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亲政后,“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

康熙像

康熙虽是清朝第二个皇帝,却面对开国皇帝必须解决的诸多问题。尽管顺治在位十八年,但清朝并未有效地统治全国。顺治初清兵南下,先后进占广东、四川、贵州和云南,清廷封吴三桂为平西王,留镇云南;封尚可喜为平南王,留镇广东;封耿仲明为靖南王,其子耿继茂(耿精忠父)袭封,留镇福建。吴、尚、耿三人原皆明朝将领,清兵入关前后先后降清。

“三藩”,即吴三桂、尚可喜及子之信、耿仲明及子继茂、孙精忠三支割据势力所辖藩镇。三藩各据一方,互通声气,广布党羽,势成割据,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

三藩都以打仗起家,十分懂得掌握兵权的重要。当时吴三桂在云南拥兵六万,平南、靖南二藩,根据朝廷定额分别统兵七千五百名与七千余名,实际拥兵远超此数。三藩中数吴三桂兵马最多、装备最好,故有“平西甲兵素称精锐”之说。顺治一朝财政收入大半用于兵饷,且每年入不敷出。顺治十七年(1660年)“会计天下正赋止八百七十五万余两,而云南一省需银九百余万,竭天下之正赋,不足供一省之用。”(《清世祖实录》卷136)

康熙帝目睹三藩势焰日炽,已成尾大不掉的态势,就委派大吏出任云南、贵州、广东、广西与福建等省的总督、巡抚,以牵制三藩的权力,财政上亦给以一定限制。康熙十二年(1673年)帝下撒藩令,削去三藩的权力,收回他们盘踞的地盘。吴三桂、耿精忠与尚之信发动叛乱。经八年战争,终于平定了三藩叛乱。

吴三桂像

八年战乱给南方诸省带来新的浩劫。浙东很多地方“衣食全无”,“难民牛种全无”。广东合浦(今属广西)等县,“人民之逃亡死徙十不存一”。贵州“自镇远以上数百里,人烟断绝。而贵阳省会之区,凋残尤甚,百姓流离失所,真绘图难尽也”。云南“抛荒田地,死徙人丁,在在有之”。

清廷为了安定民生,首先陆续废除三藩虐政。康熙十九年除免耿、尚二藩在广东、福建所设收税私行。二十年又停其“总店”。在云南,将“藩下官兵侵占民田”,“察出给还小民”,又尽行除去吴三桂时加派的赋税。

为了加强对南方各省的统治,对于接受招抚的耿、尚二藩属下官兵,一律撤归京师。吴三桂部属中参将、游击以下人员调往东北。同时增设广州、福州等地的八旗驻防。广西与云南归由绿营兵镇守。

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帝终于有较多时间、精力考虑如何治理河患了。“清初治河,必兼治运”。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但其地粮食不能自给,加上统治者巨额消费和军事需要,每年均须由南方输入大批粮食。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把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连接起来,运输粮食独恃运河。

清代大运河分七段,其中淮阴至扬州段称里运河。里运河北端的淮安与清口,为黄河、淮河、运河交汇之处,上有洪泽湖,下有宝应、高邮、邵伯诸湖,南通长江,东连大海,河道纵横交错,地形、水系甚为复杂。黄河泛滥,运河必坏。清初33年,黄河决口计51次,以致改道,夺淮入江,河水逆入清口,倒灌洪泽湖,合淮水并力冲运堤。江北里运河一线,黄、淮、湖、运联成一片,变为泽国,以致运堤崩坍,漕运阻塞,漕粮无法及时运到京师,严重影响粮食安全。

康熙帝亲政之初,便意识到治河乃立国之本,并把治理黄、淮、运三河作为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清军入关后,设置河道总督,简称“总河”,专管河务。又设漕运总督,简称“总漕”,专管漕运。二总都有自己的军队,分称“河标”与“漕标”。康熙十七年授安徽巡抚靳辅为河道总督,察审河务,以期一劳永逸解决之。

靳辅筹审全局,制定了“将河道运道一体,彻首尾而合治之”的方案,在黄、淮、运三条河道同时兴工,大规模治黄修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首次南巡途中,视察了治河工程,肯定靳辅功绩,同时决定解决靳辅一时无力兼顾的苏北下河地区水患。这一地区包括高邮、宝应、兴化、盐城等七州县,地势低洼,黄河泛滥时,洪水经洪泽湖与运河流入此地,泥沙淤塞河道与入海口,“民间庐舍田畴(常年)被水淹没”。于是,康熙帝决定将“入海故道浚治疏通”,并委派于成龙专管此事。对此,靳辅提出不同意见,并与于成龙辩论,但未能阻止工程进行,他本人也因其它案件而被革职。

于成龙像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帝第二次南巡,阅视河工,了解到江南淮安一带民人船夫均称誉靳辅,同时亲见其浚治的河道堤岸修筑坚固。返京后,康熙随即“谕奖辅所缮治河深堤固,命还旧秩”,也就是补发俸禄。

此后的八九年内,康熙忙于征讨,无暇顾及三河的治理,加之河道总督皆不胜任,以致疏浚海口的工程劳师而无功,黄河防务亦时常告急。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提出新的治河方案,包括将黄淮交汇处河堤向东延伸,使淮河斜行流入黄河,包括将清口以西黄河弯曲处“挑挖引河,乘势取直”,加快黄河流速,使洪泽湖水流入黄河。次年,任命张鹏翮为河道总督,按照新方案施工。四十二年(1703年)各项工程相继完工,成效显著。康熙又于四十二年、四十四年(1705年)、四十六年(1707年)先后三次南巡,亲临视察。

康熙六次南巡后,清朝政局基本稳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黄河、淮河、运河的治理大见成效,水灾得以缓解,清朝统治进入全盛期。

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帝外出巡幸逐渐频繁。据统计,从1681-1722年的四十年中,外出巡行的时间每年超过200天的有十一年,100天以上的有二十四年,一个月以上的有七年。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巡行途中度过的。

康熙外出巡行,以“木兰秋狝”和六次南巡最为重要。木兰围场建于1681年,位于今河北省围场县。每年秋季,康熙都要率王公朝臣及满汉兵丁来此地围猎。届时,内蒙古四十九旗、喀尔喀蒙古四部以及新疆天山北路之蒙古诸部及南路之维族首领,均轮班随围陪猎。每次行围结束,照例盛宴随围各部王公,并进行摔跤、赛马等活动,赏赐甚厚,意在笼络蒙古各部,加强满蒙贵族联盟,以确保满清王朝长治久安。围场建成后,康熙帝几乎每年都要来此行围,足见极为重视。

康熙也极为重视江南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江宁及杭州、嘉兴、湖州等地。此地自唐末以来就是经济重心文化重镇,但自清初以来,这里的抗清斗争此起彼伏,满族与汉族的矛盾激化,如阎应元等保卫江阴;黄淳耀、侯峒曾等坚守嘉定;陈子龙、夏允彝等起兵松江;渔民赤脚张三等活跃于太湖周围;浙江四明山区的抗清军声威远播……此处也是清初思想文化最活跃的地区。以黄宗羲、顾炎武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学者的动态与向背,对清朝统治的确立至关重要,对全国也有较大的影响。康熙六次南巡,除指授治水方略外,也有扩大清朝统治基础、加强满汉统治联盟的考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