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次评论公开课有近万人报名听课,一个宝宝说,觉得这课比我之前报的几千块的课有用多了。一个宝宝说,一个小时的头脑风暴,有了强烈的写作冲动。好几个宝宝的家长都留言分享了孩子看了《时评中国》后分数迅速提高的经历。第三次评论公开课将在11月20日晚8点直播(没时间听直播的,报名之后可无限回放再听),这一次主要讲《评论的结构和论证》,扫二维码进直播室。

前两次课主要写了《评论的基本写作技巧》和《评论的论点和角度》,这次课主要解决写作中经常遇到的这些问题。

第一,观点缺乏层次,翻来覆去总说车轱辘话,写了一两段就没话可说了;

第二,有了主论点后,不知道怎么分论点,分论点与总论点缺乏联系,文章做不到起承转合的流线美感;

第三,评论缺乏逻辑,有明显的逻辑漏洞自己却毫无意识,负分滚粗;

第四,逻辑过于发散,写着写着就离题万里,偏离题眼;

第五,文章的感性与理性之间缺乏一种平衡,要么过于僵硬让人没有阅读快感,要么过于感性让人觉得缺乏深度;

第六,由头与观点完全两张皮,生拉硬扯,无法做到水乳交融,观点的事理融合度很低;

第七,不会在论证中嵌入生动的案例,观点几句话就讲完了,缺乏借助正例、反例、类例、修辞进行延伸和扩展论证的能力;

第八,有叙而无评,充斥着对事件的叙述,而没有论证意识;

第九,论证缺乏气势,没有说服力,自己都没有论证信心,怎么能让别人信?

第十,表达和论证障碍,感觉自己心里想清楚了,但就是没办法清楚地表达出来。

这节课将用丰富生动的案例和独门绝招解决这些问题,宝宝们可以先进直播室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我到时直播时回答。前两次课错过的,可以继续报名进课堂听回放。

第一次评论公开课:评论的基本写作技巧。

第二次评论课:评论的论点和角度。

上次课部分内容回放

你看,评论如果有一个矛头,尤其是让自己深恶痛绝的矛头,浑身的评论细胞都会被激活,有如无数匹草泥马在内心奔腾,不吐不快啊。我还推荐大家看看曹云金怼郭德纲,郭德纲撕曹云金,崔永元枪挑冯小刚,冯小刚十问崔永元,都是驳论的经典。平常不善于写作、不善于言辞、像热水瓶那样外表冰冷内心火热的闷骚的同学,我推荐可以从驳论写起,把自己调整到杠精的状态。

评论,最原始的定义,就是吐槽,就是辩论,你看辩论中的人是多么的张牙舞爪啊,辩论的语境有一种对抗性,代入到这种场景中,会让人急于去说服和论证,从而形成一种自圆其说的欲望。什么是写作的问题意识啊?就是找到一个评论点?论点,很多时候就是槽点,就是痛点,就是撕点,就是你不吐不快的靶子。比如我的学生王昱那篇评论,不是读书不行,是你自己不行。反驳的是“读书无用论”,写得多好啊,应该是她至今写得最好的一篇,又正能量,又有不同角度,又能直抵人心。

怎么构思你的论点,我第一次课也讲了,拿到一个话题的时候,一定不要在空白的起点上去思考,而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去思考,想想,多数人对这个话题怎么看呢?先画一个话题的基本评论面,大众认知的基准线。这根评论基准线,有什么用呢?一方面,有了这根线,你就不会偏题了,不要离这个基准线太远,太远,就容易扯着了,标新立异,离题太远。第二,有了这根基准线,你就能在这个基准线上去思考,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去构思论点,而不是说一些众所周知的套话废话,不是说90%的人都知道的观点,也就是说,能让你站在一个比普通人稍微高一点的起点上去思考。

一般我们在面对一个选题的时候,往往是没有角度意识的,也就是,不会有意识地去寻找角度,而是急于去找到论点。这样硬找论点,是不行的,往往如没头的苍蝇乱撞,在各说各话的汪洋大海中迷失了论点的方向。我的建议是,先有意识去确定角度,定位好你站立的位置,然后在这个位置上去构思你的论点。论点往往是由角度决定的,有了角度,就有了论点。

新闻中没出现的,往往就是我们思考的角度盲区,我们往往会被新闻中出现的人物所锚定,而意识不到那些缺席的、沉默的角度,我最欣赏的评论,就是能够跳出显在的角度,看到隐藏的角度。很多新闻中,如果你有意识地去看,都会看到一些潜在的角度,看到沉默的群体。比如,医患冲突的话题中,医生和患者真正的态度往往都是缺席的,喧嚣的都是旁观者的角度

需要挑战的是某种固化思维,我们的思维能不能在新闻涉及的各方中由此及彼,灵活地跳动,而不是僵化在某一点,被新闻中一个固化的、固定的搭配所锚定。看到“熊孩子”这个词,如果被锚定了,就跳不出来了,灵动的思维会想到熊家长,想到熊网友,想到熊规则,纵容熊孩子熊孩子的熊文化熊习俗。

不是急于去批判谣言,而是多问一句“为什么”,看问题就深刻多了。为什么呢?就是把思维往前推,逼着自己去想,逼着去理解“反常中的正常”,或者“正常里的反常”。我写《马航终结篇将成不死的谣言,过不去的是心理的坎儿》这篇文章的时候,用的也是这种思维方法,过一段时间马航失联就会有新的谣言出来,为什么呢?这事儿一直没有个结论,人们心中肯定会有一个坎儿的,没有一个解释,人们就无法释怀。评论,很多时候写的是人心,是人性,要尝试去理解人心和人性,而不是总想站在道德高地去俯视人心人性。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新闻连起来看,把这条新闻跟另一条相反的、或相近的热点新闻联系在一起看,会产生一种角度和论点的化学反应。这对我们评论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有联系的眼光,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新闻阅读量,这样才能由此及彼,产生一种角度的化学反应。这要求我们的格局和视野一定要宽广,要跳某个具体的新闻里跳出来,看到“相关新闻”,从新闻的相关性中找到你评论的点,激活你的思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