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芡實具有補中益氣、滋養強身、固腎澀精、健脾止瀉之功效,將山藥和芡實搭配食用,能夠起到非常好的補腎澀精、止瀉、強身健體的食療功效。8、山藥搭配桂圓——固腎補精、滋補強身。

夏季人體最容易感受暑溼之邪氣,尤其在即將到來的炎熱多雨的三伏天,暑溼之邪往往乘虛而入。“脾喜燥惡溼”,溼氣太盛,就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脾氣虧虛,平時腸胃不好的人羣更容易出現疲勞的症狀。

給脾胃認錯的方法,就是給它做頓好喫的。脾胃虛弱的人羣在夏天可適量地喫一些健脾的山藥。

山藥的功效

李時珍《本草綱目》評價它是“健脾補益、滋精固腎、治諸百病,療五勞七傷”的佳品,在《神農本草經》中,更將其列爲補虛上品,有“小人蔘”的美譽。

在我國食用山藥已有3000多年曆史,山藥還有許多別名,比如山芋、延章、玉延、兒草、修脆等。《神農本草經》中把它列爲上品,說:“薯蕷味甘溫,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

許多古典醫籍也都對山藥推崇備至:

《本草綱目》:健脾胃,益腎氣,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

《日華子本草》: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主泄精健忘。

《本草正義》: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

《紅樓夢》秦可卿一次生病,郎中就給她開了山藥作爲補品,可見,山藥在很早之前就是富貴人家常喫的食物。

藥王孫思邈在他的《千金方》提到“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養生也。”關於治病,孫老指出“夫爲醫者,當須先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

一言以蔽之,藥食同源之物,是上上之品。山藥就是這樣的上上之品,能蒸能煮能燉能炒,關鍵是還能治病!

山藥的10種養生喫法

1、山藥搭配紅棗——健脾養胃

山藥性溫,富含黏蛋白,能保持血管彈性,而且還有潤肺止咳功能,嗓子難受的人絕對要多喫!

跟紅棗搭配,可強化健脾養胃的功效。紅棗和山藥搭配一起的做法很多,或蒸或煮,甜鹹皆宜,愛喝湯的人可以煮湯時多放點山藥和紅棗。

2、山藥搭配南瓜——調節血糖

山藥中的可溶性纖維能幫助推遲排空胃內食物,控制飯後血糖升高,還能助消化、降血糖。而南瓜中含有微量元素鈷、鋅、銅和果膠等能促進人體胰島素的正常分泌,能有效地防治糖尿病、高血壓以及肝臟和腎臟病變,增強抗貧血抗癌能力。因此兩者搭配食用,既能更好地降低血糖,又有助於健脾養胃。

3、山藥搭配核桃——補中益氣

山藥味甘,爲中醫“上品”之藥,除了具有補肺、健脾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凡腎虛之人,宜常食之。

核桃則有補腎固精、利尿消石、潤腸通便、溫肺定喘的作用,常用於腎虛腰痛、尿路結石等症。山藥搭配核桃食用,具有補中益氣、強筋壯骨、健腦的作用。

4、山藥搭配枸杞——滋補身體

如果不單獨喫山藥,可以和枸杞搭配來熬枸杞山藥粥,能更好地發揮滋補效果。用小米、山藥、枸杞來煮粥,內熱者及脾胃弱者很適合食用它。開胃又能養胃,具有健胃消食、清熱解渴和胃安眠的功效。

5、山藥搭配蓮子——健脾補腎

山藥和蓮子可以說是老年人的益腎法寶。山藥具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澀精止尿的功效,蓮子入心、脾、腎經,具有固精止瀉的作用,二者同時服用既可補脾,又可強腎。

6、山藥搭配杏仁——補肺益腎

杏仁和山藥,自古就被認爲是能夠止咳潤肺、降氣清火的健康食品。山藥搭配杏仁食用效果更好,可補肺益腎。有時間的時候,爲家人煲些山藥杏仁粥,不僅能清泄燥邪,還能滋潤臟腑、補中益氣,幫助家人安然度過乾燥的秋天。

7、山藥搭配芝麻——補鈣

芝麻除了爲我們提供豐富的維生素E、B1外,它還是補鈣的“高手”,而和山藥一起搭配來喫,補鈣功效會更好。這是因爲,每100克白、黑芝麻含鈣量分別爲620毫克和780毫克,是同等重量牛奶的六七倍,而山藥則有促進鈣質吸收的作用。

8、山藥搭配桂圓——固腎補精、滋補強身

山藥具有滋腎益精、養護肌膚、強健機體的功效,桂圓有補血安神、補養心脾、滋補強身的作用;將山藥與桂圓一同食用,可以固腎補精、滋補強身。

9、山藥搭配紅豆——止瀉消腫

山藥具有健脾胃、助消化、強健機體之功效,紅豆具有止瀉、消腫、滋補強壯等功效;將山藥和紅豆搭配食用,可以起到健脾止瀉、消除水腫的作用。

10、山藥搭配芡實——補腎澀精

芡實具有補中益氣、滋養強身、固腎澀精、健脾止瀉之功效,將山藥和芡實搭配食用,能夠起到非常好的補腎澀精、止瀉、強身健體的食療功效。

山藥一直都是健脾養胃的佳品,但是去皮的時候黏液讓很多人感到苦惱,其實山藥的黏液營養價值也很高,建議去皮戴手套,也不要用水過分沖洗。

日常食用的鐵棍山藥就是所謂的懷山藥,山東陳集山藥和新城細毛山藥屬於懷山藥中的上等品之一,不管是食用價值,還是藥用價值,都很不錯~

想要脾胃健康,就需要注意生活飲食習慣,從內調理,在喫好的同時,把脾胃慢慢養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