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之一,其中內容涵蓋了諸多領域,在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領域起着深刻的影響;提到《道德經》,有人覺得它晦澀難懂,當然也有人能從中悟出各種自己的見解。

在《道德經》第五章,有這麼一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其中的“芻狗”到底有什麼深意?而聖人爲何“不仁”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從字面上理解看上去好像有點不近人情,因爲看到不仁二字就自然讓人聯想到不仁不義,但是如果將其中的一些詞語理解清楚,可能你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了。首先我們看一下句中的“芻狗”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含義。

芻狗

“芻狗”就是草扎的狗,古時候人們在舉行祭祀活動時,常常會用到一些豬、牛、羊等牲畜,有時候也會用上狗來替代。有種說法就是隨着祭祀習慣的演變,人們不再用真正的狗來進行祭祀,而是逐漸演變成用草扎的狗來代替,用它來進行祭祀

而有意思的是,當芻狗做好以後,還沒有進行祭祀時,人們對它十分重視,不能隨意讓人接觸,而等到祭祀結束之後,人們對它的態度就迥然不同了,隨手就扔掉不管了。

聽上去有點始用終棄的感覺,用到你的時候對你十分重視,用掉之後就不再理會了,變得可有可無,不再當它一回事了。

天地不仁

知道芻狗是這樣的一個意思,那麼“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該如何理解?天地是公平的,也是尊重自然的,他對萬物的態度是一致的,把萬物都看作是“芻狗”。有人認爲這是天地一種無情的體現,但是我卻認爲這也是天地對萬物最公平的一種態度。

生活在宇宙的萬物,都是有活着的權利的,自然它存在自然是合理的。這不禁讓人想起老子一向主張的“無爲而治,道法自然”。天地對萬物都是同一種態度,不會因自身情緒而對某些事物特別仁愛,也不會對另一些事物不仁。

天地的態度是遵循自然發展,無論是往好的方向發展,還是往不好的發現發展,它都不會過多幹預,自然如何發展自有它本身的道理,天地是一視同仁的。人類雖然是萬物之靈,但也應該遵循人與自然和平共處原則,隨意破壞自然會導致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萬物也應該遵循自然的發展規律,在自然中發展生存。

聖人不仁

如果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遵循的是對萬物一視同仁,那麼“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又該如何理解呢?這一句話中天地與聖人對應,天地對萬物是這樣的態度,那麼聖人效仿天地的態度對待百姓自然也是符合規律的。

聖人“不仁”雖然聽起來很無情,但是這就是道家思想的“無爲而治”的宗旨,如果過多幹預老百姓的生活,那麼可能會帶來過多的困擾,比如從歷史來看,百姓飽受戰亂之苦之時就是因爲有過多的因素破壞普通百姓生活的自然發展規律,而有時候這些因素會給老百姓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普通的平民百姓工作學習,安居樂業,生老病死,這是自然的發展規律,聖人對待這些普通百姓也應該一視同仁,聖人也不該憑自身情緒對一些人仁愛,而對另一些人厭惡,應該用一視同仁的態度對待他們,這不禁讓我想起孔子的“有教無類”。所以在天地與聖人看來,遵循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就是一種進步,也是自然本身的一種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