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紊乱型依恋模式和前两种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经常出现激烈暴躁的极端情绪,孩子的要求不仅不能得到满足,还会陷入迷茫和恐惧当中。父母不同态度,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的依恋模式。

“真是难以置信,我的父母曾经犯过的那些让我小时候深恶痛绝的错误,我居然原封不动地转嫁到了我的孩子身上”

不知有多少父母这样责问过自己,但可悲的是,他们在深深的懊悔之后往往还要继续犯错,始终陷于“犯错—懊悔—犯错”的循环中。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循环,怎样才能去改变这个循环呢?

《由内而外的教养》作者玛丽,就讲了她和孩子买鞋的经历。每次买鞋前,玛丽都对孩子们说,可以自己决定买什么样的鞋子。可孩子选好以后,她开始挑剔起颜色、价格。

玛丽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孩子又多,玛丽每次买鞋妈妈都会各种挑剔。这种不愉快的经历始终留在玛丽的记忆里。长大后,一遇到相似的场合,她就会采取相同的态度。

一、不安全依恋模式,会影响亲子关系

良好的依恋关系会让孩子有强烈的安全感,能够给孩子提供有利的心理支持,让孩子健康成长。相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则会给孩子造成伤害,进而影响他们长大后的生活。

其中,不安全依恋模式有三种具体形式: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

1、 回避型依恋关系

回避型依恋关系指的是,父母经常和孩子分离,孩子的正当要求得不到满足,亲子关系比较冷漠。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会刻意回避和父母的感情联系,回避冷漠的亲情。

像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于父母亲长期缺位,亲情长时间缺失,孩子就会感觉到人情冷漠。即使短暂相聚,也不知道怎么和父母相处。父母在他们眼里就是陌生人,没有亲近感。

小时候产生回避型依恋心理模式,长大后会产生避免交流的心理,也会被用于和朋友、老师,以及伴侣、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会造成孩子孤僻自闭的性格。

2、矛盾型依恋关系

矛盾型依恋关系指的是,亲子之间交流不协调,孩子会感受到父母传递过来的焦虑感,同时自己也会焦虑。

比如,父亲在工作中遇到麻烦,陷入极大的焦虑中,回到家也无法解脱。这个时候,孩子想让父亲陪着玩一会儿。父亲嘴上说行行行,却一直没动。孩子干脆把玩具拿到父亲面前,父亲却不配合。

这样的事情多了,孩子就会被父亲的情绪所感染。她心里会产生疑问:这个世界真很麻烦吗?你看父亲太焦虑了,不知道明天他会不会好些?什么时候我才能和父亲开心地玩儿呢?

在矛盾依恋模式下长大的孩子,会对和外部世界的联结,产生不确定感。谁都不可靠,谁都无法信任。巨大的不安全感会始终困扰着她,让她畏首畏尾,缺乏探索精神。

3、紊乱型依恋模式

紊乱型依恋模式和前两种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经常出现激烈暴躁的极端情绪,孩子的要求不仅不能得到满足,还会陷入迷茫和恐惧当中。

紊乱型依恋模式,更容易出现在被父母虐待的孩子当中。比如网上曾流传过一个视频,一个小女孩经常会突然遭到母亲的打骂、施以各种暴力。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看不到孩子哭闹。

这样的孩子,每天都处于极度紧张和恐惧中。这样会给孩子的大脑造成损伤,长大后也无法正常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出现社交障碍,严重的还会有暴力和神经分裂倾向。

二、安全依恋模式下的亲子关系

在安全模式下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敢于探索未知世界,会大方地和人打交道,有较强的抗压力,会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能够有效调整自己的情绪。

安全依恋模式有三个特征:调和、平衡、一致。它们存在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调和是指,父母和孩子之间,能够做到心意相通。孩子不用说话,妈妈就知道她需要什么。比如,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情绪不好。妈妈就知道,肯定和小朋友闹矛盾了等等。

平衡指的是,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状态。比如婴儿的需要,都能得到妈妈恰当的满足,也就是心理调和之后,她的大脑就会自动调节生理活动。从而使身心都进入一种平衡健康的状态。

