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宜賓燃面,由“水葉子面”加上各式配料和碎米芽菜組成。如果店家做宜賓燃面缺少了這兩樣東西,休怪食客砸你招牌。

說到面,可能想到的是北方的硬核喫麪法,一週喫麪都不帶重樣的。

如果說北方人喫麪喫的是味道的多樣化,南方人喫麪講究什麼?

南方的面,講究主打。重慶的“重慶小面”,宜賓的“宜賓燃面”,都被作爲招牌使用。有人說,以面名當招牌,不會讓顧客有侷限性嗎?其實不然,這樣的麪館,不加任何過多的闡述,卻讓人浮想聯翩。

招牌之下,其他面,皆是點綴。

一碗麪,爲什麼會被當成招牌?

一碗麪,成了宜賓人的胃

宜賓屬於長江流域,明清時期,由於宜賓地處水陸交通要道,南來北往的客商和馬幫都要到宜賓歇腳,碼頭文化應運而生,宜賓的人文與飲食也深受影響。

做體力勞動的人們,爲了節約開支和填飽肚皮。重油多辣的“宜賓燃面”就成了他們的最佳選擇。現在,宜賓的舊碼頭已經成爲歷史,燃面也悄悄佈滿了宜賓的街頭巷尾。

宜賓燃面,“燃”的不僅是體力勞動者的胃,還有宜賓的江城文化。

宜賓燃面,爲什麼能“燃”這麼久?

早期的“宜賓燃面”單純是爲了填飽肚皮,隨着物質條件的日漸充沛,單純的“能喫飽”已經不能滿足宜賓人的胃。要知道,單靠情懷支撐不了一碗麪走過百年歲月。

宜賓燃面,由“水葉子面”加上各式配料和碎米芽菜組成。

不同的店家手裏,配料有些許改動,但“水葉子面”和碎米芽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了鹼的“水葉子面”才能讓面“燃”起來。配上炒香的碎米芽菜,美食之火才能“燃燒”你的味蕾。

如果店家做宜賓燃面缺少了這兩樣東西,休怪食客砸你招牌。

登上大雅之堂,是好是壞?

2011年6月,宜賓燃面入選了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讓宜賓燃面從宜賓走向外地,人們對登上大雅之堂的宜賓燃面,褒貶不一。

有人說宜賓燃面喫出了家鄉的味道,簡單的調料卻不帶含糊的調出了家鄉的顏色。有人說宜賓燃面過於簡單的搭配對不起它的名號。

說出前者話語的,多數是偶然走進一家小店,點了宜賓燃面,品味出面中藏着的鄉愁。後者,多數是衝着宜賓燃面的名頭去的。

或許是店家調料不正宗,或是食客喫不慣。

讓宜賓燃面一直不溫不火。

那麼有正宗的宜賓燃面嗎?

有的,只要是宜賓人開出的宜賓燃面。必定能品味出店家對家鄉的感情。至於好壞,全在店家的鄉愁是否濃烈。如果在外地喫宜賓燃面,覺得它徒有虛名。那就來宜賓吧,這麼多年,小編還沒見過有哪家宜賓燃面被人砸過招牌。

畢竟,好的食物有根,誰也帶不走~~

來源:宜賓泡菜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