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一詞最早記載於《韓非子·內儲》:“王曰,慈惠,行善也。”《北史·崔光傳》:“光寬和慈善,不忤於物,進退沉浮,自得而已。”隨着佛教的“大慈大悲”思想傳播,慈善的原意由“慈悲爲懷、廣種善果”,引申釋義爲“以慈行善”。

佛教使“慈善”這個概念從古老變成新鮮,使得慈善這一詞彙在中國逐漸定型。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西漢末年佛教思想在中國落地生根,並與中國文化中儒、道思想交融合流,由此,藉由“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世思想萌生,佛教經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也成爲中國佛教多元文化的大集成,慈善事業的踐行則作爲佛教開枝散葉的“神器”。世界上最早的慈善機構化、組織化、社會化,均以佛教爲先驅。

佛教有六度(施度、戒度、忍度、精進度、禪度、慧度),六度之首即佈施思想,佛陀要求弟子們不求任何回報,無條件地幫助他人。佈施也有三種類型,一是財佈施,以金銀、財寶、飲食、衣服、醫藥等物惠施衆生,稱爲“外財施”;以體力腦力甚至器官等施捨他人,稱爲“內財施”。二是法佈施,即針對感到前途杳然的衆生,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關懷,並給予知識、技能的無私傳授,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三是無畏施,則是針對深層心靈的苦難,給予靈性及宗教的關懷。

《佛說諸德福田經》綜述七種佛教慈善事業 :“一者興立佛圖,僧房堂閣;二者園果浴池,樹木清涼;三者常施醫藥,療救衆病;四者作牢堅船,濟度人民;五者安設橋樑,過渡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令得飲 ;七者造作圊廁,施便利處。”《梵網戒本疏》也開示佛教福利事業爲八福田,即“一造曠路美井,二水路架橋,三平治險路,四孝事父母,五供養沙門,六供養病人,七救濟危厄,八設無遮大會。”

據史料記載,中國佛教寺院的慈善救濟活動的範圍非常寬廣,主要包括濟貧、賑災、醫療、戒殘殺、宣傳行善等方面。

其一,濟貧救災。佛寺對貧苦大衆進行佈施,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慈善事業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佛寺慈善活動的興起和盛行。南北朝時期崇佛的梁武帝蕭衍依託佛教創辦了我國首家慈善機構——孤獨園(收養無家可歸的孤兒,也收養無人贍養的老人,並且負責爲收養的老人料理後事),唐代叫作“悲田養病坊”(集賑恤、收養貧困者和廢疾老人於一體的慈善機構),宋朝稱爲“福田院”。在唐代還創辦了社邑,社邑由僧人和民間佛教信徒自願結合而設。社邑除了供奉佛事外,主要是從事民間經濟活動和生活互助。同時,世界上最古老的慈善基金會也是南北朝時期佛教創建的“無盡藏”, 專門用以救濟貧窮等。這種慈善基金會在宋代被稱爲“長生庫”,在元代稱之“解典庫”,流傳到日本後被稱爲“無盡會社”。

其二,施醫給藥。世界上最爲古老的醫院也來自佛教,叫作養病坊、疫病坊。《南齊書》二十一卷載,南齊時佛教“設六疾館,以養貧民”。魏晉時期有杯度、僧惠、佛圖澄等僧徒擅長醫術,在民間廣爲宣教。北齊文宣帝時期,北天竺的那連提黎耶舍法師在寺廟收容癘疾患者,這些留寺醫療的方式,被認爲是醫院之濫觴。養病坊和疫病坊則始自隋唐,也流傳到了日本,是現代慈善醫院的雛形。

其三,規誡殺戮。佛教衆僧力主處世以慈悲爲懷,佛教寺院及其高僧向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大力倡戒殘殺。

其四,勸善修德。佛教徒在傳道修行的活動中,廣勸人們修善積德,講述佛教的因緣報應,宣傳做善事的種種好處,勸導世俗大衆多做慈善公益事業。(鍾欣摘編)

轉自:公益慈善 論壇來源:《中國社會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