一致指的是,孩子的内心感受和外部环境之间,会产生协调和恰当的联系。比如,在陌生环境,孩子能很快适应,交到朋友,心情会很舒畅。身体上不会水土不服,心理上也不会产生隔阂、抗拒等不良情绪。

童年时安全型的依恋关系,长大后当然也会是健康、安全的。而不安全的依恋模式,长大后则会依然存在,并以相应形式传递给下一代。

三、如何修复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从前面的内容我们知道,依恋模式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形成了。父母不同态度,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的依恋模式。各种不安全依恋模式下,就会产生不良的亲子关系。

那么,我们该如何修复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有三个有效方法:适时沟通、认识情绪和培养第七感。

1、 适时沟通

适时沟通指沟通双方能够立刻感受到对方传递的信号,并给予及时回应或者恰当的满足。安全依恋模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亲子之间能够适时沟通。

比如,孩子一直抱着一只毛绒小熊睡觉。两年了,妈妈觉得这个小熊太旧了,而且孩子长大了。就自作主张,买了个新的,把旧的毛绒小熊扔了。

可孩子和这个小熊相处时间长了,有感情了。妈妈没问问自己,就把自己的好朋友给扔了,孩子肯定不开心了。

消除误解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对话,表明自己的真实意图。问清孩子真正需要什么,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图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也会导致联接失败。

孩子难免会有不恰当的要求。对于这些要求,如果简单粗暴地说“不”,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也会产生反抗的冲动。但也不能为了保持联接,而一味纵容。

正确的方式是进行疏导,有条件地满足。比如孩子要吃冰激凌,你可以说晚饭后再吃。也许饭吃饱了,就忘了或者吃不下了。坚决不能让步的要求,超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要说明不能满足的理由,达到双方的理解。

2、认识情绪,发现情绪的力量

情绪是大脑对一系列事物的处理过程,人们一般用伤心、害怕、高兴、害羞等等这样的词来描述一种情绪。

要想正确理解孩子的情绪,就需要和孩子保持共鸣。也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正确判断他的情绪表达,从而达到情绪的一致。

父母一方面要保持和孩子产生共鸣,同时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情绪失控,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喊大叫,就会让孩子感到被排斥,自暴自弃,陷入到极度孤独的状态中。

通常导致父母情绪失控的原因在于压力,或者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很多妈妈发脾气的很多原因可能出自于她由于工作或者家庭的一些压力和问题。

正是这些压力或者问题,导致妈妈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把心中的怒火,都发到眼前无辜的孩子身上。但孩子却因此受到了很大伤害。

如何避免情绪失控?除了正确看待自己的压力和问题外,我们还要认清身体的反应。比如愤怒时会肌肉僵硬,恐惧时会有逃跑的冲动,也会带来四肢麻木的感受等等。

我们可以刻意通过改变身体状态,来让自己摆脱即将到来的失控状态。失控一旦发生,就要及时中断和孩子的联结,等情绪平复之后,再去和孩子沟通。

3、培养孩子的第七感

培养第七感的方法之一,是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尝试理解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这个人为什么这么做,另外一个人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做法。

让孩子培养起第七感,会让孩子以别人的立场,预测并解释别人的行为。孩子学会理解别人的行事规则,就会更好地处理未来人际关系,各种事件,处理自己情绪。

培养第七感的另一种方法是,和孩子进行反思性对话。

如睡前和孩子回顾一天的经历,做了什么事,什么事让孩子觉得高兴。也可以尝试询问:“我看你今天和邻居家小伙伴玩得挺开心,是吗?”让孩子说出自己内心准确的想法。

通过这样的交流,父母要让孩子慢慢明白,什么是自己的体会,自己的表现又会给别人带去怎样的感受。

​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还会让孩子学会使用更多的词汇,让表达更加准确。这些都有助于亲子双方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更和谐的亲子关系。

在教育孩子上,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做好孩子们的父母。其次学会适时与孩子沟通、认识到孩子的情绪,用心与孩子建立第七感。才能不重蹈覆辙你父母曾经的错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