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紊亂型依戀模式和前兩種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在親子關係中,父母經常出現激烈暴躁的極端情緒,孩子的要求不僅不能得到滿足,還會陷入迷茫和恐懼當中。父母不同態度,會給孩子造成不同的依戀模式。

“真是難以置信,我的父母曾經犯過的那些讓我小時候深惡痛絕的錯誤,我居然原封不動地轉嫁到了我的孩子身上”

不知有多少父母這樣責問過自己,但可悲的是,他們在深深的懊悔之後往往還要繼續犯錯,始終陷於“犯錯—懊悔—犯錯”的循環中。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循環,怎樣才能去改變這個循環呢?

《由內而外的教養》作者瑪麗,就講了她和孩子買鞋的經歷。每次買鞋前,瑪麗都對孩子們說,可以自己決定買什麼樣的鞋子。可孩子選好以後,她開始挑剔起顏色、價格。

瑪麗小時候家裏經濟條件不好,孩子又多,瑪麗每次買鞋媽媽都會各種挑剔。這種不愉快的經歷始終留在瑪麗的記憶裏。長大後,一遇到相似的場合,她就會採取相同的態度。

一、不安全依戀模式,會影響親子關係

良好的依戀關係會讓孩子有強烈的安全感,能夠給孩子提供有利的心理支持,讓孩子健康成長。相反,不安全的依戀關係,則會給孩子造成傷害,進而影響他們長大後的生活。

其中,不安全依戀模式有三種具體形式:迴避型、矛盾型和紊亂型。

1、 迴避型依戀關係

迴避型依戀關係指的是,父母經常和孩子分離,孩子的正當要求得不到滿足,親子關係比較冷漠。在這樣的家庭裏,孩子會刻意迴避和父母的感情聯繫,迴避冷漠的親情。

像留守兒童這些孩子,由於父母親長期缺位,親情長時間缺失,孩子就會感覺到人情冷漠。即使短暫相聚,也不知道怎麼和父母相處。父母在他們眼裏就是陌生人,沒有親近感。

小時候產生迴避型依戀心理模式,長大後會產生避免交流的心理,也會被用於和朋友、老師,以及伴侶、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會造成孩子孤僻自閉的性格。

2、矛盾型依戀關係

矛盾型依戀關係指的是,親子之間交流不協調,孩子會感受到父母傳遞過來的焦慮感,同時自己也會焦慮。

比如,父親在工作中遇到麻煩,陷入極大的焦慮中,回到家也無法解脫。這個時候,孩子想讓父親陪着玩一會兒。父親嘴上說行行行,卻一直沒動。孩子乾脆把玩具拿到父親面前,父親卻不配合。

這樣的事情多了,孩子就會被父親的情緒所感染。她心裏會產生疑問:這個世界真很麻煩嗎?你看父親太焦慮了,不知道明天他會不會好些?什麼時候我才能和父親開心地玩兒呢?

在矛盾依戀模式下長大的孩子,會對和外部世界的聯結,產生不確定感。誰都不可靠,誰都無法信任。巨大的不安全感會始終困擾着她,讓她畏首畏尾,缺乏探索精神。

3、紊亂型依戀模式

紊亂型依戀模式和前兩種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在親子關係中,父母經常出現激烈暴躁的極端情緒,孩子的要求不僅不能得到滿足,還會陷入迷茫和恐懼當中。

紊亂型依戀模式,更容易出現在被父母虐待的孩子當中。比如網上曾流傳過一個視頻,一個小女孩經常會突然遭到母親的打罵、施以各種暴力。在這個過程中,始終看不到孩子哭鬧。

這樣的孩子,每天都處於極度緊張和恐懼中。這樣會給孩子的大腦造成損傷,長大後也無法正常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會出現社交障礙,嚴重的還會有暴力和神經分裂傾向。

二、安全依戀模式下的親子關係

在安全模式下長大的孩子,長大後會敢於探索未知世界,會大方地和人打交道,有較強的抗壓力,會更好地認識自己和他人,能夠有效調整自己的情緒。

安全依戀模式有三個特徵:調和、平衡、一致。它們存在邏輯上的先後順序。

調和是指,父母和孩子之間,能夠做到心意相通。孩子不用說話,媽媽就知道她需要什麼。比如,孩子從幼兒園回來,情緒不好。媽媽就知道,肯定和小朋友鬧矛盾了等等。

平衡指的是,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狀態。比如嬰兒的需要,都能得到媽媽恰當的滿足,也就是心理調和之後,她的大腦就會自動調節生理活動。從而使身心都進入一種平衡健康的狀態。

