倒綜合徵、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胃神經官能症及腸胃癌變等病症而見上述證機者。

7
【原文應用】

傷寒,胸中有熱, 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173)

勤求仲景    博識經方
遵義經方研究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