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不需要“遮瑕”

北京商報

14小時21分,天貓“雙11”成交額超2000億元,大多數人有喜無驚。不知不覺,“雙11”走到了自己的第十一年,消費者眼中“雙11”的樣子越來越豐富。

“雙11”是嘉年華,各路人馬在狂歡中伴着焦慮。有人說,今年也是主播的“雙11”。就算直播風口不再,薇婭和李佳琦一樣再造巔峯,這是天算還是人算,誰也說不清楚。李佳琦說自己心情充滿不安與焦躁,“雙11”自己又何嘗不是。就像樓越蓋越複雜,流量焦慮越來越藏不住。“雙11”的盤子越做越大,領路者小心翼翼,後來者虎視眈眈。 

透過“雙11”,細看剁手黨背後不同的消費圈層,既不是都市白領和小鎮青年這麼簡單,也不是中層人生和社會底層這麼絕對。一場越來越深入的消費升級中,既有激動人心的也會發現其中充滿矛盾的小困擾。當新一代消費者開始有了自己的消費決策權後,新消費也帶來了很多富有爭議的新話題。精緻窮成了一代青年的困境,缺乏金錢與社會資本的他們,一邊充當財富構建者一邊充當受害者,是誰的僥倖又是誰的不幸?

“雙11”是萬花筒,在繽紛的小視角里聚合了磅礴的大時代。不出意外,數字還會更高,時間還會更短。瘋狂剁手的瞬間,中國經濟在冷熱之間出現區格,但絲毫不會影響它誕生於內需的強大韌性,這是商業的神奇,也是民間的傳奇。

第一個“雙11”的時候,淘寶並不起眼,中國正在迎接一場全球經濟危機的餘波。“雙11”第十一年的時候,它變成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購物狂歡節,中國經濟也在一場艱難的轉型中摸爬滾打。這些年間,“雙11”自然暗合了中國經濟製造業轉型、消費升級、拆除制度壁壘等關鍵詞彙,中國經濟結構悄然生變,初步告別了投資出口主導,轉向內需主導的增長。

時代記憶裏,“雙11”並非只留下高光時刻,“瑕疵”和焦慮一樣遮不住。惡意羊毛黨薅黃了手誤的店鋪,消費者從維權的一方變成進攻的一方;“二選一”讓體面的平臺面目猙獰,商業競爭面臨禁錮壟斷甚囂塵上,由此引發一場各個行業的全民大討論;京東拼多多們一同下場火拼,電商的手進一步伸向中國經濟的紋理,市場之大沒有誰能“居安”不“思危”。法律和規則待考,爭議和挑戰並存,留下狂歡後的狼藉,讓“雙11”的面孔變得撕裂。

這一年,頭頂28歲“財富自由”的光環,“85後”蔣凡強勢進場。“60後”馬雲欣然離開,山高水長江湖再見。

當“雙11”走到自己的第十一年,它早就跳脫了最初的人設,變得熟悉又陌生。但毫無疑問,無論是去年飛上天的枸杞,還是今年發不出貨的橙子,因爲觸動了行業消費者最末端的神經,不經意間激活了中國的消費側和供給側,調動了全社會複雜的經濟情緒。“雙11”最真實的樣子或許就是中國經濟的樣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