一致指的是,孩子的內心感受和外部環境之間,會產生協調和恰當的聯繫。比如,在陌生環境,孩子能很快適應,交到朋友,心情會很舒暢。身體上不會水土不服,心理上也不會產生隔閡、抗拒等不良情緒。

童年時安全型的依戀關係,長大後當然也會是健康、安全的。而不安全的依戀模式,長大後則會依然存在,並以相應形式傳遞給下一代。

三、如何修復並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從前面的內容我們知道,依戀模式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形成了。父母不同態度,會給孩子造成不同的依戀模式。各種不安全依戀模式下,就會產生不良的親子關係。

那麼,我們該如何修復不安全的依戀模式,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有三個有效方法:適時溝通、認識情緒和培養第七感。

1、 適時溝通

適時溝通指溝通雙方能夠立刻感受到對方傳遞的信號,並給予及時回應或者恰當的滿足。安全依戀模式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親子之間能夠適時溝通。

比如,孩子一直抱着一隻毛絨小熊睡覺。兩年了,媽媽覺得這個小熊太舊了,而且孩子長大了。就自作主張,買了個新的,把舊的毛絨小熊扔了。

可孩子和這個小熊相處時間長了,有感情了。媽媽沒問問自己,就把自己的好朋友給扔了,孩子肯定不開心了。

消除誤解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對話,表明自己的真實意圖。問清孩子真正需要什麼,而不是將自己的意圖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的願望無法得到滿足,也會導致聯接失敗。

孩子難免會有不恰當的要求。對於這些要求,如果簡單粗暴地說“不”,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也會產生反抗的衝動。但也不能爲了保持聯接,而一味縱容。

正確的方式是進行疏導,有條件地滿足。比如孩子要喫冰激凌,你可以說晚飯後再喫。也許飯喫飽了,就忘了或者喫不下了。堅決不能讓步的要求,超出家庭經濟承受能力的要求,要說明不能滿足的理由,達到雙方的理解。

2、認識情緒,發現情緒的力量

情緒是大腦對一系列事物的處理過程,人們一般用傷心、害怕、高興、害羞等等這樣的詞來描述一種情緒。

要想正確理解孩子的情緒,就需要和孩子保持共鳴。也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正確判斷他的情緒表達,從而達到情緒的一致。

父母一方面要保持和孩子產生共鳴,同時還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父母情緒失控,動不動就對孩子大喊大叫,就會讓孩子感到被排斥,自暴自棄,陷入到極度孤獨的狀態中。

通常導致父母情緒失控的原因在於壓力,或者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很多媽媽發脾氣的很多原因可能出自於她由於工作或者家庭的一些壓力和問題。

正是這些壓力或者問題,導致媽媽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把心中的怒火,都發到眼前無辜的孩子身上。但孩子卻因此受到了很大傷害。

如何避免情緒失控?除了正確看待自己的壓力和問題外,我們還要認清身體的反應。比如憤怒時會肌肉僵硬,恐懼時會有逃跑的衝動,也會帶來四肢麻木的感受等等。

我們可以刻意通過改變身體狀態,來讓自己擺脫即將到來的失控狀態。失控一旦發生,就要及時中斷和孩子的聯結,等情緒平復之後,再去和孩子溝通。

3、培養孩子的第七感

培養第七感的方法之一,是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嘗試理解不同角色的內心世界。這個人爲什麼這麼做,另外一個人爲什麼選擇不同的做法。

讓孩子培養起第七感,會讓孩子以別人的立場,預測並解釋別人的行爲。孩子學會理解別人的行事規則,就會更好地處理未來人際關係,各種事件,處理自己情緒。

培養第七感的另一種方法是,和孩子進行反思性對話。

如睡前和孩子回顧一天的經歷,做了什麼事,什麼事讓孩子覺得高興。也可以嘗試詢問:“我看你今天和鄰居家小夥伴玩得挺開心,是嗎?”讓孩子說出自己內心準確的想法。

通過這樣的交流,父母要讓孩子慢慢明白,什麼是自己的體會,自己的表現又會給別人帶去怎樣的感受。

​在這樣的交流過程中,還會讓孩子學會使用更多的詞彙,讓表達更加準確。這些都有助於親子雙方加深對彼此的瞭解,從而有助於建立更和諧的親子關係。

在教育孩子上,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做好孩子們的父母。其次學會適時與孩子溝通、認識到孩子的情緒,用心與孩子建立第七感。才能不重蹈覆轍你父母曾經的錯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