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市進入存量時代,換購升級已成未來消費主流,這就是爲什麼疫情影響之下,豪華車銷量還能暴漲的原因。不過在熱火朝天的中型SUV市場,日產樓蘭卻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去年月均銷量1800餘輛,僅有老對手漢蘭達的五分之一左右。難道樓蘭是款爛車?那倒不是。

1.設計配置具備競爭優勢

樓蘭是日產D級平臺產品,同平臺產物還有天籟。外觀上採用了日產家族化的“V-motion”設計理念,誇張的V字型進氣格柵,結合多邊形頭燈組,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場。懸浮式車頂設計、極具立體感的腰線和層次感豐富的車尾,勾勒出特立獨行的視覺效果。樓蘭的整體外觀,稱得上是中型SUV市場上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樓蘭內飾設計一言難盡,與競品車型相比不夠新穎,但好在做工用料實在,該軟的地方軟、該硬的地方硬。配置的話自然不用多說,除開最低配基本的東西都有搭載。車身空間不用多說,處在同級別上層水準。樓蘭配備了兩套動力系統,自吸組合能提提供優質的駕乘舒適性,機械增壓混動組合+適時四驅,能滿足輕微越野需求。

2.槽點衆多但非低迷真因

現款樓蘭售價區間爲23.88萬元-37.58萬元,終端最高優惠約4萬元,實售價格已經與本田CR-V等緊湊級SUV重疊。花緊湊級SUV的錢,買高一級別的中型車SUV,如此好事爲何難以打動消費者?樓蘭外觀設計過於個性,難以符合國人的中庸之道。內飾設計不夠精緻,老氣橫秋是個槽點。尺寸夠大卻沒有7座,拒絕了二孩家庭意向用戶。

動力系統也不夠強勁,油耗表現也不夠理想,並且加速能力處於同級別偏下水準。樓蘭產品力的確不夠完美,但這並不是制約它發展的核心原因。樓蘭本就主打舒適性,5座大空間、懸架舒適調校及低功動力組合,一切都是圍繞“移動大沙發”名號搭配的,所以配置槽點情有可原。樓蘭之所以叫好不叫座,很大程度上歸咎於發展戰略錯誤。

3.盲目自大錯失崛起良機

樓蘭早些年以進口身份征戰中國市場,售價一度高達56萬元,還是權貴人士的小衆玩物。2011年日產正式引入樓蘭國產,當年只投產了一款售價48.88萬元的3.5L V6車型。上市兩年月銷量徘徊在百來輛,試水失敗後日產於2013年縮水版V6樓蘭,這回價格降到了36.58萬元。結果日產的好意沒能打動國人,月銷量居然只有兩位數。

直到2015年,日產才決定放棄V6改成親民的4缸發動機,樓蘭入門價格也降至23.88萬元。銷量倒也有了起色,不過月均只有2000輛左右。樓蘭未能鹹魚翻身,從某種程度上講是自己作死的惡果。漢蘭達2008年就已國產入市,至今價格體系控制在30萬元左右。2011年樓蘭入場時,這款老前輩單月最高已能賣上萬輛,名副其實中型SUV市場的霸主車型。

面對強敵唯有智取,日產顯然不明白這個道理,一意孤行投放了售價48.88萬元的V6版樓蘭。倒不是說樓蘭華而不實,只是這個價格配置難以迎合大衆需求,更別說撼動漢蘭達地位。沒能拉漢蘭達下馬也就算了,2013年中國市場颳起SUV熱潮時,樓蘭卻只投放了一款車型。價格倒是降到了36.58萬元,但顯然偏離了大衆消費水平。2015年日產醒悟調整戰略,可惜中型SUV市場格局已定,樓蘭自然難以分一杯羹。

樓蘭的確是日產誠意之作,“移動大沙發”也並非浪得虛名,奈何基於國人特色消費理念,中國市場會無限放大先入爲主的優勢。後來者沒機會了嗎?有,只是青出於藍太過艱難罷了。

相關文章